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秋季腹泻伴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9 13:31: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秋季腹泻伴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诊治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存在腹泻伴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共40例展开研究,对这些患儿进行标本涂片显微镜检查、细菌常规培养等检查,并对其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分析这些患儿中不同年龄阶段感染细菌状况以及治疗后效果。结果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感染病菌最多的是轮状病毒肠炎,5岁以上的患儿存在最多的是细菌性肠炎,进行治疗后所有患儿机体炎性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结论对于秋季腹泻伴支原体感染患儿可以进行准确诊断后实施抗生素治疗,有利于改善机体炎性反应。

关键词:秋季;腹泻;支原体感染;小儿患者

本文引用格式:夏·吐尔巴依尔.秋季腹泻伴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84,86.

0引言

小儿患者很容易患有支原体肺炎,即出现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尤其是在秋季,属于高峰期,出现支原体感染会对患儿造成肺功能方面的损害外,还会引起其他系统的不利影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消化系统,会增加小儿患者治疗的难度[1]。支原体感染最容易引发的消化系统损害表现症状为腹泻、呕吐等,腹泻最为多见,对小儿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利影响,长时间发展会对患儿机体正常代谢造成影响,需要及时控制病情的发展。因此需要十分重视秋季腹泻伴支原体感染的发生以及控制措施,本研究对其展开临床实际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存在腹泻伴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共40例展开研究,这些小儿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12岁,平均(6.2±4.1)岁,存在支原体感染的时间在2~13 d,平均(6.34±2.13)d。本研究纳入标准为:均经肺炎支原体诊断标准确定,年龄均在13岁以下,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统一参与;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患儿,存在其他严重系统疾病的患儿。

1.2方法

检验方法:本研究采取的检验方法胶体金法,取小儿患者2~3 mL的静脉血,将其置入干燥试管或者是促凝分离胶试管当中,等血液凝固后进行15 min离心(3000 r),离心完成后进行血清分离,在1 h内检测完成,根据不同病毒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2]。

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抗生素治疗,选用的抗生素为阿奇霉素,选择序贯疗法进行治疗,选择5 mg/(kg·d)进行静脉滴注,每天用药一次,坚持用药3 d后换为口服用药,坚持进行2周治疗,同时让小儿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1周。完成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各项炎性因子水平检查。

1.3观察指标

本研究观察指标为分析不同年龄段患儿存在病菌情况,并分析治疗前后患儿机体各项炎性因子水平[3],本研究测定的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数数据用(%)表示,2检验;计量数据用(±s)表示,t检验。P<0.05为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不同年龄段患儿存在炎性反应情况


进行资料分析得出,2~5岁的患儿数量为16例,5~12岁的患儿数量为24例,经临床各项检查措施显示,这些患儿存在的炎症包括细菌性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真菌肠炎,其具体分布数据如下表1所示。


\

2.2分析治疗前后患儿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后,所有小儿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优于治疗前,P<0.05,详细数据见下表2。

\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比较常见的病症,出现该病症时患儿会存在乏力、发热、咽痛等症状,日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其中肺炎支原体属于能够独立成活的微生物,也属于引发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支原体。小儿患者在刚感染时没有对其实施早期诊治措施则会使疾病发展为支原体肺炎,对小儿患者的健康以及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4-5]。同时出现支原体感染不仅仅是对呼吸道系统造成影响,还会引起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消化道受累,腹泻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类合并症,腹泻的发生可由各类病毒引起,相关研究表明,轮状病毒肠炎引发的数量占多数。因此在临床中需要对其诊断措施重视,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本研究采取的检测方法为胶体金法,其操作十分简便,可以对小儿患者机体引起腹泻症状的病毒进行鉴别,结果得出,年龄在5岁以下的患儿中引起腹泻的病毒大都为轮状病毒肠炎,5岁以上主要是以细菌性肠炎和轮状病毒性肠炎为主,可以结合其引起的腹泻情况和感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临床对支原体感染合并腹泻患儿进行治疗大都采用对应的抗生素,阿奇霉素属于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具有血药浓度高、半衰期短等优势[6-7],阿奇霉素具有很高的临床利用度,小儿患者家属更容易接受,阿奇霉素的作用在于对支原体病毒繁殖进行抑制,支原体蛋白的合成过程受到阻碍,还可以消灭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一定的认可[8]。本研究针对我院支原体感染伴随腹泻患儿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相对于治疗前,患儿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得到改善,且相关的腹泻症状等也消退,可见该药物用于治疗的价值,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综合可知,当小儿患者出现支原体感染症状如咽痛、头痛、发热、乏力等情况时便立即对其进行确切诊断,尤其是秋季,秋季属于支原体感染以及呼吸道感染出现的高峰期,应避免病情不断发展,出现腹泻的情况。当患儿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上则进行准确检测,分析其中引发腹泻的病毒,采取对应的抗生素治疗,改善支原体感染合并腹泻的症状,保证小儿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郭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腹泻的检验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134-135.
[2]张杰,周继虎.腹泻为主要表现的支原体感染860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8):977-978.
[3]张彦,韩玫瑰.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6):1307-1309.
[4]李晓娟,安俊杰.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补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3):361-363.
[5]李志军.儿童呼吸道感染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与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7):55,57.
[6]汤丽娟.快速血清学及微生物检测应用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鉴别诊断意义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2):110-111.
[7]Carrico Ruth M,Garrett Hudson,Balcom Dawn,et al.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re practices:A roadmap for nursing practice[J].Nursing,2018,48(8):1.
[8]Sarathchandran P,Al MA,Alboudi AM,et al.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presenting as stroke and meningoencephalitis with aortic and subclavian aneurysms without pulmonary involvement[J].Bmj Case Rep,2018,23(9):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9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