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1年内在我院精神科看诊入院治疗的病人160例,按照针对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男41例,女39例,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85例,男35例,女45例,经颅磁刺激)。在疗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病患的恢复情况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结果经过一段疗程之后,两组青少年的抑郁症状有所缓和,但是观察组青少年的抑郁症状减轻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从两组青少年治疗之后的抑郁状态中看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青少年的抑郁症状,与仅仅只是经颅磁刺激治疗更具价值。
关键词:青少年抑郁症;低频经颅磁刺激;认知行为疗法
本文引用格式:宋梦怡.研究探讨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49+51.
0引言
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是否健康是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事情,然而青少年由于处于懵懂的青春期,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不强,因此,很容易在受到外部刺激的情况下造成抑郁。比如家庭内部不和谐,学业压力大,失恋,和朋友闹矛盾等等情况都有可能给他们的内心造成波动。此外,还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比如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善于交际等,遗传因素目前也被考虑在内。如果处理不好,会对他们以后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无法坦然面对以后的生活,会表现在想要自残,自杀等不良想法,因此,应该及时关注处理[1]。本研究中,就具体讨论了关于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会给青少年抑郁症带来的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1年内在我院精神科看诊入院治疗的病人16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一般表现为:似病非病,坦途无悦,反抗父母,自杀行为,不良暗示等。收治的患者均符合以上诊断,按照针对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将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5例,男41例,女39例,年龄14±5.29岁),对照组(85例,男35例,女45例,年龄14±5.39岁)。现将两组病患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并同意签署研究同意书,而后顺利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的批准认可。
1.2方法
1.2.1低频经颅磁刺激。本次我院选择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研制的经颅磁刺激仪。这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仪器主要将信号透过颅骨而刺激大脑神经,低频刺激仪则是通过双向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功能之间的平衡来治疗疾病,主要针对神经心理科患者[2]。首先,患者需要完全放松地坐在靠背椅上,然后线圈于头皮平行,频率为1 HZ,100%运动的阈值刺激额叶背外侧,1次/5s间隔,保持10 s/1次,通常是4个周为1个疗程。
1.2.2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通常有4个步骤。第一,精神科的专家需要与病人会面,通过询问的方式拉近与病人的关系,使病人完全放松地信任医生的询问。第二,在与病人建立平等关系后的医生,逐步引导病人开始自我认知,帮助病人逐渐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从而找回迷失的自己。第三,教会病人如何有效调理情绪。每个病人能够处理自己情绪的方式不一样,有的靠音乐,有的是绘画,有的是运动。医生就是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帮助病人找到缓解自己压抑情绪的方式。第四,帮助病人重新树立自己的观念,对这个世界产生积极的想法[3]。
1.3疗效标准。本次分析需观察两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同时受到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抑郁状态进行评价。对抑郁状态进行卡方检验(以%表示),以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统计学分析。医院将使用SPSS 20.0软件对治疗结束后的青少年的抑郁状态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则表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此表可见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抑郁状态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青少年抑郁症作为在青少年人群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大可小。抑郁症患者的情绪波动比常人起伏大,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较多,自身难以克服心理障碍。精神科专家董淑娟提醒,若青少年抑郁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会给青少年人群及其家人朋友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4]。
低频经颅磁刺激仪的作用虽然也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可以在科学上帮助舒缓他们的大脑皮层的紧张情绪,但是仅仅依靠仪器的帮助依然无法帮助青少年走出情绪障碍,以后复发的可能性也较大[5]。一旦对仪器产生依赖作用,会给他们紧张的情绪平添一份紧张,认为自己是病人,是有与常人不同的疾病,加重心理障碍。因此,在合理利用科学仪器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们走出自身的情绪障碍,真正敞开心扉接纳自己,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会是最小的[6-7]。经过本研究分析发现观察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接受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后的抑郁恢复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可以认为是由于科学加上正确价值观的重新塑造,认知行为疗法帮助青少年重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并且他们也在此过程中掌握了如何调节自己消极情绪的方法[8-9]。
综上所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接受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后的抑郁状态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此次研究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静,杜红兴.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1):60-62.
[2]张璐璐,黄沙沙,邵小慧.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7,17(2):85-87.
[3]别怀玺,任丽萍,李笑,等.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疗法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早期干预效果[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8):867-869.
[4]廖三珠,陈文胜,张锦.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J].福建医药杂志,2018,40(5):73-75.
[5]林芳,胡豪.舍曲林加认知行为治疗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3):84-85.
[6]奈效祯,史丽,程新强.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5):60-61.
[7]贾海艳.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效果及特点[J].智慧健康,2017(13):51-52.
[8]张俊,崔明,吴延海,等.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抑郁障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5):288-292.
[9]冯虹,钱建军,马灵亚,等.重复低频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睡眠障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4(2):121-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