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秋 季腹泻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肠道菌群指标 [ 双歧杆菌、乳酸菌、肠杆菌数量及双歧杆 菌 / 肠杆菌比值(B/E 值) ] 水平,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39/4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腹泻、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及 B/E 值均高于对照组,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肠道菌群恢复平衡,加快症状缓解,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秋季腹泻,小儿,穴位贴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肠道菌群
Effect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 children with autumn diarrhea
NIE Shangqing
(2nd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Guangsh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Xinyang 4654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s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 children with autumn diarrhea.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0 children with autumn diarrhea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8 to August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ntmorillonite powder and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viable tablet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oint ap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the intestinal flora index levels [numbers of bifidobacteria, lactobacillus, enterobacter and bifidobacteria/enterobacter ratio (B/E value)]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 (39/4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0.00% (32/40)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diarrhea, fever, vomiting and abdominal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numbers of bifidobacteria and lactobacillus and the B/E value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Enterobacter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for the children with autumn diarrhea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intestinal flora balance, and accelerate the symptom relief with good safety.
【Keywords】 Autumn diarrhea; Children; Acupoint application;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viable tablets; Intestinal flora
小儿秋季腹泻属于季节性腹泻,主要病因是轮 状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等 症状, 还可导致肠道菌群紊乱, 进一步加重腹泻 [1]。 临床治疗小儿腹泻以抗感染、止泻、纠正水电解质 紊乱和促进肠道菌群平衡为主 [2]。双歧杆菌四联活 菌片是常用的益生菌制剂,可抑制致病菌繁殖,促 进肠道菌群平衡恢复正常 [3]。但单用该药起效较慢, 可联合中医穴位贴敷治疗以加快症状缓解。穴位贴 敷治疗小儿腹泻多选用温阳止泻的药物贴于腹部穴 位,药力通过经络作用于脏腑,起到温中理气、健脾止泻的作用 [4]。本文探讨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 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 本院收治的 80 例秋季腹泻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 纳入标准:西医符合《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中相关诊断标准 [5] ,粪便呈黏液样或水样,无肉眼 可见脓血便;经病原学检查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 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寒湿泄泻的 诊断标准 [6],主症为腹泻, 大便色淡、清稀有泡沫, 肠鸣腹胀,次症为形寒身热、鼻塞流涕,舌质淡, 脉浮或濡;入院前未接受过抗生素治疗。排除标准: 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合并营养不良;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存在皮肤破损、皮疹或其他皮肤 病变。患儿家长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 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170065)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 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 18例,女22例;年龄0.3~3 岁, 平 均(1.62±0.43) 岁; 病 程 1~3 d, 平 均 (1.82±0.27)d; 体质量指数 15.40~17.02 kg/m2. 平 均(16.12±0.23)kg/m2 ; 大 便 次 数 4~6 次 /d, 平均(5.27±0.21)次/d。观察组男 20 例, 女 20 例; 年龄 0.2~3 岁, 平均(1.64±0.42) 岁;病程 1~3 d, 平均(1.80±0.31)d; 体质量指数 15.21~17.30 kg/m2. 平 均(16.08±0.21)kg/m2 ; 大 便 次 数 4~7 次 /d, 平均(5.30±0.23) 次 /d。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行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口服蒙脱 石散(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93638.3 g) 止泻,1 岁及以下患儿,1 g/ 次, 3 次 /d,1 岁以上,2 g/ 次,3 次 /d; 口服双歧杆菌 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S20060010. 0.5 g) ,1 岁及以下患儿, 0.5 g/ 次, 2 次 /d,1 岁以上,1 g/ 次,3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 取肉桂 25 g,吴茱萸 15 g,干姜、苍术、木香、石 榴皮各 10 g,磨成粉末,加水与蜂蜜调制成糊状, 制成直径 1 cm、厚度 0.5 cm 的小药饼,敷于天枢、 神阙、中脘、脾俞、胃俞穴, 纱布覆盖固定。2 h/次, 1 次 /d。两组均以 3 d 为 1 个疗程,根据症状缓解 情况治疗 1~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治疗 3 d 后,比较两组临床 疗效。治愈: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消失,排便 次数≤ 2次/d,粪便性状为Bristol分型3~4型;好转: 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改善, 排便次数 3~4 次 /d, 粪便 Bristol 分型为 5 型;无效:腹泻、发热、呕吐、 腹痛等临床症状及粪便性状均无改善。总有效率 = (治愈 + 好转)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腹泻、发热、呕吐、腹痛 等症状。(3)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3 d 后肠道 菌群情况。采集患儿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 双歧杆菌、乳酸菌及肠杆菌数量,并计算双歧杆菌 与肠杆菌的数量比值(B/E 值),B/E 值 >1 表示肠 道菌群正常。(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39/4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32/4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腹泻、发热、 呕吐、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情况比较 治疗前, 两组双歧杆菌、乳酸菌、肠杆菌数量及 B/E 值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 组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及 B/E 值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肠杆菌数量均低于治 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多发于秋冬季,多数由轮状病毒 感染所致,患儿常伴随腹痛、发热、呕吐、脱水等 症状,需及时给予止泻、补液等对症治疗 [7]。蒙脱 石散作为一种黏膜保护药, 具有涩肠止泻的作用 [8]。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为益生菌制剂, 含有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 4 种活菌, 可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恢复肠道菌群平衡,还能 提高免疫能力, 预防感染 [9]。但小儿服药依从性差, 单用口服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短期内不能达到预期 效果。
中医认为小儿秋季腹泻与饮食不节、水谷混杂有关,或因感受风寒、湿浊内蕴,导致肠胃功能失 调。穴位贴敷是中医外治方法,通过药物作用于腹 部、背部穴位,促进经络气血运行,纠正脏腑阴阳 失调, 进而提高免疫力, 促进腹泻症状缓解 [10]。本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腹泻、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 对照组,治疗后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及 B/E 值均 高于对照组,肠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蒙脱石散能保护肠黏膜,减少渗出,抑制有害菌在 肠道定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增加益生菌数量, 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繁殖,提升机体免 疫力 [11-12]。而穴位贴敷可发挥药物和穴位刺激双重 作用,其中肉桂可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吴茱萸可 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干姜可调理脾胃、祛风除湿; 苍术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木香可调中导滞、健 脾消食;石榴皮可涩肠止泻;诸药合用可起到祛风 散寒、健脾和胃、助阳止泻的效果 [13-14]。穴位刺激 中,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可消炎止泻、改善胃肠 道功能;神阙、中脘穴是任脉穴位,可固本培元、 和胃降逆、理肠止泻;脾俞、胃俞穴可益气养血、健脾和胃 [15]。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内外同治, 进一步 提升临床疗效, 显著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此外,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 示增加穴位贴敷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小儿秋 季腹泻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促进肠道菌群恢复 平衡,加快症状缓解,且安全性良好。
参考文献
[1] 李富龙,方盛泉,邓玉海,等 . 乌梅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3(3):35-38.
[2] 赵亚岚,刘小燕 . 清金化痰汤加味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小儿痰热咳嗽中医症候积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四川中医, 2019.37(3):103-105.
[3] 赵欣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观察及护理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197-200.
[4] 李擎虎,朱莹,王燚霈 . 溃结宁膏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J]. 中医药导报,2019.25(24):26-27.
[5] 方鹤松. 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9):1537-1540.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89-290.
[7] 姜红,王翔 . 布拉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妇幼保健,2019.34(1):73-76.
[8] 姜琳,田晓博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减轻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心肌损害 中的应用 [J]. 河北医学,2019.25(12):2075-2079.
[9] 尚朋娟,杨芳芳 . 美洛西林钠联合四联双歧杆菌对感染性腹泻患儿炎性因子与肠道功能的影响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9.36(2):258-262.
[10] 何露 . 穴位贴敷联合健脾益气汤治疗小儿迁延性及慢性腹泻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 [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 (12):1504-1507.
[11] 高燕枫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秋季腹泻患儿的疗效评价 [J]. 实用中西医结 合临床,2021.21(6):37-38.
[12] 吴丽洁 .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观察和相关因子检测研究 [J]. 北方药学, 2021. 18(9) :135-136.
[13] 张俊波,张亚光,李泳锋 . 盐酸小檗碱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1.30(23):4356-4358.
[14] 王润梅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匹维溴铵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 21(4):610-612.
[15] 王锦,李展莉 .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蒙脱石散治疗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的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 与实践,2021.6(17):73-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