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2 月至2020 年 9 月该院收治的112 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康复疗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56) 和观察组(n=56)。 对照组给予四肢联动训练,观 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肌电生物反馈。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痉挛状态指数(CSI)、Berg 平衡量表(BBS)、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 改良 Barthel 指数(MBI)以及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 结果: 康复训练 3 个月后, 观察组 CSI 评分低于对照组, BBS、 FMA、MBI、GQOLI-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四肢联动训练能有效提高卒中后偏 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增强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降低肌痉挛程度,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四肢联动疗法;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痉挛状态指数
Effects of electromyography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limb linkag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LI Chao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Lush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Pingdingshan 4673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electromyography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limb linkag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112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9 to September 2020 was perform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6)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6).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limb linkage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electromyography biofeedback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spasticity index (CSI) and the scores of the Berg balance scale (BBS), the Fugl-Meyer Scale (FMA), 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 and the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I-74)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ults: After 3 months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CSI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BBS, FMA, MBI, and GQOLI-74 score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Electromyography biofeedback combined with limb linkage trai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effects of th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after stroke, improve their motor function and balance abilities, reduce the degrees of muscle spasm, and improve the abil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Electromyography biofeedback; Limb linkage therapy; Neurological deficit;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Spasticity index
卒中属急性脑血管疾病, 具有发病率、致残率、 病死率高等特点,可导致多种后遗症 [1] 。偏瘫为卒 中常见后遗症之一,会严重降低患者自理能力和生 命质量,需要尽早开展康复锻炼,以尽可能恢复患 者肢体功能 [2]。四肢联动训练是运动康复的新技术, 其通过联动仪器使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可 改善患者四肢协调性及运动功能,有助于患者恢 复 [3]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将低频脉冲电刺激 与生物反馈技术结合的理疗方法,可改善患者神经 肌肉协调能力,减轻肌痉挛程度,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4] 。本文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在 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112 例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 料。纳入标准: 有卒中史, 且符合偏瘫诊断标准 [5]; 病程不超过 1 年。排除标准:四肢均无法行动者; 卒中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认知 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按康复 疗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56) 和观察组(n=56)。 观察组: 男 30 例, 女 26 例; 年龄 35~76 岁, 平均 (54.36±6.02) 岁 ;脑梗死 35 例,脑出血 21 例;偏瘫病程 0.5~4.0 个月, 平均(2.13±0.45) 个月。 对照组男 35 例,女 21 例;年龄 38~79 岁, 平均 (55.62±6.11) 岁;脑梗死 38 例,脑出血 18 例; 偏瘫病程 0.3~3.9 个月, 平均(2.04±0.41) 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借助 助行器、栏杆练习行走,借助哑铃、弹力带等练 习肌力,以及穿衣、刷牙、吃饭等生活自理能力 训练。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四肢联动训练。使用 四肢联动康复训练仪(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 公司, 豫械注准 20192190648)进行以下训练。(1) 患者取坐位,以健侧肢体带动患侧,上肢进行屈伸 运动,下肢进行踩踏自行车动作,模拟日常步行动 作。待患侧肌力达到 3 级时, 指导患者尝试利用患 侧带动健侧运动。(2) 引导患者借助仪器做上下 肢旋转、躯干左右摆动, 加强核心控制力。(3) 患者可顺利完成上述动作后, 可进行抗阻力训练, 循序渐进增加阻力, 依次进行上肢屈伸、下肢踩踏, 以及躯干旋转、摆动训练。 30 min/ 次,1 次 /d,共 训练 3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肌电生物反馈训 练。通过触诊找到肌张力较高的肌肉,常规消毒皮 肤表面,使用 Myo200 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仪[ 比利 时 GymnaUniphy 公司,国食药监械(进)字 2012 第 2263904 号 ],将电极放置于目标肌肉的肌腹上, 肌肉收缩时仪器屏幕会出现明显波形,且能听到声 音信号。嘱患者在屏幕出现肌电信号时,尽力做出 指定动作,每完成 1 次动作,记录当次最高肌电信 号,并作为下一次训练基线,鼓励患者不断尝试突 破。15~20 min/ 次,2 次/d。 共训练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康复训练前后肢体 痉挛程度和平衡能力。采用痉挛状态指数(CSI) 评估肢体痉挛程度,总分 16 分,评分越高则肢体 痉挛程度越严重。采用 Berg 平衡量表(BBS)评 估平衡能力,总分 56 分, 评分越高则平衡能力越 好。(2) 比较两组康复训练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 生活能力。采用 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 评估运动功能,总分 100 分(上肢运动功能 66 分, 下肢 34 分) ,得分越高则运动功能越好。采用改良 Barthel 指数(MBI) 评估日常生活能力, 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则日常生活能力越好。(3)比 较两组康复训练前后生命质量。以生命质量综合 评定问卷(GQOLI-74) 评估, 包括社会功能、心 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 4 个维度,每个维度100 分,评分越高则生命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康复训练前后肢体痉挛程度和平衡能力 比较 训练前,两组 CSI、BBS 评分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训练后,两组 CSI 评分 均低于训练前, BBS 评分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 CSI 评分低于对照组, BB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2.2 两组康复训练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比较 训练前,两组上、下肢 FMA 评分及 MBI 评 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训练 后, 两组上、下肢 FMA 评分及 MBI 评分均高于训 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2.3 两组康复训练前后 GQOLI-74 评分比较 训练 前,两组 GQOLI-74 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 ;训练后,两组 GQOLI-74 量表 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 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5)。见表 3。
3 讨论
卒中是由脑部血管缺血、阻塞或局部血液供给 异常导致,可引发多种神经功能损伤后遗症,如偏 瘫、平衡功能失调等。早期康复训练是改善偏瘫患 者运动功能的有效途径,四肢联动训练是一种针对 偏瘫患者的新型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其可实现以一 肢带动三肢的运动模式, 与常规康复运动训练相比, 更有利于训练患者肢体协调性,其还能通过摇摆训 练、阻力训练提高患者核心力量和平衡功能,但单 独采用运动训练起效较慢,偏瘫患者难以在短期内 获得显著效果 [6]。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新型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可将肌电信号以现代电子仪器扩大并转换为 视听信号,患者可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自主肌肉 收缩、舒张训练,可提高肌肉收缩功能,减轻肌痉 挛,从而提高运动功能 [7-8] 。本研究结果显示,训 练后,观察组 CSI 评分低于对照组, BBS、 FMA、 MBI、GQOLI-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在于,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能通过肌电和视听信号联动,反 复训练使患者形成条件反射, 提高肌肉自主功能, 减轻肌痉挛程度,结合四肢联动训练,能改善四肢 协调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 能力和生命质量 [9]。
综上所述,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四肢联动训练能 有效提高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效果,增强其运 动功能和平衡能力,降低肌痉挛程度,并提高日常 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毅 . 脑卒中患者的脑功能检测及脑刺激新技术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2): 81-83.
[2] 党芳萍,李惠菊,田金徽,等 . 我国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 34(5) : 584-587.
[3] 陈剑飞,李强,谢建平,等 . 四肢联动及核心肌群训练在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患者站立训练中的应用 [J]. 浙江临床医学, 2018, 20(3): 476-478.
[4] 李宁宁,勾丽洁,郭华平,等 . 镜像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 杂志, 2018, 40(4): 278-281.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 中国脑卒中早 期康复治疗指南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7, 50(6): 405-412.
[6] 黄幼平,林吕,陈伟标,等 . Nustep-T4 运动训练配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偏瘫病人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的影响 [J]. 中 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2): 137-139.
[7] 景颖颖,万婕,岳蕴华 . 自我效能干预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医药, 2019, 14(5) : 78-82.
[8] 谢碧灵, 邹沁, 田玉 .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J]. 川北医学院学 报,2020,35(2): 186-189.
[9] 章荣, 叶陈, 周蜜娟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异常步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9, 34(4) : 445-4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4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