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先兆流产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妊娠结局将所有患者分为保胎成功组(38例)与保胎失败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保胎治疗前后血清孕酮分泌情况。结果保胎成功组患者治疗前孕3周、孕6周、孕9周血清孕酮检查同期数值均明显高于保胎失败组,
P<0.05。保胎成功组患者参与本次治疗前、后血清孕酮均明显高于保胎失败组
P<0.05。结论孕产妇早期行血清孕酮激素检查对医师判断个体妊娠结局可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医师根据孕妇孕期血清孕酮检测结果给予及时干预,对提高保胎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清孕酮;先兆流产;保胎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罗秋华.观察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2):175-176.
0引言
先兆流产是我国妇科较为常见的病症,本病主要是指女性妊娠28周前阴道出现不规则少量流血,同时伴有阵发性下腹部疼痛症状,该病早期临床诊断困难,至患者出现典型症状给再给予患者保胎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1-21o近些年相关研究认为先兆流产的发生与周围环境、免疫系统、遗传因素以及内分泌功能具有密切的联系,探寻孕期血清孕酮在内的雌性激素变化,科学评估妊娠结局,及时干预对提高保胎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31。本次研究对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先兆流产患者均检测不同时间血清孕酮分泌情况,从而观察血清孕酮对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6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妊娠结局将所有患者分为保胎成功组(38例)与保胎失败组(38例),保胎成功组患者年龄为21-40岁,平均(35.24±1.25)岁,平均孕周(10.42±0.25)天,平均体重(55.47±0.26)kg。保胎失败组患者年龄为20-38岁,平均(33.22±1.28)岁,平均孕周(10.41±0.23)天,平均体重(55.16±0.25)kg。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会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孕妇妊娠后均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且伴有下腹部疼痛,经B超以及相关雌性激素检查均符合先兆流产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停经周期均在4周至10周,出现早孕症状,尿检为阳性,同时伴有阴道少量出血、小腹坠痛等症状。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意识功能障碍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②排除合并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③排除合并子宫附件异常患者。④排除本次入院先兆流产确诊前孕3周、孕6周、孕9周血清孕酮检测资料丢失、不全患者。
1.3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额患者入院后均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血液标本标记后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量患者血清孕酮检测数值。根据患者入院时孕酮检测结果分别给予不同保胎治疗措施:①孕酮数值超过75 mmol/L的患者在确定患者先兆流产的发生与个体精神压力大、劳逸失调有关,而非内分泌异常引发时,无需给药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精神放松、规律作息。②孕酮数值超过30-75 mmol/L患者应给予患者黄体酮治疗,患者每日口服黄体酮两次,每次口服100-150 mg,同时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此外根据医师应每周检测患者一次孕酮,并根据患者黄体酮检测数值变化情况,调整黄体酮给药剂量,保证患者黄体酮给药治疗后孕酮检测数值维持在75 mmol/L左右。③孕酮数值低于30 mmol/L的患者,医师应耐心与孕妇及孕妇家属进行沟通,充分利用自身临床经验以及专业知识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从而使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好保胎失败心理准备,对于孕囊发育异常的孕妇及时终止妊娠。对于执意保胎的孕妇嘱其绝对卧床休息,同时每日肌注黄体酮一次,每次约20-40 mg,同时患者睡前需口服黄体酮100 mg,若患者黄体酮数值提升不明显的患者可增加黄体酮给药量至每日黄体酮口服给药3次,每次口100 mg。
1.4观察指标。
①比较保胎成功组患者与保胎失败组患者参与本次治疗前孕3周、孕6周、孕9周血清孕酮检查数值,保胎成功标准:患者治疗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消失,下腹部疼痛消失,相关检查显示胎心搏动正常,胎儿发育良好;保胎失败标准:患者阴道出血未减少甚至增多,下腹部疼痛增加,相关检查显示胎心搏动消失,患者行清宫术。②比较保胎成功组患者与保胎失败组患者参与本次治疗入院时与治疗后血清孕酮数值变化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实验资料进行整理,实验资料中(亍士
s)平均数用
t验证;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参与本次研究前血清孕酮数值。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前不同孕期血清孕酮检测数值,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前同期血清孕酮检测数值均高于对照组。
2.2治疗前后血清孕酮变化情况。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治疗前后血清孕酮变化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孕酮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对照组。
3讨论
近些年我国各地二胎政策逐渐放宽,适龄女性妊娠率据我国相关部门调查显示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先兆流产发生率也逐渐增多,先兆流产的发生与外界环境变化孕妇心理精神压力、过度劳累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4-5]。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孕3周至孕9周血清孕酮同期检测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此期间血清孕酮数值逐渐增加,对照组血清孕酮随着女性妊娠周期的延长,逐渐降低。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根据血清孕酮不同检测数值分布给予不同保胎治疗,结果显示保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孕酮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实验组血清孕酮数值为(32.52±1.62)m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血清孕酮检测在早孕先兆流产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裴颖.血清孕酮检测在早孕先兆流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0(12):2108-2109.
[2] 朱学菁.血清B-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检测在先兆流产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9-81.
[3] 孙滢滢,刘志新,苏亚楠,等.孕早期血清雌二醇、孕酮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与先兆流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0):1567—1568.
[4] 石纳玉,石瑞生.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时孕妇血清孕酮诱导的封闭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5,15(18):2848—2851.
[5] 康程.血清孕酮对于先兆流产患者保胎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2015,43(2):79—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