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5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该院收治的 60 例多发性骨髓 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取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和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各 30 例,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 β2 微球蛋白、血清 C 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 结果: 观察组病情缓解率为 73.33%, 高于对 照组的 4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 β2 微球蛋白、血清 C 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 疗方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预后较好,同时可保障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 硼替佐米;化疗;多发性骨髓瘤
Effects of Bortezomib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QIU Changle, ZHU Guanglia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of Wuyishan Municipal Hospital, Wuyishan 354300 Fuji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Bortezomib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ed with Bortezomib-based chemotherapy regime) and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outine chemotherapy regimen)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levels of blood β2 microglobulin,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miss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3.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44.67%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blood β2 microglobulin,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Bortezomib-based chemotherapy for 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can obtain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mprove the prognosis,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reatment.
【Key words】 Bortezomib; Chemotherapy; Multiple myeloma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浆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中 浆细胞恶性增殖、广泛浸润,同时单克隆免疫球蛋 白分泌增加, 导致靶器官损害, 出现感染、贫血、 骨质破坏等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造血 干细胞移植、化疗均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 法。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的应用,存在治愈疾病的 可能性,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需要寻找符合 配型的供体, 但几率较低, 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 化疗是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治疗的主要选择,化疗药 物可杀伤恶性增殖的骨髓瘤细胞,有效缓解患者的 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1] 。但在长期、持续实施 化疗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问题,化疗药物的毒 副作用也会引发不良反应,影响化疗效果,整体疗 效并不理想。在制定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化疗方案时,应联合应用常规化疗药物和硼替佐米。作为蛋 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能够作用于泛素 - 蛋白酶 体通路,破坏骨髓瘤细胞内稳态,进而促进细胞凋 亡,提高化疗有效率 [2] 。本文探讨硼替佐米治疗多 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武 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 60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30 例。纳入标准:通过查体、血液检查、骨髓 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根据血钙升高、骨痛、贫血等 症状表现,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符合《中国多发 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17 年修订版)中多发性 骨髓瘤诊断标准 [3] 。排除标准:浆细胞白血病;合 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存在硼替佐米禁忌证。患者 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观察组: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 50~75 岁,平均(55.23±6.02)岁。对照组: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54.97±5.8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应用长春新碱、地塞米松、盐酸表柔比星作为化疗药物。第 1~4 天,给予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静脉滴注(0.4 mg/d),同时给予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10 mg/d);第 1~4、8~11、15~18 天,联合应用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静脉滴注(20 mg/d)。28 d 为 1 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第 1~4 天,静脉滴注长春新碱(0.4 mg/d)+ 盐酸表柔比星(10 mg/d));第 1~4、8~11、15~18 天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0 mg/d)。在此基础上,治疗第 1、4、8 和 11 天联合应用注射用硼替佐米(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J20100108)静脉滴注(1.0 mg/m2)。28 d 为 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 3个疗程后,根据《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评价。完全缓解:血清和尿 M 蛋白免疫固定电泳阴性,软组织浆细胞瘤消失,骨髓内浆细胞水平 <5%;部分缓解:血清蛋白电泳检测不到 M 蛋白,但血清和尿免疫固定电泳仍阳性,或血浆 M蛋白水平降低程度≥ 50%,24 h 尿 M 蛋白水平降低程度≥ 90% 或达到 <200 mg/L,骨髓浆细胞减少≥ 50%;无效:血清 M 蛋白水平升高≥ 25% 或增高≥ 10 g/L,尿 M 蛋白水平升高≥ 25%,出现新的软组织浆细胞瘤病变,骨髓浆细胞减少 <50%;复发:出现新的骨病变或者软组织浆细胞瘤,Hb下降≥ 20 g/L,血清 M 蛋白相关的高黏滞血症 [4]。(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不适以及血小板减少等。(3)比较两组血β2 微球蛋白、血清 C 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 β2 微球蛋白水平,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乳酸脱氢酶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病情缓解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的 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血 β2 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C 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血 β2 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C 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 讨论
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治疗中,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存在治愈的可能性,但实际操作难度极大,实施概率小,往往需要通过化疗控制病情,防止疾病持续进展,进而减轻疾病的危害性,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5]。多发性骨髓瘤化疗时主要选用长春新碱、地塞米松、表柔比星等药物,多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药 [6]。在化疗药物的作用下,浆细胞的恶性克隆增殖受到抑制,从而控制病情进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7]。但常规化疗方案(长春新碱 +地塞米松 + 表柔比星)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复发等问题, 导致疗效不理想, 患者预后不佳 [8]。此外, 在长期、持续用药过程中,耐药问题的产生会显著 影响药物疗效。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命 质量,应对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改进,以降低不良反 应、病情复发及耐药的发生风险 [9]。
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在常规化疗的 基础上联合应用硼替佐米。硼替佐米是一种蛋白酶 体抑制剂,主要作用于 26S 蛋白酶体,可产生较强 的抑制作用,有效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 [10] 。以硼 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有助于提高多发性骨髓瘤 的临床疗效及疾病缓解率。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 组应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其中 46.67% 的患者病 情得到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 40.00% 的患者在化 疗期间出现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不适、血小板减 少等并发症。观察组应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 案治疗, 其中 73.33% 的患者病情得到完全缓解和 部分缓解, 33.33% 的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周围神 经病变、胃肠道不适、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相较 常规化疗方法,硼替佐米在化疗方案中的应用可有 效提高治疗效果,但不会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充 分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多发性骨髓瘤具有高 度异质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 3~4 年,部分患者 可生存 10 年以上。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 因素有年龄、 C 反应蛋白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水 平、骨髓浆细胞浸润程度、肾功能、 ISS 分期及细 胞遗传学异常等。由于在基层医院无法开展血清 DKK1、RANKL 分子及遗传学检查,因此 C 反应蛋 白、血清乳酸脱氢酶、血 β2 微球蛋白动态监测相 当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C 反应蛋白、血 清乳酸脱氢酶、血 β2 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提示采用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患者预后 更佳。
综上所述,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治疗 多发性骨髓瘤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 预后,提高其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水秀,曾麟 . 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化疗的安全性及预后影响 [J]. 江西医药, 2020, 55(8): 1067-1068.
[2] 郭涛,纪冬梅 . 不同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17(4): 47-51.
[3] 朱小凤,李晓明,唐君玲 . 沙利度胺片联合硼替佐米注射剂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 杂志, 2020, 36(15): 2225-2228.
[4] 林树洪,蔡宋浩,于瑞芳 .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经硼替佐米联合化疗后 1 年内复发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 [J]. 湖北科技 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 34(4): 309-312.
[5] 丁艳 .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 5(22): 23-25.
[6] 张艳芳,冯雅青,冀文亭,等 .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14): 1837-1839.
[7] 胡萌,程英英,杨海平 . 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J]. 临床医学, 2019, 39(12): 47-48.
[8] 黄源,张慧 . 硼替佐米为主联合化疗方案与传统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比较 [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 28(1): 117-120.
[9] 李俊,刘英杰,宋庆 . 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联合苯达莫司汀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实用医刊, 2020, 47(13): 95-99.
[10] 肖京琳 . 环磷酰胺联合注射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 [J]. 北方药学, 2020, 17(7): 163- 1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