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及其改进措施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08-24 13:43: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及其改进措施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抢救方式不同分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为对照组,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8例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分别进行常规抢救以及改进抢救。对比两种抢救方式下患者生命状况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为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采用改进抢救可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危象;急诊抢救;改进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王忠礼,袁志福.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及其改进措施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5):85.

0引言

高血压为老年患者常见心血管疾病,随着老龄化发展,我国老年高血压人数持续提升。在外部因素作用下,患者小动脉痉挛,血压上升便会造成高血压危象,甚至出现脏器功能受损,引发多种并发症[1]。

对此种患者进行早期抢救十分重要,可最大程度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研究老年高血压危象急诊在抢救中的方式,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6例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对照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62-83岁,平均(73.14±2.40)岁,病程1-8年,平均(4.32±1.16)年。

观察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61-82岁,平均(73.25±2.31)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4.27±1.13)年。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主要为常规急诊抢救:接诊后要求患者保持半卧位,充分了解患者高血压病史。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之后采用面罩吸氧、心电维护,血氧饱和度95%之上,5 min后进行血压以及心率测量。

在采用静脉降压药物注射时可采用静脉泵对滴注速度进行控制,必要时可进行口服治疗。护理中要保持降压目标小于150/90 mmHg,有合并冠心病、脑卒中患者则要小于140/90 mmHg。

1.2.2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抢救中进行改进:首先进行吸氧护理,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生命指标变化,血压以及心率进行测控制在五分钟。

\
 
认真检测患者体格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判断靶器官受损情况,同时对超声心动图以及心电图一定要仔细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出现脑卒中以及心肌梗死等症状。

对合并心肌梗死以及心力衰竭患者则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以及10 mg硝酸甘油、30 mg卡托普利。对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则可于生理盐水内加入尼卡地平进行静脉滴注。在降压时要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选取合适的降压速度。在救治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效:收缩压降低40 mmHg之上,舒张压降低20 mmHg之上;有效:收缩压降低15 mmHg之上,舒张压降低7.5 mmHg之上;无效:舒张压降低小于15 mmHg,舒张压降低小于7.5 mmHg。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 23.0分析96例患者数据,以χ2检验疗效资料(%、n),以t检验生化指标资料(±s),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主要分析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
3讨论

老年高血压危象有发病急以及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等特点。

此种病情较为复杂且病症多样,常伴随靶器官损伤[2]。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救治不当则会极危及器官功能,提升患者死亡风险[3]。

在抢救过程中,并不能进行盲目的降压,在短时间内出现快速和大幅度血压降低时会出现强烈刺激,进而诱发血栓、脑部缺血等负面效应。因此在抢救过程中一定要依据患者个体差异选取合适的降低速率,控制降压范围,最终减少患者死亡风险[4]。

在对抢救方式进行改进后,依据患者血压,适当调整用药剂量。参考患者身体状况选取合适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改进之后依然遵循基本救治原则,优先采用药物[5]。

同时对降压的目标也进行优化,在改进之后并未直接设置为正常血压,而是依据患者情况,逐步时间平稳降压,更好的控制降压速度以及范围,减少患者死亡率。

同时在救治中优化抢救过程,重视吸氧治疗,缓解不良症状。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可知,患者进行改进抢救后,多数患者血压降低平稳,抢救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为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改进抢救可改善抢救效果,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佟海明.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急诊抢救及优化对策[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47-148.
[2]马德有.改进急诊抢救措施在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9):1241-1243.
[3]王家松,刘安秀.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的急诊抢救方法及改进措施[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4):34-35.
[4]周永德.改进急救措施在老年高血压危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6):161-162.
[5]王晓辉.乌拉地尔与硝酸甘油在高血压危象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9):154-1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7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