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1-11-25 09:58: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 92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6 例。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 效、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血清淀粉酶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1.30%,  高于对照组 的 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腹 痛、恶心呕吐和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降低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水平,  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效果优于单纯泮托拉唑治疗。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生长抑素;泮托拉唑;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其中重症急性 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的 20%,治疗难度大,且具 有较高的死亡率 [1] 。抑制胰腺分泌为治疗重症急性 胰腺炎患者的关键,其中泮托拉唑为一种质子泵抑 制剂,  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 生长抑素可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而直接抑制胰腺分 泌 [2-3] 。本文观察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12 月 本院收治的 92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中相关诊断标准 [4] ;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确 诊;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合并恶性肿瘤者; 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合并精神、认知 功能障碍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对本研究药 物过敏者。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审批号 KY-2018-08-009)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 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 例。对照组:男25 例,  女 21 例;年龄 28~74 岁,  平 均(55.49±3.62)岁;病程 4~12 h,平均 (8.12±3.62)h。观察组:男 24 例,  女 22 例;  年 龄 27~75 岁,  平均(56.39±3.47)岁;病程 4~12 h, 平均(8.18±3.49)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镇 痛解痉、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基 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泮托拉 唑钠(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9990166,  40 mg)治疗,将 40 mg 泮托拉唑钠溶 解于 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40 mg/ 次,  滴 注时间控制在 30~60 min,  2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生长抑 素(青岛国大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3838,  0.25 mg) 治疗,  将 0.25 mg 生长抑素 溶解于 5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0.25 mg/ 次, 滴注时间为 60 min,  2 次 /d。两组均连续治疗 1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 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有 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常规、血清淀粉酶水平 明显改善; 无效:  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 = (显效 + 有效) 例数 / 总例数 ×100%。(2)  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包括白细胞计数和 血清淀粉酶,分别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法和酶速率法 检测。(3)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包括腹 痛消失时间、恶心呕吐消失时间和发热消失时间。
(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9.0 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 (  x±s )表示,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1.30%(42/46),  高于对照组的 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
\

2.2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
\

2.3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5.22%(7/46)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70%(4/4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多由酗酒、暴饮暴食、胆道疾病所致,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预后不良等特点,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为主要表现,可继发出血性坏死、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安痉止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外,抑制胰腺分泌尤为重要 [5-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泮托拉唑为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黏膜壁细胞中的质子泵,使壁细胞内的 H+ 不能转运至胃腔中,从而抑制胃酸分泌,改变胃肠道pH 值,进而减少胰腺分泌,保护胰腺组织 [7] 。生长抑素为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其不仅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以减少胃酸生成,进而间接抑制胰腺分泌,还可与胰腺腺泡细胞表面的生长抑素受体结合以抑制胰腺腺泡细胞的分泌功能,进而减少胰 腺分泌 [8] 。因此,二者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 者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生长抑素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重症急 性胰腺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白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水平,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效果优于单纯泮托拉唑治疗。

参考文献

[1]    孙备,李冠群 . 急性胰腺炎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  40(2):  171-175.
[2] 张天庆 .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8,  13(11):  112-113.
[3] 孙石平 .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联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 者的临床疗效 [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8,  13(8):  93-95.
[4] 杨明,王春友 .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解读 [J]. 浙江医学,  2015,  37(11):  909-911.
[5]张裕超,蒙文韬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J]. 世界最新医 学信息文摘,  2018,  18(41):  28-29.
[6] 高木超 . 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J]. 肝胆外科杂 志,  2019,  27(3):  238-240.
[7] 李记超,宁尼亚,刘佳,等 .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分析研究 [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19,  16(8):  50-52.
[8]陈琳琳 . 生长抑素与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 疗效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3):  120-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337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