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针对性心理护理在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60 例行 PCI 治疗的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 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 评分、心脏不良事件发生 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操作技术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 可降低 PCI 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 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理护理;负性情绪;心血管不良事件;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ANG Yannan, LUO Junfang, HU Yu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Jingdezhe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Jingdezhen 333000 Jiangxi,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reated by PCI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service attitude, psychological nursing, health guidance, and operation skills,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nursing, the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reduce the negative emotional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 in the patients with PCI,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Negative emotio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 Nursing satisfaction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具有创 伤小、安全性好等优点 [1]。但手术具有一定创伤性, 加之多数患者对手术及医疗环境缺乏了解,易产生 抑郁、焦虑心理,不利于术后康复 [2-3]。常规护理 多以病情监测与基础护理为主,虽能确保 PCI 术后 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但往往忽略了对患者精神状况、心理等层面的关注,护理效果欠佳。而针对 性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调节自身情绪和行为,对 疾病恢复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观察针对性心理护 理在行 PCI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1 年 2 月本 院收治的 60 例行 PCI 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 入标准:符合《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 冠心病相关诊断标准 [4], 并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行 PCI 治疗;年龄≥ 20 岁。 排除标准:伴恶性肿瘤者;病案资料不全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 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 JDZDSRMYY20190511)。 按 随 机 数 字 表 法 将 其 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观察组男 18 例,女 12 例; 年龄 45~69 岁, 平均(55 .67±3.24) 岁; 疾病类型: 心绞痛 11 例,急性心肌梗死 19 例;美国纽约心脏 病协会(NYHA) 心功能分级: Ⅰ级 3 例, Ⅱ级 15 例, Ⅲ级 12 例。对照组男 17 例, 女 13 例; 年龄 44~69 岁, 平均(55.69±3.21) 岁; 疾病类型: 心绞痛 12 例, 急性心肌梗死 18 例; NYHA 心功能分级: Ⅰ级 5 例,Ⅱ级 12 例,Ⅲ级 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口头讲解冠心 病发生原因、治疗目的和护理注意事项, 营造安静、 温湿度适宜的病房环境,维持病房温度在 24~26 ℃, 湿度维持在 50%~60%;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 血压变化,出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对症处理;依据 患者身体情况,指导患者行散步、打太极等有氧运 动,逐渐增加运动量、时间,以不引起疲劳、乏力 为宜。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 (1)人员培训。对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知 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能、护患沟通 技巧、突发事件应对方法、人员分工与安排等, 1次/周,45 min/次,共培训4周,考核合格后上岗。 (2) 术前宣教及指导。发放PCI治疗手册,采用图片、 视频、幻灯片等方式,介绍 PCI 治疗的方法、术后 恢复注意事项等,解除患者思想顾虑,采用人体模 型和现场教学方式教会患者术侧肢体伸直制动方法。 (3)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患 者的想法和顾虑、情感需要及对疾病的认识,给予 患者支持、鼓励,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4) 放 松疗法。依据患者个人喜好播放旋律优美、轻柔的 轻音乐、古典乐, 嘱患者保持全身放松, 双目轻闭, 跟随音乐节奏行有节律深呼吸,依照语音指示依次 放松头部、面部、肩、大腿、小腿肌肉,引导患者 回忆美好事物, 畅想未来美好生活, 15~20 min/次, 1~2 次 /d。(5)社会支持。鼓励家属多予以患者 照护和关心,并邀请康复患者现身说法。(6)出 院宣教:出院前,采取集体授课结合“一对一”的 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内容包括 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等,饮食方面由营养师为患 者制订个体化饮食方案,低盐、低脂,合理搭配营养;运动方面鼓励患者进行低强度或中等强度的有 氧运动,可选择步行、踩脚踏车等方式,心功能分 级Ⅰ ~ Ⅱ级者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Ⅲ级者进行低强 度的运动, 20 min/ 次, 2 次/d;生活习惯方面要求患 者规律作息,适当参与家务劳动,劳逸结合,对生活 保持良好平稳的心态等, 并告知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 两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并随访观察 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 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情绪 [5], SAS 标准分的分界值为 50 分, 50~59 分为轻度焦虑, 60~69 分为中度焦虑,≥ 70 分为重度焦虑;采用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情绪 [6],SDS 标准 分的分界值为 53 分, 53~62 分为轻度抑郁, 63~72 分为中度抑郁, ≥ 73 分为重度抑郁。(2) 比较两 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3)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出院前发放本院自制护理满意量表调查患者护理满 意度,从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服务态度、操作技 术 4 个方面, 各方面均有 5 个条目, 采用 1~5 评分法, 满分 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x±
s )
组别 |
SAS 评分 |
SDS 评分 |
护理前 护理后 |
护理前 护理后 |
对照组( n=30) 观察组( n=30)
t 值
P 值 |
36.52±3.2425.68±3.17* 36.47±3.2220.59±3.25* |
39.96±3.2824.89±2.45* 39.82±3.2121.26±2.43* |
0.060
0.476 |
6.141
0.000 |
0.167
0.434 |
5.762
0.000 |
注:与护理前比较, *
P<0.05
2.2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心脏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3.33%,低于对照组的 2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
n (%)]
组别 |
心绞痛 |
心力衰竭 |
心律失常 |
发生率 |
对照组( n=30) 观察组( n=30)
χ2 值
P 值 |
4(13.33) 1(3.33) |
2(6.67) 0 |
2(6.67) 0 |
8(26.67)
1(3.33) 4.706
0.030 |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服务态度、 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操作技术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 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 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分,
x±
s )
组别 服务态度 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 操作技术 |
对照组( n=30) 20.15±1.23 20.08±1.21 20.14±1.17 20.19±1.13 观察组( n=30) 22.24±1.06 22.35±1.09 22.39±1.05 22.45±1.07 |
t 值
P 值 |
7.050
0.000 |
7.635
0.000 |
7.839
0.000 |
7.954
0.000 |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因对PCI手术相关知识多缺乏了解, 故围术期易产生抑郁、紧张等消极情绪,不利于术 后康复 [7-8] 。常规护理以疾病护理为中心,对患者 心理、精神健康关注不足,护理措施缺乏系统性、 针对性,护理效果欠佳。针对性心理护理充分体现 “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 通过心理疏导措施, 有助于减轻患者消极情绪 [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SAS、SDS 评分、心 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服务态度、心理 护理、健康指导、操作技术等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文献研究结果相符 [10]。分析 原因在于针对性心理护理首先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 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 水平。术前通过健康手册、视频等多种健康教育形 式, 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掌握疾病及PCI相关知识, 进而改善其对疾病及 PCI 的认识及态度,充分发挥 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积极性和配合度,有助 于手术顺利开展 [11]。通过列举康复成功案例、心理 疏导安慰等方式,可帮助患者正确应对、处理疾病 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使其充分感受到来 自医护人员的鼓励、支持,增强患者安全感、信任 感,进而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保持情绪稳定 [12]。 音乐干预及渐进性肌肉放松,能够帮助患者释放不 良情绪,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适应能力,对 于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13] 。家属及社会的支持、 理解和帮助,能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 于促进身体康复。出院前给予出院宣教,告知患者 及家属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能够降低心脏 不良事件发生率 [14]。心理护理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关怀、尊重等情感体验,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 理满意度 [15]。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 护理,可降低 PCI 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和心脏不良事 件发生率,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其效果优于单纯 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董艳丽,马静,刘雅彤,等 .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 [J]. 心脑血管病 防治,2018,18(2):169-171.
[2] 潘培培,林丽跃,吴福连 .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J]. 浙 江医学,2018,40(3):300-302.
[3] 肖静,赵敏,朱丽娅,等 . 舒适护理对冠心病 PCI 围术期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预后影响 [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1 (10):1309-1312.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 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 等 . 稳定性冠心病诊断与 治疗指南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9):680-694.
[5] 段泉泉, 胜利. 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6] 王赵杰. 中文版抑郁应对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3):1016-1019.
[7] 翟颖 . 专人化综合干预对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心理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安徽医药,2018,22(6):1191-1194.
[8] 吴玉萍,林小洁,曾敏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J]. 中华全科医 学,2018,16(1):142-144.
[9] 刘小利,李红梅,崔虹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J]. 贵州医药, 2019, 43(11):1828-1830.
[10] 曾德菲,邢孔玉,邓靖,等 . 心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J]. 现代 医学,2018,46(7):819-822.
[11] 袁晖,于琛,朱祥苓 . 积极心理护理法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疗效研究 [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 11(9):1125-1128.
[12] 李定丽, 宋妍清, 周丹 . 心理护理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 CT 检查中的应用 [J]. 中国数字医学,2020,15(8):174-176.
[13] 岳全英 .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影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 20(10):1755-1757.
[14] 李文,杨珍 . 焦点式解决护理模式对老年冠脉支架治疗患者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J]. 河北医药, 2020, 42(18) : 2846-2866.
[15] 侯春艳,谭娟,张文江,等 . 双心护理结合揿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7):185-1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4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