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 60 例 LD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用胶原酶注射治疗, 研究组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 疼痛评分、椎间盘突出指数(IDH)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 66.67%,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P<0.05) ;术后 1、3、6 个月时,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和 IDH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 LDH 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疼痛评分和 IDH 水平,其 效果优于单纯胶原酶注射治疗。
【关键词】 胶原酶;臭氧;腰椎间盘突出;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不良反应
Effects of ozone combined with collagenase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DENG Siy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angchenggang City, Fangchenggang 538021 Guangxi,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ozone combined with collagenase injectio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LDH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llagenase injection, 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zone combined with collagenase injection. The treatment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the pain score, the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index (IDH) level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3.33%, which was higher than 6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1, 3, and 6 months after the surgery, the visual analog scores and IDH level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Ozone combined with collagenas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LDH patients can increase the treatment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and reduce the pain score and IDH level.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collagenase injection therapy.
【Key words】 Collagenase; Ozon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in; IDH; Adverse reaction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主要表现为腰 部、臀部、大腿后方及小腿疼痛,单侧下肢或双下 肢麻木、疼痛等 [1] 。胶原酶溶盘术为治疗 LDH 患 者的常用方式,能有效缓解症状,但部分患者术 后仍可出现反复。臭氧能破坏髓核基质中的蛋白多 糖复合分子使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含量降低,进而使 髓核细胞渗透压下降、水分流失,导致髓核萎缩。 本文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 LDH 患者的 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4 月 本院收治的 60 例 LDH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 准: 经 CT 或 MRI 检查确诊为 LDH[2] ,且为单个椎间盘突出。排除标准:腰椎滑脱或钙化者;马尾神 经严重损害者;精神病者;合并其他心、脑、肾等 重大器质性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 究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 研究组男 16 例, 女 14 例; 年龄 38~47 岁, 平均(43.23±3.46) 岁; 病程 2~6 年, 平均(4.21±1.39)年;突出位置: L3~4 间隙 3 例,L4~5 间隙 14 例, L5~S1 间隙 13 例; 突出物矢径 2.97~7.25 mm, 平均(5.42±1.65)mm。对照组男 17 例, 女 13 例;年龄 40~48 岁,平均(44.11±2.96) 岁; 病程 2~6 年, 平均(4.36±1.24) 年; 突出位 置:L3~4 间隙 2 例, L4~5 间隙 16 例, L5~S1 间隙 12 例; 突出物矢径 2.82~7.28 mm, 平均(5.58±1.53)mm。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胶原酶注射治疗。嘱 患者取俯卧位,进行常规 CT 扫描,标记腰间盘突出位置,取 7 号 8 cm 穿刺针向内倾斜 20° ~30° 进针,突破黄韧带直至阻力消失,进入硬膜外间 隙, 缓慢进入突出物内 1/3,记录进入深度, 退出 至突出物表面注射 2% 利多卡因 3 mL 和地塞米松 5 mg 进行麻醉,无不良反应 20 min 后,注射胶原 酶(使用 5 mL 生理盐水稀释,突出髓核 <5 mm 的 患者使用 1200 U,突出髓核 5~10 mm 的患者使用 1800 U),注射完成后退针消毒。
研究组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先 进行臭氧注射,嘱患者取俯卧位,消毒铺巾,利 多卡因局麻,进行常规 CT 扫描,对腰间盘突出 位置间隙进行标记,在 CT 引导下用 10 mL 注射 器经穿刺针向盘内推注 45 μg/mL 医用臭氧气体 10~15 mL,反复推送使臭氧与髓核充分接触,之后 退针至椎间盘外,向周围组织内再次注射臭氧气体 5~10 mL, 行臭氧注射 20 min 后, 进行胶原酶注射。
两组术后指导患者俯卧位卧床 8 h, 1 周内以 卧床休息为主,出院后按计划进行腰背肌锻炼, 6 个月内禁止剧烈活动。
1.3 观察指标 (1)术后 6 个月时,比较两组治 疗优良率,采用优化版 MacNab 评估 [3]。优: 无痛、 无运动功能受限,能正常工作和活动;良:偶发非神经性疼痛, 症状减轻, 能参加轻体力的工作; 可: 有一定程度的功能改善,但仍为残废和(或)不能 工作;差:有持续的神经根受损表现,术后症状反 复发作,需要进一步行手术治疗。(2)比较两组 疼痛程度。于术前及术后 1、3、6 个月使用视觉模 拟评分法(VAS)评估,总分 0~10 分,分数越高 表明疼痛越剧烈 [4]。(3)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 6 个月时椎间盘突出指数(IDH)水平。IDH=(突出 间盘矢状径 × 横径) /(椎管的矢状径 × 横径) [5]。(4)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 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 后 1、3、6 个月时,研究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术前及术后 6 个月 IDH 水平比较 术前, 两组 IDH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 6 个月,两组 IDH 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 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3。
2.4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术后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6.67%(2/30),其中尿潴留 1 例, 头痛 1 例;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00% (3/30) ,其中感染 1 例,腰椎疼痛 2 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 P=1.000)。
3 讨论
LDH 患者早期多出现腰痛或坐骨神经痛,若 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6]。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胶原酶溶盘术治疗 LDH, 但单 一使用胶原酶溶解,其溶解程度易受到突出物与 周围的粘连程度、药物扩散浸润度等因素影响, 存在一定局限性。 臭氧是一种具有止痛、消炎作 用的强氧化物,能氧化髓核中大分子结构蛋白多 糖,使髓核体积缩小,减轻椎间盘突出对周围神 经的压迫 [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 1、3、6 个月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分 析其原因为,臭氧可间接引起血管扩张,改善血液 回流,减轻神经根水肿,使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同 时胶原酶能使突出的髓核缩小, 进一步减轻疼痛。 两者联合应用可改善 LDH 患者的腰椎功能 [8]。
IDH 通常表示椎间盘突出物体积的大小,其水 平越高则表明突出物体积越大 [9] 。本研究结果同时 显示,研究组 IDH 水平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胶原酶可水解胶原分子而有效溶解突出的髓核组 织,减小了突出物体积 [10]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联合臭氧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 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 LDH 患 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疼痛评分和 IDH 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胶原酶注射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超,王平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26(1):201-204.
[2]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等 . 外科学 [M]. 9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62-363.
[3] 郑隆宝,黄波,顾增辉,等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疗纤维环成形术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 [J]. 脊 柱外科杂志,2011,9(6):353-356.
[4] 郭强,康超,高晓猛,等 . 双极调压脉冲射频联合小剂量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9 例临床研究 [J]. 陕西医学杂志, 2019,48(12):1627-1629.
[5] 王旭东,刘国华,孙怡,等 . 靶位穿刺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J]. 江苏医药,2014,39(23): 2899-2900.
[6] 吕正茂,杨利学,谭龙旺,等 . CT 引导下射频热凝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18 例 [J]. 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 (4):507-508.
[7] 赵汝庭,张敬中,高维,等 . 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青年军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人民军医, 2020, 63(8):727-729.
[8] 卢政好,苏小桃,欧军,等 . 经皮靶点穿刺臭氧注射术治疗伴有纤维环后方高信号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J]. 现代生物医学 进展,2017,17(22):4268-4272.
[9] 张皓,何金 . 化学消融术微创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再认识 [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8,27(10):765-769.
[10] 刘丽,吴云松,巨辉 . 医用臭氧联合应用胶原酶与单纯应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疗效的比较 [J]. 华西医学, 2016,31(4):728-7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