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宫外孕患者血清孕酮( P )、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 、雌二醇( E2 )、 促卵泡激素( FSH )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7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昆山市第二人民 医院收治的 58 例宫外孕患者分为对照组( 29 例,施以甲氨蝶呤治疗)与研究组( 29 例,甲氨蝶呤 + 米非司酮治疗) ,两组患者均治疗 3 d,并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 P 水平恢复正常时间、 β-HCG 转阴时间、月经复潮 时间, 治疗前后血清 P 、β-HCG 、E2 、FSH 水平, 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期间妊娠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 P 水平恢复正常时间、 β-HCG 转阴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P 、β-HCG 、E2 、FSH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 P<0.05 )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再次宫外孕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可提高患者临床总有效率, 缩短症状消失时间, 改善患者激素水平, 提高输卵管通畅 率,降低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宫外孕;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孕酮; 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雌二醇; 促卵泡激素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并发育的异常妊 娠,导致宫外孕出现的原因有盆腔炎、输卵管囊肿或积 液、输卵管发育不良等,临床表现为停经、腹痛、阴道出 血,常常还会伴恶心呕吐的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晕厥,甚 至失血性休克。宫外孕在临床上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或药 物治疗,但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风险也较大。甲氨 蝶呤是抗代谢类的药物,可抑制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激 素(FSH)的释放,促进滋养细胞的凋亡,并促进胚胎组 织坏死与脱落,可达到终止妊娠的效果,但单独使用治疗 效果不理想 [1] 。米非司酮属于激素拮抗剂,其主要机制是 通过抑制孕激素阻止孕囊的生长发育,使孕囊逐步萎缩并 消失 [2] 。有研究报道,宫外孕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 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甲氨蝶呤单用,还可缩短包块 消失与腹痛消失时间 [3]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米非司酮 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宫外孕患者血清孕酮(P)、β-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2 )、FSH 水平的影响, 并分析输卵管通畅、宫内妊娠、再次宫外孕发生情况,现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7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 58 例宫外孕患者分 为对照组( 29 例,施以甲氨蝶呤治疗)与研究组( 29 例,甲氨蝶呤 + 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患者年龄 22~41 岁,平均( 32.13 ± 1.32 )岁;停经时间 9~68 d,平均( 45.35±2.15 )d;宫角妊娠 9 例,输卵管妊娠 12 例,宫 颈妊娠 8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 21~41 岁,平均( 32.35± 1.48 )岁;停经时间 8~70 d,平均(45.54±2.32 )d;宫角 妊娠 8 例,输卵管妊娠 14 例,宫颈妊娠 7 例。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 进行对比分析。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 [4] 中的相关 诊断标准者,经 B 超检查确诊者;有停经史,伴有腹痛 与阴道不规则流血者;一侧附件有压痛性包块。排除标 准:精神分裂症与认知障碍者;心、肺、肝、肾等脏器发 生器质性病变者;合并恶性肿瘤者;有妊娠期高血压、糖 尿病史者;凝血功能障碍者等。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 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抗感染、补液等基础治 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注射液 [Pfizer (Perth) Pty Limited ,注册证号 H20140205 ,规格: 50 mg/2 mL] 肌肉注射治疗,50mg/m2,1 次 /d。研究组患者 甲氨蝶呤注射液使用剂量与频次同对照组,同时联合米非 司酮片(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50004, 规格: 0.2 g/ 片)口服治疗,0.2 g/ 次,1 次 /d。两组患者均 治疗 3 d。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参照《妇产科诊疗 常规》 [5] 将疗效分为显效:患者下腹痛与不规则流血等症 状完全消失,B 超检查显示妊娠包块消失,血清 β-HCG 水 平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下腹痛与不规则流血症状有所好转,B 超检查显示妊娠包块体积缩小,血清 β-HCG 水 平显著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患者下腹痛与 不规则流血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B 超检查显示 妊娠包块体积未缩小,血清 β-HCG 水平未变化。总有效 率 = 显效率+ 有效率。②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腹 痛消失时间、包块消失时间、P 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血 β -HCG 转阴时间、月经复潮时间。③血清 P、β -HCG、E2、 FSH 水平。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 2 mL, 离心(转速 3 000 r/min,时间 10 min)后取血清,采用酶 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 β-HCG、FSH 水平,采用电化 学发光法检测血清 P、E2 水平。④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 者头晕头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生情况。⑤妊娠情况。对比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情况,并随访 6 个月,统计患者宫 内妊娠、再次宫外孕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数据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计 数资料分别采用 (x ±s)、[ 例 (%)] 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 t、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 包块消失时间、P 水平恢复正常时间、β-HCG 转阴时间、月 经复潮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血清 P、β-HCG、E2、FSH 水平比较 治疗 后两组患者血清 P、β -HCG、E2、FSH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 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头晕 头痛、腹泻、恶心呕吐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宫内妊娠率显 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 者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对照组,而再次宫外孕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5。
3 讨论
宫外孕在育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常见类型为输卵管 妊娠,随着孕周的增加会出现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一 旦发生孕囊破裂就会造成急性腹痛,甚至休克,严重危及 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宫外孕确诊率有所提高,而患者 普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使得药物保守治疗成为宫外孕的.
主要治疗手段 [6] 。甲氨蝶呤属于抗叶酸类化疗药物,肌肉 注射后会与二氢叶酸还原酶发生作用,有效降低还原酶活 性,阻碍碳基团代谢,导致嘧啶、嘌呤类物质无法合成; 同时因滋养细胞对此药非常敏感,用药后可使滋养细胞的 生长受阻,从而达到杀胚的作用,使宫外孕的胚胎组织死 亡、坏死, 进一步被溶解吸收, 发挥终止妊娠的作用 [7-8]。
米非司酮是一种抗孕激素类药物,具有终止早孕、抗 受精卵着床的作用,其与子宫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抑制 性激素的分泌,并调节异位内膜的孕激素与雌激素水平, 推动宫颈软化并引发宫缩,进而阻止胚胎发育 [9- 10] 。甲氨 蝶呤与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药物作用机制、作用靶点均 不同, 故联合应用时可以起到共同促进作用 [11]。本研究结 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 指标消失与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表明米非司酮联 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可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显 著。P 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 用于宫外孕的 早期诊断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 [12];β-HCG 可促 使黄体增大, 使其变成妊娠黄体, 提高妊娠的成功率 [13] 。 宫外孕患者在怀孕后, 体内的 E2 会升高, 同时体内的孕激 素、雌激素也会明显升高, 这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反应 [14]; FSH 是糖蛋白激素的一种, 主要作用于女性的卵巢, 能够 调控卵泡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卵泡的成熟,同时还能够 促进体内雌激素的分泌,使卵泡颗粒层细胞增殖和分化, 若分泌过多则会导致黄体不足 [15- 1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 疗后, 与对照组比, 研究组患者血清 P、β-HCG、E2、FSH 水平均显著降低,治疗期间头晕头痛、腹泻、恶心呕吐总 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宫内妊娠率、输卵管通畅率均高于对 照组,而再次宫外孕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宫外孕患者在甲 氨蝶呤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改善患者激素 水平,提高输卵管通畅率,降低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 安全性良好。米非司酮是孕酮受体竞争性拮抗剂的一种, 主要作用于患者的下丘脑与垂体,与卵巢中的孕激素受体 结合,从而抑制卵巢细胞的发育与 E2 、FSH、黄体生成素 的分泌,降低雌激素水平,阻止卵泡的发育,导致卵巢残 存卵泡凋亡 [17- 18]。
综上,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可提高患者 临床总有效率,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激素水平, 提高输卵管通畅率,降低再次发生宫外孕的风险,安全性 良好,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郝志峰 , 杜淑静 , 李霞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应用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18, 18(10): 1812- 1813.
[2] 李常虹 , 黄赞怡 , 王琼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对患者血清孕酮 β-HCG 水平影响分析 [J]. 河北医学 , 2019, 25(4):563-567.
[3] 吕琼琼 , 肖慧 , 王婷 , 等 . 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用于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 β-HCG、CA125 的影响 [J]. 中国性科学 , 2018, 27(7): 70-73.
[4] 叶芬 , 徐元屏 . 妇产科学 [M]. 重庆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2016:51-54.
[5] 魏丽惠 , 北京医师协会组织 . 妇产科诊疗常规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12: 33-36.
[6] 张芬 , 刘奋琴 , 毕雪玲 , 等 . 宫外孕保守治疗和手术切除输卵管对女性性功能的影响对比分析 [J]. 中国性科学 , 2017, 26(10): 113- 115.
[7] 沈洁 .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β-hCG 等激素水平变化研究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18, 33(22):5213-5215.
[8] ZHANG J, ZHANG Y, GAN L, et al. Predictor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methotrexate (MTX) therapy for ectopic pregnancy[J].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20, 20(1): 654.
[9] 张丽芳 , 韩娜 . 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对 β-HCG、CK、P 的影响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8, 36(7):1735- 1738.
[10] 袁社霞 . 宫外孕Ⅱ号方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疗效及对患者 血清激素、β-HCG 水平的影响 [J]. 陕西中医 , 2019, 40(4): 421-423.
[11] 陈苏芳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的疗效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 2019, 19(17): 2952-2954.
[12] 李永红 , 生秀杰 . 血清 VEGF、PAPP-A 及 P 联合测定对早期诊 断异位妊娠及稽留流产的临床价值 [J]. 海南医学 , 2017, 28(19):3150-3152.
[13] 黄敏 . TVCDS 联合 β-HCG 监测对早期宫外孕的检出情况与检出 胚胎结局分析 [J]. 贵州医药 , 2017, 41(3): 298-299.
[14] 李少儒 , 付泽霞 . 化瘀消癥汤联合西药在宫外孕保守治疗中的疗 效及对患者血清 CA125、β-HCG、孕酮水平的影响 [J]. 陕西中 医 , 2018, 39(2): 208-210.
[15] 陈彩琴 . 宫外孕Ⅱ号方联合西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对血清 LH、FSH 和 E2 水平的影响 [J]. 热带医学杂志 , 2016, 16(6): 793- 795, 820.
[16] 代会波 , 刘玉华 .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 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16, 31(17): 3570-3572.
[17] 罗书 , 黄勇 , 关红琼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治疗中 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J]. 中国性科学 , 2018, 27(5): 93-95.
[18] 尹璐 , 刘平 , 王朝 , 等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 FSH、LH、E2 水平及相关指标值变化研究 [J]. 中国生育健康杂 志 , 2017, 28(3): 277-2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4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