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在膀胱癌尿流改道行腹壁尿路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94 例膀胱癌患者为 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 后自我护理能力 [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ESCA ) ] 评分、生命质量 [ 膀胱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 FACT-BL ) ] 评分、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 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 两组健康知识、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自我护理技能等 ESC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两组 FACT-BL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观察组住院期 间并发症发生率为 4.26%(2/47) ,低于对照组的 17.02%(8/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74%(45/47) , 高于对照组的 82.98%(39/4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应用于膀胱癌尿流改道行腹壁尿路造口患 者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尿路造口;三维质量评价;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护理满意度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ree-dimens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nursing in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with urinary diversion and abdominal stoma
LI Tiantian
(1st Department of Urology of Zhumadian Central Hospital, Zhumadian 46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three-dimens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nursing in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with urinary diversion and abdominal stoma. Methods: 94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ncer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7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 the three-dimens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nursing. 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function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ladder cancer form (FACT-BL)],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ESCA scores of health knowledge, self-responsibility, self-concept and self-care skill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FACT-BL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26% (2/47), which was lower than 17.02% (8/4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74% (45/47),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82.98% (39/47),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three-dimens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nursing fir the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with urinary diversion and abdominal stoma can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hospitaliza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Bladder cancer; Urinary diversion; Abdominal stoma; Three-dimensional quality evaluation; Self-care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Nursing satisfaction
膀胱癌切除术是治疗膀胱癌的常用方法,但术 后患者无法自主控制排尿,常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 术,以保证尿液的顺利排出 [1] 。膀胱癌腹壁尿路造 口改变了患者正常的生理排尿途径,需终生佩戴集尿袋,改变了其身体形象,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消 极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2-3] 。部分膀胱 癌患者的疾病和造口护理知识缺乏,自我护理能力 不足,易发生尿路感染、造口周围皮肤炎等一系列 并发症,加重身心痛苦 [4] 。结构 - 过程 - 结果三维 质量评价模式中, 结构是护理服务项目的组织架构、 人力及物力配备等;过程强调将结构属性运用到实 践中的方法;结果是过程实施后的结局表现,通过持续性监管和改进,以提升护理质量 [5] 。本文观察 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在膀胱癌尿流改道行腹壁尿 路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 本院收治的94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膀胱癌 的诊断标准 [6];行膀胱全切后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 术后接受放疗;预计生存期 >3 个月。排除标准: 伴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病历资料不全者。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 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 例。观察组女 22 例, 男 25 例;年龄 40~69 岁, 平均(55.62±3.24 )岁;病理分型:腺癌 8 例, 鳞 状细胞癌 9 例,移行细胞癌 30例;临床分期:I 期13 例,II 期 19 例,III 期 15 例。对照组女 21 例, 男 26 例; 年 龄 40~68 岁, 平 均( 55.65±3.21 ) 岁;病理分型:腺癌 7 例,鳞状细胞癌 8 例,移行 细胞癌 32 例; 临床分期:I 期 15 例,II 期 20 例, III 期 1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营造安静舒适 的住院环境,维持温度在 24~26 ℃, 保持湿度在 50%~60%;严密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体征变化, 发现异常立即处理;给予富含蛋白质的饮食,保证 营养充足。
观察组采取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 1 )组 建护理小组。由 1 名护士长、5 名责任护士和 2 名 造口专科护士组成。(2)结构制定。①认知护理: 术前采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详细讲解膀胱癌手术 和造口相关知识,重点介绍不健康行为、不良生活 方式会导致的并发症和严重后果,耐心解答患者提 出的问题。②自我管理:术后第 1 天与患者共同参 与造口护理,采用实物模型讲解并演示造瘘口皮肤 清洁、消毒的方法,鼓励患者自行操作,并指导其 采用碘伏棉球消毒造瘘口及周围皮肤 2 次,消毒直 径 >15 cm,保证造瘘口和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嘱 患者密切关注造口周围皮肤的变化,每日采用生 理盐水清洗,注意动作轻柔,可在造口周围涂抹护 肤粉、防漏膏等进行皮肤保护,发现水肿、发炎等 立即处理。③并发症预防护理:鼓励患者每日饮 水 >1500 mL,避免重体力劳动,采用弹力绷带对造口进行加压,防止脱垂。(3)过程实施。责任 护士明确管理计划及内容,每班做好交接班及护理 记录;在患者出院前教会其尿路造口的护理知识及 技能,教会其识别造口异常情况和常见处理措施; 护士长全程监督护理计划的实施及质量,定期检查 责任护士工作,并抽查患者出院后的随访记录,收 集患者反馈信息, 及时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4) 结果评价。小组每月底举行工作总结会议,客观评 价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命质量,依据评估结果及 患者实际情况,及时修改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 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 能力评分。护理前、出院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 量表(ESCA)评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7] ,包括自 我护理技能( 12 个条目)、自我概念(9 个条目)、 自我责任感(8 个条目) 、健康知识( 14 个条目)4 个维度,共 43 个条目,采用 5 级评分法,总分 0~172 分,分数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2)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护理前、出院时 采用膀胱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FACT-BL)评估患 者生命质量 [8] ,包括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膀 胱癌特异性模块、生理状况、情感状况 5 个维度, 共 39 个条目,每个条目 0~4 分,总分 0~156 分, 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住院 期间并发症发生率。(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 于出院时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 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 [9] ,包括操作技术、护理服务 态度和护患沟通等 19 个条目,每个条目 1~5 分, 总分 19~95 分, 分为非常满意( ≥ 77 分)、满意 (58~76 分)、 一 般 满 意(39~57 分)、 不 满 意 (≤ 38 分) 。满意度 =(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 前,两组健康知识、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和自 我护理技能等 ESC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 ;护理后,两组健康知识、自我责任 感、自我概念和自我护理技能等 ESCA 评分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
表 1 |
两组护理前后 ESCA 评分比较(分, x ±s ) |
|
|
时间 |
组别 |
健康知识 |
自我责任感 |
自我概念 |
自我护理技能 |
护理前 |
对照组( n=47 ) 观察组( n=47 )
t 值
P 值
对照组( n=47 ) |
30.32±3.15
30.34±3.22
0.030
0.488
33.54±3.46* |
20.18±2.23
20.19±2.27
0.022
0.491
22.35±2.26* |
16.25±2.21
16.28±2.24
0.065
0.474
19.95±2.64* |
15.39±3.17
15.40±3.20
0.015
0.494
18.42±3.56* |
护理后 |
观察组( n=47 ) t 值
P 值 |
36.49±3.60* 4.050
0.000 |
25.41±2.29*
6.520
0.000 |
22.78±2.66*
5.177
0.000 |
22.45±3.59*
5.465
0.000 |
注:与护理前比较, *
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 组 FACT-BL 评 分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P>0.05 ) ;护理后,两组 FACT-BL 评分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 FACT-BL 评分比较(分,
x ±
s )
组别 护理前 护理后 t 值 P 值 |
对照组( n=47 ) 88.54±5.21 110.09±5.26 19.955 0.000 |
观察组( n=47 ) 89.56±5.23 134.47±5.29 41.389 0.000 |
t 值 |
0.947 |
22.405 |
P 值 |
0.173 |
0.000 |
2.3 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住 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 4.26%(2/47) ,低于对照 组的 17.02%(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见表 3。
表 3 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 |
组别 造口周围皮肤炎 尿路感染 造口脱垂 发生率 |
对照组( n=47 ) 观察组( n=47 )
χ2 值
P 值 |
3 ( 6.38 )
1 ( 2.13 ) |
3 ( 6.38 )
0 |
2 ( 4.26 )
1 ( 2.13 ) |
8 ( 17.02 )
2 ( 4.26 )
4.029
0.045 |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5.74%(45/47) ,高于对照组的 82.98%(39/4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 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
n (%)]
组别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 n=47 ) 观察组( n=47 )
χ2 值
P 值 |
22 (46.81)
25 (53.19) |
17 (36.17)
20 (42.55) |
5 (10.64)
1 (2.13) |
3 (6.38)
1 (2.13) |
39 (82.98)
45 (95.74)
4.029
0.045 |
3 讨论
膀胱癌尿流改道行腹壁尿路造口患者术后需佩戴造口袋, 严重影响自身形象和生命质量 [10] 。多数 膀胱癌患者缺乏一定的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易发 生尿路感染、造口脱垂等并发症,影响疾病治疗和 康复 [11]。常规护理以疾病为中心, 护理措施较为笼 统,缺乏针对性, 难以满足患者的持续性护理需求, 护理效果不佳 [12]。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通过结构制定、过程 实施和结果评价等一系列措施,为患者提供多样化 的护理服务 [13] 。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ESCA、FACT-BL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三 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采取针对性认知护理,可提高 患者对疾病和造口知识的认知,从而积极主动配合 造口护理, 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加强患者自我管理,通过现场示范、自行练习等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护 理技能,使其尽快适应造口生活 [14] 。通过勤饮水、 皮肤保护等一系列预防措施,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 洁干燥,最大限度地减少造口周围皮肤炎的发生, 有效保障患者安全,提高生命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评价通过定期组织工作总结会议,客观评价护理结 果,可发现护理问题并及时解决,保证护理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15]。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较少、观察 时间较短,其结果尚需后期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 时间开展深入研究予以印证。
综上所述,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护理应用于膀胱 癌尿流改道行腹壁尿路造口患者可提高自我护理能 力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住院期 间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孙倩,王翰博,张雪,等 . 膀胱癌腹壁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病耻感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J]. 山东医药,2020,60 ( 16 ): 50-52.
[2] 梁静,李萍,赵丽娟,等 . 路径化健康教育对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J]. 上海护理, 2018,18 ( 10 ): 51-54.
[3] 钱丽萍,傅巧美,王良梅,等 . 强化家庭支持对膀胱癌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的影响分析 [J]. 中国医药, 2020,15 ( 4 ):597-600.
[4] 张研,乔够梅 . IMB 模式对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现代肿瘤医学, 2018,26 ( 7 ): 1051-1054.
[5] 黄芳,石黔珠 . 以结构 - 过程 - 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在跟腱断裂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 黑龙江医学,2022,46(4):499-500.
[6] 那彦群,叶章群,孙光 .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17-48.
[7] 刘延锦,余溯源,郭丽娜,等 . 汉化修正版自我护理能力评估量表用于成年人群中的信效度研究 [J]. 重庆医学,2018, 47 ( 33 ): 4266-4269.
[8] 王岩,朱琳,陈鹏 . 维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量表在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定中的效果评价 [J]. 中国现代医学杂 志, 2016,26 ( 7 ): 20-23.
[9] 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 . 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J]. 护理研究,2016,30(3):287-290.
[10] 张伟丽,张杰,朱铮,等 . 循证护理在膀胱癌患者腹壁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华全科医学,2018,16 ( 10 ):1757-1761.
[11] 马坤炎,蒋维连,梁伟霞,等 . 接纳与承诺疗法对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术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 [J]. 护理学杂志,2019, 34 ( 9 ): 73-75.
[12] 徐静,冯黎阳,曾进 . 个性化干预对膀胱癌膀胱全切除泌尿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 志, 2019,37 ( 11 ): 33-34.
[13] 谢小明 . 基于结构 - 过程 - 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构建的延续护理方案在前列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J]. 临床医药实践, 2021,30(10):779-782.
[14] 李瑞,欧密,李艳,等 . 结构 - 过程 - 结果三维模式在腹壁尿路造口患者全程化管理中的应用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41 ( 5 ): 163-166.
[15] 牛丽红,焦鸿梅,王锐,等 . 永久性尿路造口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J]. 护理研究,2019,33(2):331-3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