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髓- 牙周综合征患者牙周指数、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方法 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将溧阳市中医医院 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的 40 例牙髓- 牙周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 20 例, 给予根管治疗) 和观 察组( 20 例,给予牙周翻瓣术联合根管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治疗前、治疗后 3 个月细菌感染 率, 治疗前、治疗后 3 个月牙周指数、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 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 3 、6 个月疼痛程度。 结果 治疗后 3 个月, 观察组患 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 3 个月两组患者细菌感染率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 对照组;治疗后 3 个月两组患者牙龈指数( GI ) 、龈沟出血指数( SBI )、菌斑指数( PLI ) ,以及龈沟液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超 敏 -C 反应蛋白(hs-CRP )、白细胞介素 -6 ( IL-6 )水平与治疗前比均下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3 、6 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疼 痛量表( VAS )评分与治疗前比均呈下降趋势, 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应 用于牙髓- 牙周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改善牙周指标,缓解牙周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程度,降低细菌感染率,提高细菌清除率。
关键词: 牙髓- 牙周综合征; 牙周翻瓣术; 根管治疗; 牙周指数; 龈沟液; 炎症因子
牙髓- 牙周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变化涉及牙髓和牙周两 个方面,牙周组织与根管组织在解剖上依靠大量的侧支根 管、副根管的牙本质小管等结构联系紧密,若牙周或牙髓 出现感染则可相互影响,牙齿受到牙髓、牙周的双重损 害,若持续进展可能导致患者牙齿缺失。根管治疗是临床 治疗牙髓- 牙周综合征的主要方式,其可通过清洁患者根 管,然后再对患者根管进行填充和封闭,起到有效清除细 菌的作用,但单纯采用根管治疗并不能去除牙周病变 [1]。 牙周翻瓣术通过切开牙龈组织将患者病变区域直接暴露出 来,可以更好地刮除患者菌斑、牙结石及病变区域组织 等,使患者牙周袋得到清除、变浅 [2] 。基于此,本研究旨 在探讨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应用于牙髓- 牙周综合征 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溧阳市中医医院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的 40 例牙髓 - 牙周综 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20 例)和观察组(20 例)。对照 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3、7 例; 年龄 35~55 岁,平均 ( 46.15±8.26 )岁;病程 1~16 个月,平均(4.54±1.50 ) 个月;前磨牙 7 例,上磨牙 8 例,下磨牙 5 例。观察 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2、8 例; 年龄 35~54 岁,平均 ( 45.68±7.52 )岁;病程 1~16 个月,平均(5.13±1.46)个 月;前磨牙 6 例,上磨牙 8 例,下磨牙 6 例。对比两组患 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组间 对比。纳入标准:符合《口腔医学》 [3] 中关于牙髓- 牙周 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且经 X 片确诊者;单颗患牙有明确 观察及随访结果者; 1 个月内未使用抗生素治疗者;近期 无外院口腔治疗史者等。排除标准:过敏体质者;患牙病 变严重,不能保留者;妊娠、哺乳期女性等。研究经溧阳 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已签署知情 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指导患者 加强牙周口腔卫生管理,进行牙周刮治、洁治、跟面平 整,随后采用 5% 甲硝唑、3% 双氧水交替进行牙周袋冲 洗。对照组患者采用根管治疗:将根管打开,有脓液者需 引流并口服抗生素,3 d 后彻底去腐,进行根管预备,常规 消毒牙髓;1~2 周后对患者进行复诊,所有症状消失、疼 痛缓解、无叩击痛、牙髓无脓液等情况下进行根管填充, 封闭整个牙髓根管系统,防止微生物、细菌渗入。患者接 受治疗后需注意口腔卫生,后期还需进行定期复诊。给予 观察组患者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根管治疗同对 照组,之后对患者进行牙周洁治、刮治及根面平整等,6~8 周后检查患者牙周状况,若菌斑控制效果较好,则进行牙 周翻瓣术治疗。先对患者口腔进行消毒,然后进行局部麻醉,将患者牙周切开,翻瓣,清除病理性肉芽组织,并平 整根面,刮除牙骨质表层,复位缝合龈瓣,将骨面充分覆 盖,使龈瓣贴合骨面、牙面。术后注意预防出血,口腔卫 生,并控制菌斑、感染等情况。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 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参照《口腔医学》[3] 中的相关标准评估 两组患者治疗后 3 个月临床疗效。其中患者症状完全消 退,牙龈红肿、出血及炎症等情况消失,咀嚼疼痛明显 减轻或无疼痛为显效;患者症状有所减轻,牙龈红肿、出 血及炎症等情况有所好转,咀嚼疼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为有效;牙髓、牙周病变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出现恶化 等现象,咀嚼疼痛未见缓解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细菌感染率、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 牙周袋内组织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之差与治疗前细菌培养 阳性率的比值)。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3 个月进行细菌 学检验,提取牙周袋内组织液(采用无菌方式),通过细 菌培养实验评估,并记录细菌感染、清除情况。③牙龈指 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和菌斑指数(PLI)。其 中 GI 采用视诊联合探诊方式测定,分值为 0~3 分,其中0 分为牙龈健康,无出血; 1 分为牙龈轻度炎症,轻微水 肿,探诊不出血; 2 分为牙龈中度炎症,牙龈色红、水 肿,探诊出血; 3 分为牙龈重度炎症,牙龈明显红肿,有 自动出血倾向; SBI 采用牙周探针方式轻探龈沟,分值为 0~5 分,其中 0 分表示探诊无出血,牙龈正常; 1 分表 示轻度出血; 2 分表示探诊见点状出血,有轻度炎症; 3 分表示中度炎症,探诊出血,但局限于龈沟内; 4 分表 示中度炎症,探诊出血,且溢出龈沟; 5 分表示重度炎 症,伴溃疡、明显肿胀,自动出血; PLI 采用视诊联合探 诊方式进行测定,分值为 0~3 分,其中 0 分为龈缘区无菌 斑; 1 分为龈缘区的牙面菌斑较薄,采用探针尖刮牙面可 见(视诊不可见); 2 分为龈缘有中等量菌斑; 3 分为龈 缘区及邻面软垢较多 [4] 。④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将滤纸 签缓慢插入牙周袋或龈沟内,于 30 s 后取出滤纸签,将 其装入离心管中,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 α )、超敏 -C 反 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6 ( IL-6)水平采用酶联 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检测。⑤疼痛程度。于治疗前,治 疗后 3、6 个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 [5] 评 估,分值 0~1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 强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临床疗效、细菌感染率、细菌清除率以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牙周指数、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疼痛程度均首 先进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若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 差齐则以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t检验,组内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 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 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细菌感染率、清除率比较 治疗后 3 个月 两组患者细菌感染率相较于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细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 3 个月 两组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下降,且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2.5 两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 治疗后 3、6 个月两组患者 VAS 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且治疗后各时间点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表 5。
3 讨论
牙髓- 牙周综合征是造成患者牙功能损害和丧失的主 要原因。根管治疗主要通过机械和化学的方式来消除牙髓 感染等情况,通过清洁患者根管,然后再对患者根管进行 填充和封闭,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牙根坏死、牙髓坏死、 缓解患者牙疼及咀嚼障碍等情况,但单纯采用根管治疗通 常无法根治牙周病变,改善患者口腔环境的效果仍有待 提升 [6]。
牙周翻瓣术是指经不同切口分离牙龈及其下方组织, 充分暴露病变组织,从而将病变组织及菌斑牙石彻底刮除, 随后复位缝合,清除牙周袋或使其变浅;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一方面可发挥根管治疗牙髓病变的优点,另 一方面可发挥牙周翻瓣术治疗牙周病变的效果,从而促进 牙髓- 牙周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7-8]。上述数据结果 显示,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牙周指数相较于对照组下降,提示根 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应用于牙髓- 牙周综合征患者,可 改善牙周指标,临床效果显著。其原因在于,根管治疗结 合牙周翻瓣术治疗过程中可彻底切断感染源头,并且给局 部组织提供充分的血供;另外,经过局部改建重塑后,有 助于形成稳定的局部结构,促进牙周状况的改善。
同时本研究中,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细菌感染率 低于对照组, 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 其原因可能为, 根管 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治疗可彻底刮除牙菌斑、病理性肉芽 组织,同时龈瓣血运恢复可排出残留坏死物质,且随着免 疫细胞的增加,其可有效杀伤残留细菌,减少细菌感染的 发生,且根管治疗可切断牙髓内感染往牙周转移的途径, 从而将细菌感染有效清除 [9]。
在牙髓- 牙周综合征患者治疗当中,龈沟液的流出量 能直接反映患者的病情与进展情况,其中 TNF-α 能抑制 牙周膜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激活骨细胞活性, 进一步造成牙周损伤;IL-6 能作用于多种靶细胞,可加 重患者炎症反应,进而减弱牙周组织的修复能力;龈沟 液中 IL-6 的表达增加,可促进其对于牙体骨质成分的破 坏,进而促进牙龈组织细胞的凋亡,导致牙龈萎缩 [10] 。 上述数据结果显示,治疗后 3 个月观察组患者龈沟液炎症 因子水平相较于对照组下降,治疗后 3、6 个月观察组患 者 VAS 评分相较于对照组均下降,证实根管治疗结合牙 周翻瓣术应用于牙髓- 牙周综合征患者,对炎症的控制效 果较好,可快速缓解牙周炎症反应,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其原因在于,首先,根管治疗与牙周翻瓣术两者的联合治 疗,可以起到较好的协同作用,牙周翻瓣术在原来根管治 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可去除牙周的菌斑、肉芽组织等;其 次,健康龈瓣有充足的血运,可提供足够的营养给其下的 健康组织,能有效清除残余、坏死病变组织;再次,血液 到达局部的免疫细胞明显增加,可有效杀伤残余细菌并吞 噬、分解坏死组织,预防内毒素进一步侵犯牙骨质表层, 对牙周组织的破坏与牙槽骨的吸收均有控制作用,进而有助于改善病变牙周袋,清除感染炎症组织,控制局部炎症反应 [11]
综上,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应用于牙髓- 牙周综 合征患者,可改善牙周指标,缓解牙周炎症反应,减轻疼 痛程度,降低细菌感染率,提高细菌清除率,值得推广 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芸 , 朱柯 , 杨洋 , 等 . 根管注入米诺环素联合现代根管治疗术对牙周牙髓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J]. 蚌埠医学院学报 , 2017, 42(8): 1032- 1035.
[2] 顾旭伟 .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髓- 牙周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学 , 2015, 13(3): 502-503.
[3] 俞立英 , 朱亚琴 , 邹德荣 , 等 . 口腔医学 [M]. 上海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2014: 3-33.
[4] 邹冬荣 , 于阳阳 , 刘京生 , 等 . 氟斑牙固定矫治中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的研究 [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 2015,30(5): 336-338.
[5] 严广斌 . 视觉模拟评分法 [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电子版 ),2014, 8(2): 273.
[6] 吴萍 , 张红梅 , 王飞 . 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牙体牙髓病的干预效果及其对血清骨保护素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医药 ,2019, 14(4): 605-608.
[7] 周跟让 , 郭少楠 , 詹映华 . 根管治疗联合牙周翻瓣术治疗牙髓- 牙周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医药科学 , 2020, 10(10): 239-241.
[8] 任婵 , 朱艳华 , 张治忠 . 根管治疗结合牙周翻瓣术对牙髓- 牙周综合征患者牙周相关指数及细菌感染与清除情况的影响 [J]. 贵 州医药 , 2017, 41(8): 843-845.
[9] 吴芸菲 , 张黎 , 刘育崧 , 等 . 牙周翻瓣术配合根管治疗牙髓- 牙周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19, 40(12): 114- 118.
[10] 黄晓君 , 赵书山 .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多联抗生素糊剂对牙周炎合 并牙髓病变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 2018,16(9): 19-23.
[11] 孙亮 , 杨建新 , 钱蕴珠 . 翻瓣术治疗重度牙周炎的疗效及对炎性 因子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 , 2017, 23(6): 851-8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