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300 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 观察组各 1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临床康复指标(体温正常 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 95.33%,高于对照组的 8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两组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体温正常时间、咳 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肺炎患儿可提高治疗依从率及生命质量评分,缩短康复时间,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 肺炎;患儿;循证护理;依从率;生命质量;并发症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YANG Y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Zhengzhou Second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Methods: 300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1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rat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e recovery time (time to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cough disappearanc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84.6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SF-36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a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recovery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ime to normal body temperature, cough disappearanc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the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rat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Pneumonia; Children; Evidence-based nursing; Compliance rate; Quality of life; Complication
肺炎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 [1] 。临床多采用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组成的综合疗法, 以控制炎症,改善临床症状。因患儿年龄较小,免疫体系、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症状持续时间越长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影响越大,且多数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需加强临床护理。循证护理是通过护理人员将检索而来的科研成果与临床经验结合,可提高临床护理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2-3] 。本文观察循证护理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 本院收治的 300 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 年版)》中肺炎相关诊断标准 [4];依从性好; 年龄≤ 12 岁。排除标准:伴有鼻炎、哮喘或其他类型呼吸系统疾病;合并肺结核;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患儿家长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50 例。观察组:女69 例, 男 81 例; 年龄 2~10 岁, 平均(4.19±0.85)岁; 病程 2~10 d, 平均(5.12±0.47)d。对照组:女 70 例,男 80 例;年龄 2~10 岁,平均(4.22±0.87)岁; 病程 2~13 d, 平均(5.09±0.50) 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环境护理、督促用药、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 (1)组建循证护理小组。由 1 名护士长担任 组长, 8 名责任护士为组员,组长负责培训工作, 所有组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2)循证问题。 小组成员分析患者病史及临床资料, 提出循证问题, 包括治疗依从性低、并发症多、生命质量差等。(3) 循证支持。根据提出的循证问题,以“肺炎”“并 发症”“依从性”为关键词,在万方、中国知网进 行相应检索,浏览核心文献获取证据。(4)循证 观察。结合工作实际与临床经验,对检索到的文献 内容进行评审,确定不良情绪、家长参与度差、咳 痰方式不正确、呼吸功能差等是相关影响因素,并 据此制订针对性护理方案。(5)循证应用。根据 患儿喜好在室内摆放玩具、张贴卡通画,每天播放 动画片 30 min 左右;治疗前采用语言安抚及肢体 抚触,或通过玩具等转移患儿注意力;对年龄 7 岁 以上患儿应用动画、漫画等进行趣味性宣教。对患 儿家长进行肺炎相关知识宣教,包括用药(方法、 剂量、不良反应)、排痰方式、感染隔离、口腔清洁、 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要求患儿家长配合护理 工作。加强对患儿口腔、呼吸等方面的监测; 4 岁 以上患儿指导其正确咳痰,嘱家长通过抚背、扣背 等方式帮助患儿排痰; 4 岁及以下者利用吸痰器辅 助排痰,排痰后及时用生理盐水漱口。加强治疗环 境管理,每天开窗通风 30 min 以上,定时消毒清 洁,保持病房内卫生清洁。指导家长为患儿准备高 热量、高营养食物,对伴有呼吸困难者,严格控制 其每日摄入总能量, 每隔 2 h 协助其翻身, 扣背排 痰,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维持 10~20 滴 /min; 对于年龄 <6 岁患儿, 可采取 输液泵输注液体; 若心率 >160 次 /min, 呼吸频率 > 60 次 /min,伴有下肢水肿时,立即向医生汇报。 对于发热患儿,可采取冰帽、温毛巾擦拭全身等物 理方法降温。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依从: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基本依从:偶有抵触情 绪或行为,安抚后可配合治疗;不依从:伴有明显 的抵触情绪、行为,安抚后仍未缓解,需进行适当制动。总有效率 =(依从 + 基本依从)例数 / 总例 数 ×100%。(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 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价, 包括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 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 8 个维 度,总分 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5]。 (3)比较两组临床康复指标水平,包括体温正常 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4) 比较两组 并发症发生率, 包括心力衰竭、肺气肿、脓气胸、 酸中毒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 95.33%,高于对照组的 84.67%,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治疗依从率比较 [n (%)] |
组别 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
对照组( n=150)
观察组( n=150)
χ2 值
P 值 |
63(42.00)
89(59.33) |
64(42.67)
54(36.00) |
23(15.33)
7(4.67) |
127(84.67)
143(95.33)
9.481
0.002 |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 前,两组 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 两组 SF-36 评分均高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 SF-36 评分比较(分, x ±s ) |
组别 |
护理前 |
护理后 |
t 值 |
P 值 |
对照组( n=150) |
70.78±12.35 |
78.19±14.66 |
4.734 |
0.000 |
观察组( n=150) |
70.36±13.11 |
84.25±14.97 |
8.549 |
0.000 |
t 值 |
0.286 |
3.542 |
|
|
P 值 |
0.388 |
0.000 |
|
|
2.3 两组临床康复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体温正 常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表 3 两组临床康复指标水平比较(d,
x ±
s )
组别 |
体温正常时间 |
咳嗽消失时间 |
住院时间 |
对照组( n=150) |
2.86±0.72 |
6.21±1.14 |
7.92±1.59 |
观察组( n=150) |
2.34±0.66 |
5.75±1.06 |
7.28±1.47 |
t 值 |
6.520 |
3.619 |
3.620 |
P 值 |
0.000 |
0.000 |
0.000 |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2.67%, 低于对照组的 10.00%,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n (%)]
组别 |
心力衰竭 |
脓气胸 |
肺气肿 |
酸中毒 |
发生率 |
对照组( n=150) 观察组( n=150)
χ2 值
P 值 |
4(2.67)
1(0.67) |
2(1.33)
0 |
3(2.00)
1(0.67) |
6(4.00)
2(1.33) |
15(10.00)
4(2.67)
6.799
0.009 |
3 讨论
肺炎主要是指发生于远端气道、肺泡及肺间质 的炎症性疾病,症状存在时间越长对气道、肺泡造 成的负面影响越大,随病情发展,可累及患儿心、 肺功能 [6-8] 。同时,肺炎患儿因年龄较小,疾病耐 受性差,对治疗、陌生环境抵触情绪较明显,治疗 依从性低,不利于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影响康复 效果。常规临床护理只能满足治疗的基本需求,但易 忽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针对性不足。循证护理模 式是将科研成果、临床经验及临床需求相结合的护 理,不仅可提升护理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同时 可提高护理效果 [9-12]。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 疗依从率、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体温正常时 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 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循证护理根据患 儿不同年龄采取针对性的情绪护理、排痰护理及康 复指导, 可有效消除患儿对陌生环境的抵触情绪, 积极配合治疗,并避免痰液滞留、呼吸道不畅对疾 病治疗及患儿身心状态的影响,加速患儿康复。同 时,循证护理模式更加关注患儿的个体化需求,充 分获取患儿家长的支持及参与,更有利于提高患儿 依从性,从而提高其生命质量。此外,循证护理针 对患儿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通过加强监测与护 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肺炎患儿可提高治 疗依从率及生命质量评分,缩短康复时间,以及降 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月英,李爱萍 . 风险预防式护理对肺炎患儿临床疗效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9, 26(3) : 350-353.[2] 骆瑞红 . 整体性护理模式对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服药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8): 1386-1387.
[3] 孙晓娟 . 循证护理在肺炎患儿病情康复中的应用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85-8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局 .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 年版) [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9,12(1):6-13.
[5] 何燕, 赵龙超, 刘丹萍, 等 . SF-36 和 SF-12 在人群生命质量调查中的性能比较研究 [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 44(5) : 90-100.
[6] 鲁菲菲,张帆,张爽,等 . 特质优化护理模式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28(35):3967-3970.
[7] 钟彩珠,杨辉娥,骆丽霞 . 循证护理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肺炎患儿中的应用 [J]. 齐鲁护理杂志, 2019, 25 (11):118-120.
[8] 王亚红 .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2):257.
[9] 金兰 . 循证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 [J]. 养生保健指南,2020(42):124.
[10] 孟辉 . 循证护理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J]. 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5):153-154.
[11] 刘绢绢 . 循证护理在超声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12): 361-362.
[12] 叶灵敏 . 循证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 [J]. 养生保健指南,2020(14):2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1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