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MDT)护理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接受 allo-HSCT 治疗的 120 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MDT 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中文版癌症患者 自我效能感量表(C-SUPPH)评分。结果:护理后, 观察组 HAMD、HAM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 C-SUPPH 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DT 护理用于行 allo-HSCT 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提高自我效能感,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负性情绪;自我效能
Effects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collaborative nursing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self-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SHU Xiao, BAI Xianhong*, DONG Xiaolin
(Zhengzhou University Affilicated Tumor Hospital Henan Cancer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s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 collaborative nursing on negative emotions and self-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who received allo-HSC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DT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 and Chinese-version self-efficacy scale (C-SUPPH)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HAMD and HAMA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C-SUPPH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MDT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undergoing allo-HSCT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negative emotions and improve the self-efficacy.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 words】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Multidisciplinary team collaborative nursing; Negative emotion; Self- efficacy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指将非同卵孪生供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入患者体内的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临床常用 于治疗恶性血液病、遗传性血液病等 [1] 。allo-HSCT 手术前患者需接受大剂量放化疗,耗尽患者自身有 缺陷的干细胞,而且移植后骨髓功能需要一定时间 恢复,因此围术期患者需在层流病房隔离,患者易产生负性情绪,需要给予合适的护理干预 [2] 。多学 科团队协作(MDT)护理指的是两个以上学科的医 疗团队协作参与的护理模式,可充分发挥各团队特 长,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 [3] 。本文探讨 MDT 护理对 allo-HSCT 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 在本院血液科接受 allo-HSCT 治疗的 120 例恶性血 液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恶性血液 病相关诊断标准 [4]; 首次行 allo-HSCT; 意识清楚, 能正常沟通和交流。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 碍;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 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453-002)。按照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对照组男 40 例,女 20 例;年龄 14~52 岁,平均(29.32±8.13) 岁;疾病类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22 例,急性 髓系白血病 20 例, 再生障碍性贫血 8 例, 骨髓增 生异常综合征 7 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3 例;供者 类型:同胞全相合 34 例,非亲缘供者 17 例,单倍 体 9 例。观察组男38 例,女 22 例; 年龄 16~54 岁, 平均(31.12±6.78)岁;疾病类型: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 25 例,急性髓性白血病 18 例,再生障碍性 贫血 10 例,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5 例, 慢性粒细 胞白血病 2 例; 供者类型:同胞全相合 30 例, 非 亲缘供者 19 例,单倍体 11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住院后对患者 和家属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告知 allo-HSCT 流程及 注意事项,入住层流病房隔离后做好无菌护理,谢 绝家属访视,给予患者简单的心理疏导,移植后定 期观察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报 告医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 MDT 护理。(1) 成立 MDT 护理团队。团队包括专业组和辅助组,专业组包含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 2 名和血液科工作 5 年以上的护士 2 名,辅助组包含心理医师 2 名、 药剂师 1 名、营养师 1 名及省红十字会志愿者 2 名, 并邀请患者家属、朋友及 20 名allo-HSCT 术后已康复的患者参与研究。(2)制订护理方案。患者入院后, MDT 护理团队中医护人员、心理医师、营养师组织联合会诊,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并评估其心理、营养状况。(3) 护理方案的实施。①造血干细胞移植专家负责患者 allo- HSCT 方案的制订及实施,并与药剂师一起商议化疗药物的选择和不良反应预防。②心理医师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悲观等负性心理状况,每周提供 2 次心理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冥想放松训练和意念引 导训练。③营养师根据患者营养指标制订饮食方案, 告知家属如何为患者准备三餐,食物送入层流病房 后,由护士检查其营养搭配是否合理,并用微波炉 消毒。④省红十字会志愿者负责为经济困难的患者 寻求社会捐助,减轻患者经济负担。⑤血液科护士 负责遵医用药及病情观察,按时查房,保持层流病 房的无菌性,并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肛周护理、 导管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工作,积极预防不良反应和 并发症。同时根据心理医师的评估结果,对患者进 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及家属 allo-HSCT 治疗血液病的原理、化疗的意义、入住隔离病房期 间的注意事项等,并邀请移植术后已康复的患者通 过电话连线或录制视频的方式分享自己经历,增加 患者对移植成功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 郁程度,分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分值越高表明 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2)比较两组护理 前后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C-SUPPH) 评分。该量表由正性态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 3 个维度组成,共 28 个条目,总分 28~140 分, 分值 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HAMD 和 HAMA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HAMD、HAM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 HAMD 和HAMA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护理前后 HAMD 和 HAMA 评分比较(分, x ±s ) |
HAMD 评分
组别
护理前 |
HAMA 评分 |
护理后 |
观察组( n=60) |
24.36 ±8.45 |
9.33±4.16* |
19.58 ±9.17 |
9.59±3.58* |
对照组( n=60) |
24.54 ±9.29 |
18.69±4.12* |
18.29 ± 10.58 |
15.29±4.29* |
t 值 |
0.111 |
12.383 |
0.714 |
7.902 |
P 值 |
0.456 |
0.000 |
0.238 |
0.000 |
注:与护理前比较, *
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 C-SUPPH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C-SUPPH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 C-SUPPH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护理前后 C-SUPPH 评分比较(分,
x ±
s )
时间 |
组别 |
正性态度 |
自我减压 |
自我决策 |
护理前 |
观察组( n=60) 对照组( n=60)
t 值
P 值
观察组( n=60) |
41.23±9.26
40.35±9.46
0.515
0.304
48.26±6.26* |
26.35±5.16
26.43±5.24
0.084
0.466
33.56±4.48* |
8.37±2.34
8.26±2.64
0.242
0.405
12.39±8.51* |
护理后 |
对照组( n=60) t 值
P 值 |
40.46±5.74 7.114
0.000 |
27.89±8.47 4.584
0.000 |
8.86±2.48 3.085
0.001 |
注:与护理前比较, *
P<0.05
3 讨论
allo-HSCT 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血细胞水平不 稳定,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感染、出血、皮肤或消 化道排异反应等并发症,而且患者入住无菌层流病 房需要减少家属探视,易出现焦虑、忧郁等心理问 题,还会影响患者的自我效能感 [5-6] 。常规护理的 主体是护士,护士本身缺乏足够的用药、心理、营 养干预方面的知识,无法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全面 的护理,患者依从性较差 [7-8]。
MDT 护理整合了专科医师、护士、心理医师、 药剂师、营养师及患者亲友等人员, 可对患者用药、 心理、营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干预,能提高患者整 体健康水平和康复信心,减轻其负性情绪 [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 HAMD、 HAMA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C-SUPPH 评分高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 MDT 护理模式下,医师联合药 剂师根据患者病情制订个性化的用药方案,期间由 护士配合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充分了 解 allo-HSCT 治疗血液病的原理、化疗的意义、入 住隔离病房期间的注意事项,减轻其焦虑、恐惧心 理 [11], 同时心理医师可对患者实施一对一专业的心 理辅导,让患者通过冥想、意念引导等放松训练, 转移其对自己病情的注意力, 减轻负性情绪 [12] 。另 外,邀请 allo-HSCT 术后已康复的患者分享经验, 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康复的自信心,使其更加积极地 配合治疗。营养师制订符合骨髓抑制患者的营养餐, 并对家属进行指导,可以让家属为患者准备更加科 学的饮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机体免 疫力,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完成治疗过 程 [13]。此外, 家庭较为困难的患者常因担心治疗费用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会放弃治疗,由红十 字会志愿者联络社会爱心人士进行经济援助,可减 轻其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14]。而血液科护士除了遵 医实施各项护理工作,还可以协调各学科团队,共 同为患者制订精准护理方案并及时改进,提升患者 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
综上所述,MDT 护理用于行 allo-HSCT 治疗的 恶性血液病患者中,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提高自我效能感,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Passweg JR, Baldomero H, Bader P,
et al. 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in Europe 2014: more than 40 000 transplants annually[J]. Bone Marrow Transplant, 2016, 51(6): 786-792.
[2] 车红 . 心理护理在血液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4(9): 29.
[3] 王芳,赵珍 . 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临床研究, 2017, 30(4): 572-574
[4] 张之南,沈悌 .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M]. 3 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8.
[5] 卢丹,胡艳 . 移植围术期饮食指导配合健康宣教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中的应用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37(4): 868-870.
[6] 韩云玲,李兰花 .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理论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J]. 护理学报, 2019, 26(13): 26-29.
[7] 李贵平,刘长凤 . 多学科协作模式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 29 (15): 2849-2850.
[8] 胡月云,温瑞娟,王乔凤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相关性研究 [J]. 齐鲁护理杂志, 2018 ,24(13): 30-34.
[9] 赵新玲,郝彩琴,禹春爽,等 . 健康教育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 31(6): 758-761.
[10] 郭彩玲,张川莉,陈凤姣,等 .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情绪及躯体症状分析 [J].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20,43 (2): 134-141.
[11] 徐丹,钟涛,张海丽,等 . 心理护理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J]. 河北医学, 2016, 22(12): 2102-2105.
[12] 孙春华,袁璟,张莉,等 . 冥想训练结合音乐护理缓解维持性透析患者不良情绪的疗效观察 [J].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21): 1977-1979.
[13] 孙文瑞,张苗苗,周淑娟,等 . 营养护理导航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国现代医生, 2020, 58(34): 178-181.
[14] 张碧霞,郭志强,温伟英 . 心理护理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4): 2567-25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