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 、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 2(sST2)与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 300 例 R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 RA 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AS28)评估其不同活动度(高活动度、中活动度、低活动度、疾病稳定), 并检测其 IgG、IgA、IgM、sST2 水平, 比较不同活动度 RA 患者的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 并采用 Kendall’s tau-b 直线相关检验分析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与 RA 活动度的关系。 结果:300 例 RA 患者中, DAS28 评分 <2.6 分 65 例(疾病稳定), 占 21.67%(65/300); 2.6 分≤ DAS28 评分 <3.2 分 107 例(低活动度), 占 35.67%(107/300); 3.2 分≤ DAS28 评分≤ 5.1 分 94 例(中活动度), 占 31.33%(94/300); DAS28 评分 >5.1 分 34 例(高活动度), 占 11.33%(34/300)。高活动度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均高于中活动度、低活动度、 疾病稳定患者; 中活动度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均高于低活动度、疾病稳定患者; 低活动度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 sST2 水平均高于疾病稳定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一般线性双变量 Kendall’s tau-b 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 血清 IgG、IgA、 IgM、sST2 水平与 RA 活动度呈正相关( r>0. P<0.05)。 结论: 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与 RA 活动度呈正相关。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RA 活动度;血清免疫球蛋白;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 2;相关性
类风湿关节炎(RA)与自身免疫系统病变密 切相关,以炎性滑膜炎为主,可导致机体关节功能 障碍,且难以治愈 [1] 。免疫球蛋白(Ig)作为人体 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因子,在 RA 的发病、活动中具 有重要意义 [2-3]。血清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 2(sST2) 是白细胞介素(IL)-1 受体家族成员,可进一步 加重 RA 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4] 。本文探讨血清 Ig、 sST2 与 RA 活动度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0 月 本院收治的 300 例 RA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 准:符合《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慢病管理专家共识 (2014 版)》中 RA 诊断标准 [5], 且经 X 线检查确诊; 近 1 周内未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排除标准:合并 血液性、感染性疾病;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 障碍;合并恶性肿瘤疾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系统 疾病,包括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及家 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300 例患者中男 77 例,女 223 例; 年龄 52~69 岁, 平均(60.31±5.74)岁;病程 1~8 年, 平均(4.16±1.28) 年; 合并症: 高血压 30 例,糖尿病 18 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2 例。
1.2 方法
1.2.1 RA 活动度评估 采用 RA 病情活动度评价表(DAS28) 对 300 例患者疾病活动度进行评估 [6]。疾 病 稳 定:DAS28 评 分 <2.6 分; 低 活 动 度:2.6分≤ DAS28 评分 <3.2 分; 中活动度:3.2 分≤ DAS28评分≤ 5.1 分;高活动度:DAS28 评分 >5.1 分。
1.2.2 血清 Ig、sST2 水平检测 于入院时对所有患者血清 Ig、sST2 水平进行检测,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 6 mL,以 3000 r/min 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半径为 10 cm, 离心 10 min 后, 分离血清, 分成2份。其中 1 份采用免疫扩散法检测血清 IgG、IgA、IgM 水平,另外 1 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ST2水平,试剂盒选自上海将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操作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观察指标 (1)评估 RA 患者活动度。(2)比较不同活动度 RA 患者的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3) 采用 Kendall’s tau-b 直线相关检验分析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与RA 活动度的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x ±s单因素方差分析, 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 LSD-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 采用 Kendall’s tau-b 直线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A 患 者 活 动 度 评 估 300 例 RA 患 者 中,DAS28 评分 <2.6 分 65 例, 占 21.67%(65/300); 2.6分≤ DAS28 评分 <3.2 分 107 例, 占 35.67%(107/300);3.2 分≤ DAS28 ≤ 5.1 分 94 例, 占 31.33%(94/300); DAS28>5.1 分 34 例, 占 11.33%(34/300) 。
2.2 不 同 活 动 度 RA 患 者 血 清 IgG、IgA、IgM、sST2 水平比较 高活动度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均高于中活动度、低活动度、疾病稳定患者; 中活动度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
sST2 水平均高于低活动度、疾病稳定患者; 低活动度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均高于疾病稳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与 RA 活动度相关性分析 一般线性双变量 Kendall’s tau-b 直 线 相 关 检 验 结 果 显 示, 血 清 IgG、IgA、 IgM、sST2 水 平 与 RA 活 动 度 呈 正 相 关( r>0. P<0.05)。见表 2.
3 讨论
RA 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体内存在大 量炎性细胞,易侵袭全身多处关节组织,疾病活动性越高,关节内炎症反应越强,导致手、足关节炎 症,严重者可导致关节畸形,丧失基本功能 [7]。
体液免疫紊乱是导致 RA 发病的重要因素,血 清 Ig 是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的发展 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活动度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均高于中 活动度、低活动度、疾病稳定患者;中活动度 RA 患者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均高于低活动 度、疾病稳定患者;低活动度 RA 患者血清 IgG、 IgA、IgM、sST2 水平均高于疾病稳定患者。提示 IgG、IgA、IgM、sST2 水平与 RA 活动度存在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还可见,一般线性双变量 Kendall’s tau-b 直 线 相 关 检 验 结 果 显 示, 血 清 IgG、IgA、 IgM、sST2 水平与 RA 活动度呈正相关。分析原因 为, RA 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其可对人体系统产生刺激性,引起机体应激反应,激活自身免疫辅助 T 细胞,增强 B 细胞功能,大量抗体因此产生, 提高 Ig 合成含量; IgG 能够发挥抗感染作用,当体 内出现感染时,其水平显著升高, RA 活动度越高,炎症反应越严重,患者体内 IgG 水平越高 [8] 。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后, 体内会产生 IgM, 其为感染的 标志物,体内感染程度越重, IgM 水平越高,疾病 活动度越高; IgA 是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RA 是一种免疫增殖反应,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局部浆细胞较活跃,导致 IgA 水平升 高 [9]。而促炎细胞在 RA 患者发病中发挥重要的作 用, 临床研究发现 IL-33 参与 RA 发生发展进程 [10]。sST2 可竞争性与 IL-33 相结合,可通过细胞分裂素活化蛋白酶与核因子 kB 产生 T 辅助细胞 2 相关的细胞因子(如 IL-5、IL-13)来介导免疫应答反 应,从而加速机体炎症反应,加重 RA 患者的疾病 活动度。
综上所述, 血清 IgG、IgA、IgM、sST2 水平与RA 活动度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 常利明,王晓林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 O、C 反应蛋白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程 度的关系 [J].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3):4393-4395.
[2] 陈小利 . 血清 CXCL13、VEGF 水平变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 病活动程度的关联性 [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5): 2437-2438.
[3] 鄂楠,王美英 . 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 平变化临床分析 [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8.40(6):632-634.
[4] 张伟,郭慧娟,刘运洪,等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 sST2 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J]. 西部医学,2021.33(7): 1069-1072.
[5] 风湿免疫疾病慢病管理全国护理协作组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慢病管理专家共识(2014 版) [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6.20(2):127-131.
[6]Prevoo ML,van 't Hof MA,Kuper HH, et al. Modified disease activity scores that include twenty-eight-joint counts.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in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of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J]. Arthritis Rheum,1995.38(1):44-48.
[7] 李昊隆,李永哲 . 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9.42(9):8.
[8] 孙兴,栗占国,李茹,等 . 免疫球蛋白 G 型类风湿因子在类 风湿关节炎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J].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8.22(4):220-223.
[9] 张春兰,易甲其,郑晓芬,等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和血小板参数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8.15(8):1207-1210.
[10] 栾仲秋,李秋红,王继坤,等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IL-1β、 IL-6、IL-17、IL-23 和 IL-33 炎性相关因子变化的临床意义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3):64-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