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该院收治的 101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50) 和观察组( n=51) 。对照组实施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 量表(MMSE)] 评分和生命质量 [Barthel 指数(BI)] 评分、炎性因子 [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 -6、 IL-8] 水平、血清学指标 [B 型脑钠肽(BNP)、D- 二聚体(D-D)]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MMSE 评分、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CRP、PCT、IL-6、IL-8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观察组BNP、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其神经功能和生命质量,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脑血管,其效果优于单纯阿 替普酶治疗。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液;阿替普酶;生命质量;炎性因子;不良反应
Effects of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ZHANG Jingxin, ZHANG Yiwu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Youxi County General Hospital, Sanming 3651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01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Sept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ospectiv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0)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1)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lteplas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Barthel (BI) index] score, the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 C-reactive protein (CRP), procalcitonin (PCT), interleukin (IL)-6, IL-8], the serological indicator levels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BNP), D-dimer (D-D) )],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MMSE score and the BI index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CRP, PCT, IL-6 and IL-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BNP and D-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Alteplas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improve their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s, and promote the cerebrovascular recovery.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Alteplase treatment.
【Key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Butylphthalide injection; Alteplase; Quality of life; Inflammatory factor; Adverse reaction
急性脑梗死是因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或形成血 栓,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 血不足,患者表现为偏瘫、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 症状 [1] 。临床常通过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该药 物可特异性地激活梗死处的纤溶酶原,溶解血栓再通梗死部位,但其扩张血管的作用较弱,导致治疗 效果欠佳 [2] 。丁苯酞注射液可提高脑血管内皮一氧 化氮水平,扩张血管,改善侧支循环,还可减少脑 神经元凋亡,保护脑神经 [3] 。本文观察丁苯酞注射 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9 月 本院收治的 101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 [4] ;年 龄 45~80 岁;意识清楚,表达清晰;发病至用药时 间 <4.5 h。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合 并其他脑部病史;合并心肌梗死病史;近 1 个月服 用过抗凝类药物;有活动性出血;合并血液系统疾 病;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 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50) 和观察组( n=51)。对 照组: 男 28 例, 女 22 例; 年龄 45~75 岁, 平均 (61.42±4.25) 岁; 发病至用药时间 0.5~4.5 h, 平 均(2.95±0.42)h。观察组: 男 30 例, 女 21 例; 年龄 45~76 岁, 平均(62.19±4.33) 岁; 发病至 用药时间 0.5~4.5 h, 平均(2.82±0.47)h。两组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 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予以吸氧、降颅压、改 善脑代谢、营养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 注射用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英格尔海姆公司, 国 药 准 字 S20160054,20 mg) 静 脉 注 射 治 疗, 0.9 mg/kg,最大剂量为 90 mg,首次静脉注射总剂 量的 10%,剩余剂量在 60 min 内持续静脉泵入。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 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国药准字 H20100041, 100 mL∶丁苯酞25 mg与氯化钠0.9 g)静脉滴注治疗, 25 mg/ 次,2 次 /d,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 50 min,两 次给药间隔需超过 6 h。两组均持续治疗 14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缺损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美 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 能 [5] ,总分 0~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 重;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 估认知功能 [6] ,总分 0~30 分,分数越高认知功能 越好; 采用 Barthel 指数(BI) 评估生命质量, 总 分 0~100 分,分数越高生命质量越好。(2)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 -6、 IL-8 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降钙素原 (PCT)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 标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 B 型脑钠肽(BNP) 水平, 采用血凝分析仪检测D-二聚体(D-D)水平。 (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认知功能 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 NIHSS 评 分、MMSE 评分、BI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 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MMSE 评分、BI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CRP、PCT、IL-6、IL-8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 CRP、PCT、 IL-6、IL-8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BNP、D-D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治疗后, 两组 BNP、D-D 水平均低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4。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具有预后差、致残率高、致死率高 的特点 [7] 。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采用静脉 溶栓,阿替普酶为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 活剂,作为首选的溶栓药物可通过特异性激活纤溶 酶原溶解血栓,快速恢复缺血区脑组织血流灌注,降低侧支循环阻力,恢复脑部微循环,缩小梗死面 积,但单一药物治疗起效较慢 [8-9]。
已知脑梗死并发应激反应可导致神经细胞受 损,CRP、PCT 均为非特异性炎性标志物,机体受 到感染或者组织损伤时,其含量会急剧升高;而 IL-6、IL-8 等炎性因子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 关 [10-11] 。已知 BNP 可用于评估急性脑梗死进展及 预后;D-D可反映机体凝血酶的活血和纤溶酶水平, 可用于评估溶栓效果 [12]。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 评分、BI 评分高于 对照组,CRP、PCT、IL-6、IL-8、BNP 及 D-D 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丁苯酞具有抗脑血栓 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阻断脑梗死所致脑 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有效缩小脑缺血面积,还可 保护线粒体功能,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区域微循 环,提高脑缺血区灌注,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改善 神经功能缺损 [13-14] 。此外,丁苯酞注射液还可抑制 自由基生成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 缓解脑血管损伤, 缩小脑缺血梗塞面积,改善脑缺血区血量,联合阿 替普酶用药可发挥协同抗氧化能力, 减轻炎症反应, 缓解脑血管损伤 [15]。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两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阿替普酶用药未增加用药风险。
综上所述,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 性脑梗死患者,可提高其神经功能和生命质量,减 轻炎症反应,促进脑血管恢复,其效果优于单纯阿 替普酶治疗。
参考文献
[1] 刘海超,闫建炜,温宏峰,等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血清 TNF- α、hs-CRP、 Hcy 水平的影响 [J].河北医学,2021,27(1):150-156.
[2] 马红彦,刘翠青,李桂德,等 .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 IGF-1、CRP、BNP 水平的影 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5):2796-2799.
[3] 穆永芳,郭永力,蒋召芹,等 . 丁苯酞与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影 响 [J]. 临床军医杂志,2021,49(7):806-808.
[4] 彭斌,吴波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 -682.
[5] 蔡必扬,郭洪权,李华 . 关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翻译的警示 [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7,50(9):712.
[6] 张立秀,刘雪琴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 [J]. 护理研究,2007,21(11):2906-2907.
[7] 辛均平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2): 4660-4661.
[8] 曲民强,刘继汉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分析 [J]. 临床研究,2021, 29(3):46-47.
[9] 刘筱蓓,侯晓军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 DWI 特征、凝血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院学报,2019,25(19):1476-1480.
[10] 杨华清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8, 39(11): 1285-1286.
[11] 王学静,刘振宇,尹丽莉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J]. 中国 临床研究,2021,34(4):501-505.
[12] 李超群,李金波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观察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4):98- 100.
[13] 陈明波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3):51-52.
[14] 严君 . BNP、D- 二聚体和 Hcy 表达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12): 1978-1981.
[15] 李康睿,叶民 .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 [J]. 山西医药杂志,2019, 48(19):2347-23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0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