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知识 - 信念 - 行为理论的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30 11:37: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知识 - 信念 - 行为(KAP)理论的护理在重症肌无力(MG)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80 例 MG 患 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 KAP 理论的护 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 8 周后的生存质量 [ 中文版 15 条目重症肌无力患者生存质量量表(MGQOL-15) ]、临床症状 [ 重症肌无力定量 评分(QMGS) ]、 负面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 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MGQOL-15、QMGS、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7.50%(39/40), 高于对照组的 80.00%(3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 KAP 理论的护理应用于 MG 患者, 能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改善临床症状, 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知识 - 信念 - 行为理论;护理;生存质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knowledge-belief-behavior theory-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DOU Nannan

  (ICU of Zhengzhou No. 1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knowledge-belief-behavior (KAP) theory-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MG). Methods: 80 MG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KAP-bas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15-item Myasthenia gravis quality of life scale (MGQOL- 15)], the clinical symptoms [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 score (QMGS)], the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8 weeks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scores of MGQOL- 15. QMGS, SAS and S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 (39/4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80.00% (32/4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KAP-based nursing for the MG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se of the patients,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reliev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Myasthenia gravis; Knowledge-belief-behavior theory; Nursing; Quality of life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由神经 - 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常 表现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易疲劳,病情严重 时甚至会导致瘫痪或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 量 [1] 。该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具有病程长、进 行性发展的特点,患者常伴随抑郁、悲观情绪,治 疗信心较低 [2] 。良好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 MG 患 者生命质量,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3] 。知识 - 信念 - 行为(KAP)理论将人类行为改变分为 3 个连续过 程,即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基于 KAP理论的护理可转变患者不良认知,帮助其建立康复 信心, 促进个体行为健康化 [4]。本文探讨基于 KAP 理论的护理在 MG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3 月 本院收治的 80 例 MG 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中相 关诊断标准 [5] ;因 MG 病情加重住院治疗,伴有明 显的病态疲劳感;Osserman 分型 I~ Ⅱ型。排除标准: 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合并恶性 肿瘤、全身感染或血液疾病者;有精神障碍史、认 知异常者。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 书, 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70324)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 18 例, 女 22 例;年龄 24~65 岁, 平均(45.89±4.28) 岁; 病程 6 个月至 8 年,平均 (3.95±0.56) 年;Osserman 分型:Ⅰ型 10 例, Ⅱ 型 30 例;文化程度:小学 8 例,初中 14 例,高中10 例, 大专及以上 8 例。观察组男 20 例, 女 20 例; 年龄 24~65 岁, 平均(46.15±4.30) 岁; 病程 6 个 月至 8 年, 平均(4.02±0.55) 年;Osserman 分型: Ⅰ型 8 例, Ⅱ型 32 例;文化程度:小学 10 例,初 中 15 例,高中 8 例,大专及以上 7 例。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 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向患者介绍医 院环境、相关规章制度及注意事项,告知检查结果 和治疗措施,嘱患者于餐前 30 min 服用抗胆碱酯 酶药物, 做好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运动干预、 卫生管理及出院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基于 KAP 理论 的护理。(1)患者知信行情况评估: 收集患者年龄、 性别、文化程度、MG 病情、生活习惯等资料,采 用疾病相关知识问卷和心理学量表调查患者知识水 平和信念程度,并调查其不良行为习惯,制订针对 性护理措施。(2)获取知识。对患者进行多元健 康教育,发放 MG 健康知识手册,通过微信推送疾 病相关图文、语音、视频资料,并利用短视频讲解 疾病相关知识及康复运动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认 知水平, 纠正患者不良认知。(3) 产生信念。向 患者强调 MG 虽然难以治愈,但遵医用药可长期生 存,坚持康复锻炼可提高自理能力和生命质量;选 择与患者病情程度接近、疾病控制良好的病友与其 进行现场交流,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改善患者因 疾病产生的担忧、抑郁情绪,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 心。同时告知家属多陪伴患者,避免向其传递负面 信息。对于经济负担较重者,可帮助其寻求福利机 构的医疗救助,帮助患者建立正向信念。(4)建 立行为。让患者养成按时用药的习惯,并通过设置 闹钟、填写服药记录表等方式提醒自己服药。指导 患者做肌肉训练,通过被动运动放松肩颈部肌肉, 通过伸展四肢、坐起练习、慢走、瑜伽等主动运动 锻炼四肢运动功能, 并进行深呼吸、腹式呼吸训练。 让患者多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若患者伴吞咽、 咀嚼功能障碍,可进食松软、易消化食物,缓慢进 食,必要时可给予鼻饲。鼓励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如穿衣、洗漱、拖地等,使其仍处于应有的 角色地位。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 8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 8 周后采用中文版 15 条目重 症肌无力患者生存质量量表(MGQOL-15) [6] 评估, 其包含移动能力(36 分) 、症状(12 分) 、心理 健康(8 分) 、总体满意度(4 分) 4 个维度,总 分 60 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差。(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采用定量重症肌 无力评分(QMGS)评估,包括复视、睑下垂、眼 睑闭合、吞咽、言语、肺活量、抬头、握力(左、 右) 、下肢抬高(左、右) 、手臂平举(左、右) 等 13 个条目,每个条目 3 分, 总分 39 分,评分越 高表明临床症状越严重。(3)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 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 量表(SDS) 评估, 标准分 100 分, SAS 评分≥ 50 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 SDS 评分≥ 53 分表示存在 抑郁情绪, 评分越高表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 满意度调查表,总分 80 分, ≥ 72 分为非常满意, 64~71 分为基本满意, <64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非 常满意 + 基本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前,两组 MGQOL-15 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护 理 后, 两 组 移 动 能 力、 症 状、 心 理健康、总体满意度等 MGQOL-15 评分均低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见表 1.

  2.2 两 组 护理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护理 前, 两 组 QMGS 评 分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0.05) ;护理后,两组 QMGS 评分均低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比较 护理前,两 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见表 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7.50%(39/40) , 高于对照组的 80.00%(32/4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4.

\
\
 

  3 讨论

  MG 患者临床表现为骨骼肌肌力下降、易疲劳, 在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或用药后症状可得到减 轻。由于该病会导致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 下降,影响其工作和社会交往活动功能,导致其生 存质量下降,而且重症患者家庭照护负担重,导致 患者心理压力加大, 进一步降低了患者治疗信念, 影响疾病预后 [7-8] 。常规护理注重于患者症状、日 常生活的护理,不利于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护理 效率较低 [9]。基于 KAP 理论的护理是一种以患者 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通过促进知识获取和建立信念, 使患者形成健康行为,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疾病预后 [10]。


\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移动能力、 症状、心理健康、总体满意度等 MGQOL-15 评分、 QMGS 评分及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基于 KAP 理论的 护理利用患者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评估,可制订针 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方案,帮助患者获得 MG 相关知识和用药注意事项,了解遵医用药的重 要性,并通过同伴支持、家庭支持使患者能积极面 对疾病,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纠正不良认知和行 为;对于经济负担较重者,通过帮助其寻求福利机 构的医疗救助,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建 立正向信念。通过规范患者用药习惯,指导其参加 康复训练和生活自理活动, 从而提高其骨骼肌功能, 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展,还能避免患者因疾病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减轻其负性情绪, 维持出院后应有的活动能力, 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11]。 此外,基于 KAP 理论的护理以患者健康需求为中 心,重视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并通过相应的认知 干预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过程的 理解,改善护患关系,故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 满意度 [12]。

  综上所述,基于 KAP 理论的护理模式应用于 MG 患者中,能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临床症 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朝英,乞国艳,董会民,等 . 重症肌无力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 [J]. 护理研究, 2020. 34 ( 11 ): 2050-2053.

  [2] 崔静,丁福艳,王林娟 . PDCA 循环管理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 29 (3): 311-313.

  [3] 于晓 . 优质综合护理在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干预效果 [J]. 慢性病学杂志, 2021. 22 (10): 1567-1569.

  [4] 马静,薛娟,康莹 . 基于信息 - 知识 - 信念 - 行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行 PICC 置管术胃肠道肿瘤患者康复的影响 [J]. 海南 医学, 2019. 30 (17): 2300-2303.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学分会 .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5[J]. 中华神 经科杂志, 2015. 48 ( 11 ): 934-940.

  [6] 苗晓慧,连志云,刘举,等 . 应用中文版 15 条目重症肌无力生存质量量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存质量的调查 [J]. 北京大 学学报(医学版), 2018. 50 (3): 514-520.

  [7] 闫芳,臧卫周,孟祺,等 . 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观察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8. 37 (4): 398-400.

  [8] 王朝军,相松飞,罗国英,等 . 重症肌无力患者希望水平、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 (13): 1522-1527.

  [9] 陈金琳,李彦玲,王军 . 心理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 (33): 184-186.

  [10] 李维瑜,刘静,余桂林,等 . 知信行理论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J]. 护理学杂志, 2015. 30 (6): 107- 110.

  [11] 张玲玲,高永平,魏素霞,等 . 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 广东医学, 2016. 37 (12): 1903-1905.

  [12] 杨若澜,巨红燕,杨蕊 . 基于知识 - 信念 - 行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自我效能和自我负担的影响 [J]. 实用 医院临床杂志, 2021. 18 ( 1 ): 115-1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09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