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2-01 17:35: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66 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采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营养指标 [ 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B) 和白蛋白(Alb)] 水平、神经功能缺损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 和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 Hb、PAB 和 Al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 9.09%,低于对照组的 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脑出血患者可改善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降低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效果优于常 规早期肠内营养。

【关键词】  重症脑出血;序贯性肠内营养;营养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胃肠道喂养不耐受

Effects of sequential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DU Huan, QIAN Kun, YAO Shufa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Sanmenxia Central Hospital, Sanmenxia 472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sequential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66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quential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The nutritional indicator levels [hemoglobin (Hb), prealbumin (PAB) and albumin (Alb)],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feeding intolera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Hb, PAB and Alb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feeding intoler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9%, which was lower than 30.3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Sequential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applied to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improve th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feeding intoleranc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routin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Key words】  Severe cerebral hemorrhage; Sequential enteral nutrition; Nutrition indicator; Neurological deficit; Gastrointestinal feeding intolerance

脑出血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危重症,多数患者 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无法正常进食,营养状 态较差,影响患者预后 [1] 。因此,尽早实施营养支 持尤为重要。早期肠内营养是指在患者住院后 48 h 内启动的肠内营养,通常采用单一整蛋白型肠内营 养制剂,易导致患者出现呕吐、腹泻、腹胀等胃肠 道喂养不耐受情况,营养吸收差 [2] 。序贯性早期肠 内营养为一种新型早期肠内营养,即从短肽类肠内 营养制剂逐渐过渡至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可提高患者胃肠道耐受性,增强营养支持效果 [3-4] 。本 文观察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2—5 月本院收治的 66 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 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  》诊断标准 [5], 且经头颅 CT 检查确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可耐受鼻空肠营养管。排除标准:  合并恶性肿瘤者; 合并慢性胃肠道疾病者;存在慢性感染或影响机体 代谢的疾病者;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对营养制剂中所含物质过敏者。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 2019-08-26)。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3 例。对照组:男20例,女 13例;年龄 41~69岁,平均(55.68±4.27)岁; 出 血 量 32~62 mL, 平 均(48.85±4.28)mL。

观察组:男 19 例,女 14 例;年龄 40~68 岁,平均(55.78±4.15) 岁; 出血量 31~63 mL, 平均(48.74±4.37)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开颅血肿清除术后置入鼻空肠营养管,并固定于头面部。对照组采用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即采用单一的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 [ 肠内营养混悬液(TPF)(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011,1.5 kcal/mL)] 治 疗。 第 2 天 开 始 应用 200 mL,滴速为 25 mL/h;第 3 天应用 300 mL,滴速为 35 mL/h; 第 4 天 应 用 500 mL, 滴速为50 mL/h;第 5 天应用 800 mL,滴速为 60 mL/h;第6 天应用 800 mL,滴速为 80 mL/h;第 7 天应用1000 mL,滴速为 100 mL/h。

观察组采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即从短肽类肠内营养制剂(SP)(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10285,500 mL)逐渐过渡至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TPF)。第 2 天开始应用 SP200 mL,滴速为 25 mL/h;第 3 天应用 SP 300 mL,滴速为 35 mL/h;第 4 天应用 SP 500 mL,滴速为50 mL/h;第 5 天应用 SP 500 mL+TPF 300 mL,滴速为 60 mL/h;第 6 天应用 SP 500 mL+TPF 300 mL,滴速为 80 mL/h;第 7 天应用 TPF 1000 mL,滴速为 100 mL/h。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采用血红蛋白仪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满分 0~42 分,评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3)比较两组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 Hb、PAB 和 Al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Hb、PAB 和 Al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 NIH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胃肠道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 9.09%(3/33),低于对照组的 30.30%(1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脑出血为危重脑血管疾病,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不能自主进食,且机体处于高应激、高分解代谢状态,胃肠功能明显减弱,不能正常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易发生营养不良,不利于神经功能恢 复,影响预后 [6-7] 。因此,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 肠内营养支持至关重要。

已知 Hb、PAB 和 Alb 为临床评价营养状况的 常用指标,其水平越高提示患者营养状态越好 [8]。 本 研究 结 果显 示,  治疗 后,  观察 组 Hb、PAB 和 Alb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NIHSS 评分和胃肠道喂 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序 贯性早期肠内营养从短肽类肠内营养制剂逐渐过 渡至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可契合脑出血患者 消化道不同时期的病理生理特点,能够减轻呕 吐、腹泻、腹胀等胃肠道喂养不耐受情况,使营 养物质最大程度地被机体吸收,进而促进神经功 能恢复 [9]。

综上所述,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脑 出血患者可改善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降低胃肠道 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早期肠内营养。

参考文献

[1]    周雪姣,邓永梅,张倩,等 . 脑出血患者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1,  21(2):  117-120.
[2]    杨婕,王昆鹏,王广,等 . 脑出血患者术后实施不同肠内营养治疗效果的荟萃分析 [J]. 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7, 36(3):  394-398.
[3]    黄涵 . 序贯性肠内营养在重症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20-21.
[4]    孙新建,李文军,马海洋,等 . 序贯性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营养状况改善的比较研究 [J]. 实用临床医 药杂志,2020,24(6):126-129.
[5]     张苏明,许予明,朱遂强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6):435-444.
[6]    李松,邵宏元,何浪,等 . 重症脑出血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 [J]. 山东医药,2019,59(22):95-98.
[7]     马淮滨,张冉 . 早期肠内营养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肠道菌群、营养指标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1, 31(12):83-86.
[8]     兰进长 . 序贯性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 Hb、ALB、PA 水平的影响 [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4(3):72-73.
[9]    郑文贺 . 对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序贯性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观察 [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240-2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8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