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2 14:10: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需要进行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这40例脑动脉瘤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两组。两组患者给予护理方式不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为脑动脉瘤患者术前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再出血,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脑动脉瘤;动脉瘤破裂出血;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李剑云,朱红波.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320-321.

0引言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主要的原因。首次破裂出血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均高达33%[1]。首次出血后第1天存活的患者,再出血的累积风险为35%~40%,死亡率约40%[2]。预防再出血显得特别重要。动脉瘤极易破裂出血,一旦出血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危[3]。所以,本研究通过观察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术前再出血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需要进行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此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需要进行治疗的脑动脉瘤患者4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20例脑动脉瘤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给予护理方式不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男8例,女12例,年龄45~84岁,平均(52.45±3.34)岁;而观察组则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男9例,女11例,年龄43~82岁,平均(52.54±3.43)岁。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别为性别、年龄等,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内容分别为:(1)个性化专业化的入院指导和心理干预:责任护士主动全方位评估患者,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病情,洞察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有效干预,将动脉瘤破裂出血疾病的相关注意事项、危害、治疗方式、并发症以及预防再出血措施等详细告知患者和家属,根据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救治成功案例和现场看望在院的救治成功患者,针对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适度隐瞒,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2)安全管理:绝对卧床休息,禁忌突然抬头或转颈等活动,床头抬高15°~30°,病房环境处于安静的状态,避免情绪波动,操作集中进行;严密监测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和肢体功能;监测下的有效镇痛镇静和止吐;及早发现动脉瘤破裂前先兆症状,如头痛突然加剧、血压突然升高、眼痛、复视、颈项部僵痛等;避免不必要的转运,非转不可的情况下在转运过程中专人陪护,上下床时保护好头部,头颈下垫软枕,进出电梯或有震动的地面时抬起推车头部。积极预防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癫痫等并发症的发生;(3)大便管理:饮食主要以清淡、高纤维高蛋白易消化富含蔬菜的食物为主,养成早餐饱腹联合缩肛运动后排便,注意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2 d未解大便者,给予患者鲜梨黄瓜汁每天食用,或口服10~20 mL麻油,3 d未解大便者给予开塞露30~50 mL连接吸痰管低压保留灌肠或给予导泻药物;(4)血压管理:维持充足的血管容量,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在介入栓塞或手术夹闭术之前,使用镇静镇痛药物和选用静脉注射,便于调控血压的药物平稳降压,将收缩压控制在160 mmHg以内,但是控制不宜太低,平均动脉压控制在90 mmHg以上,保持足够的脑灌注压,防止脑梗死发生;(5)气道管理:环境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抬高床头,面罩湿化吸氧,雾化吸入化痰解痉药物,锻炼深呼吸和腹式呼吸运动,评估吞咽功能,细嚼慢咽进食,按时轻柔轴向翻身;做好保暖工作,预防着凉诱发感染。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必要时低负压轻柔吸痰,压力调整为0.02 MPa,吸痰时间为10~15 s;(6)术前准备:积极完善术前检查,给予镇痛镇静药物,过度紧张者予以隐瞒,协助搬运并护送病人去手术室,避免患者因为搬动和情绪影响发生术前再出血。

1.3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其中,护理效果根据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进行评定,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总分为100分,95~100分为非常满意;85~94分为满意;<8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再出血例数、并发症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后治疗效果,创建数据库,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计算,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效果满意度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总护理效果明显差于观察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
 

3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壁囊性膨出,多因动脉瘤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形成,主要集中分布在Willis动脉环的分支和分叉处[4-5]。早期脑动脉瘤常无明显的特异性表现被人们忽视,当患者入院时往往已经发生破裂。首次出血一般都发生在院外,临床护士干预能力有限。首次出血后仍有高达15%的患者在初次出血后的几个小时内会再出血,再出血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上均会受到严重影响,致死率和致残率明显上升。再出血最常见于最初破裂出血后2~12 h发生,大多数再出血发生在24 h内[6]。因此出血后的24 h是护士关注的黄金时间。在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是第一位的,避免腹内压和颅内压增高的一切因素,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意外情况的发生,特别注意的是动脉瘤破裂出血通常发生在运送患者途中,我们就有2例患者分别在去CT室和手术室途中发生再出血。动脉瘤患者因长期卧床、进食减少、排便反射被抑制、排便动力不足、情绪过度紧张等,容易发生便秘。针对患者进行大便管理,入院时,细致了解日常排便情况,全面评估生命体征、治疗用药情况、饮食情况、心理状态,可以预见患者发生便秘的可能性。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从患者的日常饮食出发,多饮水,鲜梨黄瓜汁每天食用,腹部热敷轻按摩,心理干预,病情允许床头抬高45°排便,必要时药物干预,便秘的发生率为0%,确保排便顺畅,专业化个性化的全面评估和心理支持至关重要,让患者拥有平和的心态度过术前准备时间。我们认为,对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减少便秘的发生,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了患者的疗效和生存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明显差于观察组患者(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发生再出血。观察组未发生1例再出血,进一步说明预见性干预措施有效,也可能与观察时间偏短、样本量少有关。

综上所述,临床工作中,对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预见性干预护理,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生的发生,同时提升整体护理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Kim MC,Hwang SK.The Rupture Risk of Aneurysm in the 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 Single Center Study[J].J Cerebrovasc Endovasc Neurosurg,2017,19(1):36-43.
[2]姜锐璇,张娟,边立衡.2013年欧洲卒中组织关于颅内动脉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管理指南(第二部分)[J].中国卒中杂志,2014,9(7):605.
[3]杨莹,李肖肖,官彦雷,等.术后综合护理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7,46(12):1138-1140.
[4]何婉玲,袁惠萍,罗鹏.针对性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24):4180-4182.
[5]于爱侠,孙晓兰,单瑞,等.整体性护理在脑动脉瘤早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24(2):58-59.
[6]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6)[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6,14(4):364-3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66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