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保留残端重建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腱骨愈合与疼痛情况的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2-12-29 14:08: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采用保留残端重建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PRP )治疗前交叉韧带( ACL )损伤患者,对促进患者腱骨愈合与 减轻疼痛的效果,  为临床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沭阳中兴医院于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收治的 40 例 ACL 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 20 例,给予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和观察组( 20 例,给予自体 PRP 联合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 。两组患者 均于术后随访 1 年。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 3 、6 、12 个月的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 VAS ) 评分,  术前与术后 3 个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术前与术后 12 个月股骨隧道直径,  以及术后 12 个月的股骨隧道移植物愈合情况。  结果   与术前比,  术后 3~12 个月两组患者 Lysholm 评分均呈升高趋势,  且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VAS 评分均呈降低趋势,  且术后 3~6 个月,  观 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与术前比,  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关节液白细胞介素 - 1β( IL- 1β)、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基质金属蛋白酶 -3  ( MMP-3 ) 水平均显著降低,  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术后 12 个月两组患者股骨隧道直径均显著升高,  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观 察组中股骨隧道移植物Ⅰ级愈合的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对于 ACL 损伤患者,  采用自体 PRP 联合保留残端重建 术治疗,可通过调节患者患肢骨关节液炎症因子,改善关节内环境,从而加快膝关节组织的修复,缩小股骨隧道直径,促进腱骨恢复, 减轻疼痛。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  保留残端重建术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  疼痛

  前交叉韧带(ACL)作为稳定膝关节静力与动力的重 要组织结构,一旦损伤可导致患者出现反复扭伤、腿软等 情况,且由于关节软骨自身再生能力较弱,若未及时进行 手术或其他方式治疗,可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 限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1] 。目前,随着关节镜技术 的进步,膝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凭借其对组织损伤 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其可保 留部分韧带结构、滑膜组织,对恢复术后的本体感觉有着 积极意义,但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存在膝关节功能与骨髓 道恢复欠佳的情况,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 骨髓道愈合率,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 [2] 。自体富血小板血 浆(PRP)含有丰富的炎症调节因子和生长因子,是通过 抽取自体新鲜全血,在经过离心后获取的一种血小板浓缩 物,其可利于组织愈合修复与再生,缩小骨髓道,促进关 节功能的恢复 [3] 。基于此,本研究在 ACL 损伤保留残端 重建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自体 PRP 治疗,旨在观察其临 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沭阳中兴医院于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 2 月收治的 40 例 ACL 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 例)和观察组(20 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15、5 例;年龄 22~40 岁,平 均(32.79±2.88)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生活扭伤、 运动训练扭伤分别为 7、9、4 例。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 为 12、8 例;年龄 22~40 岁,平均(32.24±2.44 )岁;损 伤原因:交通事故、生活扭伤、运动训练扭伤分别为 8 、 10、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损伤原因等) 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 入标准:符合《骨科疾病诊疗指南(第 3 版)》[4]  中的相 关标准标准,且经 MRI 确诊为 ACL损伤者;前抽屉实验 阳性,拉赫曼实验阳性者;均存在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或 跑步时不稳伴乏力等症状者等。排除标准:存在其他韧带 损伤者;发生骨性关节炎者;存在骨代谢疾病者等。患者 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已 批准该研究实施。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全面身体检查, 经过相关科室综合评估判定无出血性、精神性疾病,血 压、血糖均控制在手术要求范围内。予以对照组患者保留 残端重建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并将气囊止血带绑于其 大腿根部,而后屈曲 90°,经患侧膝关节前外侧面穿刺置 入膝关节镜,探查关节内结构,而后置入手术器械,修复 半月板与其他软组织。探测胫骨近端缩窄点,并以该缩窄点作一 2.5 cm 的切口,后在尽量保存肌腱长度的基础上 取出股薄肌肌腱、半腱肌腱并折叠,后对肌腱两端进行缝 合、编织,而后利用刨削器处理 ADL 残端,并将残端韧 带保留在 2 cm 以上,将移植好的肌腱直径相应大小的空 心钻套在克氏针上,进行钻孔并建立股骨隧道,完毕后, 放入已经处理好的股薄肌肌腱、半腱肌腱,并以胫骨端牵 引线拉紧,以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重建韧带,最后完成重 建,后于关节镜下再次仔细观察活动时重建肌腱是否会存 在撞击与卡压,并将关节腔内碎屑吸取干净,以无菌生理 盐水冲洗后,采用弹力绷带包扎。

  观察组患者采用自体PRP 联合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 在无菌操作下取患者静脉血,抗凝后采取二次离心法 [ 一 次离心(离心转速 1 500 r/min), 10 min 后,进行二次离心  (离心转速 3 000r/min),离心 20min] 制备 10 mL PRP 以 备用。于患侧胫骨结节内侧作纵行斜切口,取腱器取出腘绳 肌腱后编织、缝合肌腱两端, 完毕后, 对移植肌腱直径进行 测量, 并适当拉力预张, 预张后将其置于 PRP ( 5 mL)中 浸泡 10 min。同对照组制备胫骨、股骨隧道方式,制备完 成后置入肌腱, 通过胫骨隧道穿过原有 ACL 残端中间, 拉 至股骨隧道,采用胫骨残端袖套样包裹移植肌腱,而后翻 转带袢钢板,并将其横跨于股骨隧道外口,维持肌腱适当张力,被动屈伸数次膝关节后,回拉肌腱两侧游离端并收 紧,放出关节腔积液,韧带残端、胫骨隧道及关节腔中打 入制备好的 PRP ,最后在胫骨端外口置入克氏针并固定。 均予以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止痛、抗感染治疗,并根据患者 恢复情况逐渐对其行康复训练,术后随访 1 年。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 [5]、 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 ) [6]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术后 3、6、12 个月的膝关节功能均采用 Lysholm 评分(其 中包括跛行、疼痛、肿胀、下蹲、不稳定、支撑、交锁、 爬楼梯等项目)评估,总分 100 分,分数高低与膝关节 功能呈正比;采用 VAS 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3、6、12 个月的疼痛情况,总分 10 分,分数高低与疼痛程度 呈正比。②两组患者的关节腔炎症因子 [ 白细胞介素 - 1 β  ( IL- 1 β)、肿瘤坏死因子 - α ( TNF- α )、基质金属蛋白酶 -3  ( MMP-3 )] 水平比较。分别抽取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 3 个 月膝关节积液 3 mL 离心(转速为 3 000 r/min),10 min 后取上清,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对其检测。③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 12 个月的股骨隧道直径比较。采用 MRI 测量两组患者股骨骨髓道入口近端、中段的骨道和骨道末端直径,计算 3 者的平均值,最终得出股骨隧道直径。④两组患者术后 12 个月股骨隧道移植物愈合情况比较。根据 MRI 测量情况进行评估,共分为Ⅰ、Ⅱ、Ⅲ级,其中Ⅰ级是 MRI表现为连续低信号带,腱骨界面无纤维组织;Ⅱ级是 MRI 表现为连续低信号带,腱骨界面有部分高信 号带;Ⅲ级是腱骨界面表现为连续高信号带 [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采用 [ 例 (%)] 表示,行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经 K-S 检验确认符合正态分布,并采用 (x ±s) 表示,组间相 同时间点比较予以 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以重复测量方差 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 Lysholm、VAS 评分比较  与术前比,术后 3~12 个月两组患者 Lysholm 评分呈升高趋势,且术后各 时间点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VAS 评分呈降低趋势, 且术后 3~6 个月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 关节液 IL- 1 β、TNF-α、MMP-3 水平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且 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股骨隧道直径比较  术前,对照组患者股骨 隧道直径为(6.87±0.14) mm ,观察组为(6.89±0.12)mm, 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5,P>0.05 );术后 12  个月,对照组患者股骨隧道直径为(9.26±0.17) mm ,观 察组为(7.35±0.06) mm 。术后 12 个月两组患者股骨隧道 直径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534、 15.333,均 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t=47.381,P<0.05 )。

  2.4    两组患者股骨隧道移植物愈合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 比,术后 12 个月观察组股骨隧道移植物Ⅰ级愈合的患者 占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
\
 

  3    讨论

  有研究提出, 在常见的 ACL 损伤中, 很少出现单独损 伤,一般多伴有半月板或内外侧副韧带的损伤,若未得到 及时的治疗,常会导致关节软骨出现退化,最终形成关节 炎,而且严重时还会出现膝关节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 的日常生活 [8]。目前, ACL 损伤公认治疗的有效方式为保 留残端重建术,其可尽可能地保证膝关节的关节稳定性, 恢复其功能与解剖结构,加速移植肌腱神经的再支配,促 进患者病情恢复,术中虽会采用螺钉固定,但移植的肌腱 会与骨髓接触,再加上缺乏软骨移行线,会导致正常的腱 骨复合体结构丧失,骨髓道出现扩大,最终影响移植肌腱 与骨髓道的愈合。

\

  PRP 中富含血小板,是源于新鲜的抗凝全血,被激活 后,可导致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释放,从而加快腱骨界 面处细胞的迁移、分化, 对腱骨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此外, 其在组织中还具有再生潜能,在止血、促进组织修复、结 缔组织重塑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9]。因此, 本研究对 ACL 损伤患者采取自体 PRP 结合保留残端重建术的方式, 结果 发现,与术前比,术后 3~12 个月两组患者 Lysholm 评分 呈升高趋势, VAS 评分均呈降低趋势, 且观察组患者术后 3~12 个月Lysholm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术后 3~6 个 月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 观察组患者术后 12 个月的股骨隧道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在保留残端重 建术的基础上加用自体 PRP 治疗 ACL 损伤患者,更利于 加快患者术后膝关节组织的修复,缩小股骨隧道直径,促 进腱骨愈合,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

  有学者提出,关节软骨的损伤常导致继发的软骨下骨 坏死, 直至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软骨与骨代谢平衡被打破, 而 IL- 1β 、TNF-α 、MMP-3 在膝关节退变过程中起着促进 作用 [10]。本研究中, 相较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术后 3 个月关节液 IL- 1β 、TNF-α 、MMP-3 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术 后 12 个月股骨隧道移植物Ⅰ级愈合占比显著升高, 从而说 明了自体 PRP 结合保留残端重建术可通过调节 ACL 损伤 患者患肢骨关节中的炎症因子,改善关节内环境,从而利 于患者股骨隧道移植物愈合,加快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推 测其原因可能是,原有膝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即可清 理关节内部分炎症组织,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再加上自体 PRP 中又富含纤维蛋白原,被激活后,可变为胶冻状,其 在术后早期可黏附在骨髓道与移植物表面,从而为血小板 提供载体,避免血小板流失,继而促使其持续释放细胞和 生长因子,修复损伤的关节软骨,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此 外, 由于 PRP 源于自体血, 具有安全的生物活性, 不会产 生排斥反应 [11- 12]。

  综上,对于 ACL 损伤患者,采用自体 PRP 结合保留 残端重建术治疗,可通过调节患者患肢骨关节中的炎症因 子,改善关节内环境,从而加快膝关节组织的修复,缩 小股骨隧道直径,促进腱骨恢复,减轻疼痛,值得临床 推广。

  参考文献

  [1]    文涛 , 薛华明 , 马童 , 等 . 前交叉韧带损伤对膝关节前内侧骨性关节炎单髁置换术效果的短期影响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 30(12): 1259- 1262.

  [2]    臧业峰 , 朱卫洁 , 赵希春 , 等 .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联合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中医 骨伤科杂志 , 2019, 27(9): 25-28.

  [3]    陈宇 , 徐跻峰 , 章水均 , 等 .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前交叉韧带腱骨愈合的临床疗效研究 [J]. 浙江医学 , 2018,40(12): 1324- 1327.

  [4]    陈安民 , 李锋 . 骨科疾病诊疗指南 [M]. 3 版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2013: 42.

  [5]   林建宁 , 孙笑非 , 阮狄克 . 膝关节 lysholms 评分等级评价膝关节功能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2008, 23(3): 230-231.

  [6]   孙兵 , 车晓明 .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

  [7]    杨国平 , 罗琦 , 陈杲 . 保留残端ACL 重建术联合自体富血小板血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91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