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08 14:28: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内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8 月该院收治的 53 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 NICU 早产儿, 将其纳入发生组; 另收集同期 53 例未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 NICU 早产儿, 纳 入未发生组。收集所有早产儿的基线资料,分析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发生组体质量 <1500 g、合并尿布 性皮炎、使用医用粘胶、药物外渗伤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性别、出生方式、使用留置针占比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体质量 <1500 g、合并尿布性皮炎、使用医用粘胶、药物外渗伤均 为影响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 OR>1. P<0.05)。 结论: 早产儿体质量 <1500 g、合并尿布性皮炎、使用医用粘胶、 药物外渗伤均为影响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医源性皮肤损伤;早产儿;体质量;尿布性皮炎;药物外渗;影响因素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atrogenic skin injuries in premature infants in NICU

  ZHANG Xiaodan, GENG Shengnan, WU Yu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Zhengzhou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atrogenic skin injuries in premature infants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3 NICU premature infants with iatrogenic skin injurie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August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y were included in occurrence group; the clinical data of another 53 cases without iatrogenic skin injuries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collected, and they were set as non-occurrence group. The baseline data of all premature infants were collected. Th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atrogenic skin injuries in these premature infants in NICU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body weight <1500 g, diaper dermatitis, use of medical adhesive, and drug extravasation injury in the occurrenc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occur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birth way, and proportion of indwelling needles us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weight of preterm infants < 1500 g, diaper dermatitis, the use of medical adhesive, and drug extravasation injury were all risk factors for iatrogenic skin injuries in the preterm infants in NICU (OR>1. P<0.05). Conclusions: The weight of preterm infants < 1500 g, diaper dermatitis, the use of medical adhesive, and drug extravasation injury are all risk factors for iatrogenic skin injuries in the preterm infants in NICU.

  【Key words】 Iatrogenic skin injury; Premature infant; Body weight; Diaper dermatitis; Drug extravasation; Influencing factor


  医源性皮肤损伤多由有创性操作、药物输入或 固定粘胶移除等造成,可增加感染风险,严重危害 患者生命健康 [1]。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 内早产儿由于角质层及 基底层细胞发育不全,表皮间连接不紧密,易发生 医源性皮肤损伤 [2-3]。故积极寻找 NICU 早产儿发 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对降低早产儿医源 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8 月本 院 53 例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 NICU 早产儿,将其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 53 例未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 NICU 早产儿, 纳入未发生组。纳入标准: 发生组符合《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评估要点和 预见性护理的专家共识》中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诊断 标准 [4] ;胎龄 <37 周;早产儿日龄 <28 d;临床资 料完整。排除标准:先天性皮肤缺损早产儿;入院 时合并皮肤感染早产儿;合并过敏性皮疹、脓疱疮 等其他皮肤疾病早产儿。

  1.2 方法 收集基线资料,包括早产儿性别(男、 女) 、体质量(<1500 g、≥ 1500 g) 、合并尿布性 皮炎(是、否, 符合《儿童皮肤病学》诊断标准 [5] )、 医用粘胶(使用、未使用) 、出生方式(顺产、剖 宫产) 、药物外渗伤(根据渗出量将药物外渗伤 分为 5 级。0 级:无症状; 1 级:皮肤发白且变凉, 水肿范围最大处直径 <2.5 cm,皮肤发凉,伴有或 不伴有疼痛感; 2 级:皮肤发白且变凉,水肿范围最大直径为 2.5~15 cm,伴有或不伴有疼痛感; 3 级:皮肤发白且变凉,呈半透明状,水肿范围最大 直径 >15 cm,轻到中等程度疼痛感, 可伴有麻木感; 4级:皮肤发白、变凉且出现肿胀, 呈半透明水泡状, 皮肤变色, 水肿范围最小直径 >15 cm,中到重度 疼痛感。符合上述分级中任意 1 级即判定为存在药 物外渗伤)、使用留置针(是、否)。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基线资料。(2)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多因素分析 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多因素分析 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 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发生组体质量 <1500 g、 合并尿布性皮炎、使用医用粘胶、药物外渗伤占比 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性别、出生方式、使用留置针占比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多因素分 析结果 将表 1 中 P<0.05 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 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 发生, 0= 未发生) 。经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早产儿 体质量 <1500 g、合并尿布性皮炎、使用医用粘胶、 药物外渗伤均为影响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 损伤的危险因素( OR>1. P<0.05)。见表 2.

\
 

  3 讨论

  NICU 早产儿由于器官发育不成熟,抵抗力较 差,易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导致感染及住院时 间延长,加重早产儿家长心理和经济方面的双重 负担 [6] 。因此,积极探讨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 性皮肤损伤的影响因素,对促进早产儿康复尤为 重要。

\

  本研究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体 质量 <1500 g、合并尿布性皮炎、使用医用粘胶、 药物外渗伤均为影响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 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 (1)早产儿体质 量 <1500 g。体质量 <1500 g 属于极低出生体重儿, 其皮肤发育不成熟,真皮层与表皮层之间连接不紧 密、胶原蛋白少、皮肤弹性差,若医护人员操作不 当或不注重皮肤保护, 极易诱发医源性皮肤损伤 [7]。 对此,建议临床针对体质量 <1500 g 的早产儿,应 注重皮肤精细化护理和预防性保护,以降低医源性 皮肤损伤发生率 [8]。(2)合并尿布性皮炎。尿布中的粪便被细菌分解成氨,会刺激早产儿皮肤而发 生皮炎, 同时由于臀部皮肤温、湿度适宜细菌生长, 各种细菌大量繁殖,会导致臀部炎症加重,医护人 员在擦洗早产儿臀部皮肤时极易损伤臀部皮肤,诱 发医源性皮肤损伤 [9-10]。对此, 建议医护人员应经 常为早产儿更换尿布,在擦洗早产儿臀部皮肤时应 动作轻柔,减少摩擦损伤,若早产儿臀部皮肤出现 红肿,可涂抹鞣酸软膏,以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的 发生。(3) 医用粘胶。NICU 早产儿由于胎龄较小, 皮下纤维组织稀疏,皮肤浮动性较大,使用压敏易 撕胶带、丝绸布胶带及透明贴膜时,其粘附力会逐 渐增加,因此,去除胶带时易损伤早产儿皮肤 [11]。 同时,部分早产儿对胶布粘胶及材料过敏,造成粘 贴处皮肤红肿、发痒、破溃,从而诱发医源性皮肤 损伤 [12]。对此建议医护人员根据早产儿皮肤状况选 择不同的医用粘胶,如皮肤水肿早产儿可选择延展 性好的粘胶,面部选择含有硅酮的粘胶,易过敏早 产儿选择透气性好的低敏胶布。(4)药物外渗伤。 NICU 早产儿体质较弱,需长时间输注氨基酸、葡 萄糖酸钙等多种高渗药物,但长时间静脉输液会刺 激早产儿血管,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壁弹性 降低,造成输注部位液体渗漏,外渗的液体进入血 管周围组织,造成局部皮肤损伤、坏死,从而诱发 医源性皮肤损伤 [13-14] 。对此建议医护人员应选择早 产儿粗直静脉穿刺,并根据药物外渗伤分级制定不 同的干预措施,如 1 级药物外渗伤应暂停输液,重 新选择留置导管部位,并根据药液性质预防性使用 外敷水胶体敷料; 2、3 级药物外渗伤应在肿胀部 位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并对肿胀部位适当按摩; 4 级药物外渗伤应消毒渗出部位,使用注射器针头 对外渗皮肤进行穿刺减压,挤出穿刺部位液体,以 促进肿胀消退 [15]。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两组性别、出生方式、 使用留置针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析 原因为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医疗活动中操作不当、 仪器故障引起的皮肤损伤,而性别、出生方式与早 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无关,且医源性皮肤损伤一般 是由固定管道压迫、胶布撕脱等因素引起,早产儿 不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均不涉及胶布或管道的应 用。鉴于早产儿表皮角化层薄、皮肤屏障弱的特点,建议医护人员对早产儿留置针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 3 d,留置针使用时间较短时并不会损伤早产儿皮 肤,诱发医源性皮肤损伤。

  综上所述,早产儿体质量 <1500 g、合并尿 布性皮炎、使用医用粘胶、药物外渗伤均为影响 NICU 早产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丹,徐红贞,罗飞翔,等 . NICU 患儿医用粘胶使用现状及相关皮肤损伤的研究 [J]. 护理管理杂志,2019.19(11): 803-806.

  [2] 谢雪霞,冯国莲,彭文静 . 标准化皮肤护理管理对早产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率及家属满意率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39(12):2123-2126.

  [3] 谢彬艳,叶茹明,李婉婷 . NICU 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J]. 实用临床医学,2020.21(7):79-82.

  [4]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评估要点和预见性护理的专家共识工作组,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一届新生儿专业委 员会新生儿护理与护理管理学组 .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 评估要点和预见性护理的专家共识 [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0.15(3):161-165.

  [5] 马琳 . 儿童皮肤病学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315. [6] 代金丽,何华云,杨丽莎,等 . 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 [J]. 护士进修杂志,2018.33(8): 681-684.

  [7]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处理的专家共识专家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新生儿护理分会 .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处理的专家 共识 [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21.16(4):255-261.

  [8] 郑晓燕,王凤,金慧玉 . 超低出生体重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预见性护理 [J]. 护士进修杂志,2018.33(7):633-634.

  [9] 魏璐,申玉洁,张先红,等 . NICU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2. 5 (1):30-34.

  [10] 陆春梅, 季福婷, 吕天婵, 等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源性皮肤损伤多中心横断面调查 [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2. 17(2): 122-127.

  [11] 桂园园,于新颖,范玲 . NICU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现况调查与分析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33(5) : 365-368.

  [12] 李玮桐,向美芹,赵希平,等 . 预测早产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风险的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36(18):1394-1399.

  [13] 刘慧娟,梁爽,陈华,等 . 新生儿皮肤损伤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J]. 中国护理管理,2019.19(11):1729-1733.

  [14] 阮景,潘继红 .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减少新生儿科高危药物外渗及损伤的实践 [J]. 中国护理管理,2013(10):64-66.

  [15] 周雁娟 . 80 例早产儿静脉营养液外渗的护理与早期干预 [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397-23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12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