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在新生儿黄疸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接收的 15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75 例)与对照组(75 例),对照组给予新生儿口服安慰剂,观察组则给予新生儿口服茵栀黄口服液,观察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 15mg/dl 的人数及新生儿各项指标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 15mg/dl 发生率为 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 的发生率(P<0.05);观察组新生儿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生儿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高血清胆红素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预防
本文引用格式:顾圆 . 探究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7):165-166.
0引言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病症,主要是因胆红素在体内集聚所致皮肤及其他器官感染所致 [1]。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特征为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该情况在新生儿出生 5d 左右最为明显,在 7~10d 新生儿症状逐渐消退 [2]。对新生儿黄疸,减少高胆红素血症是预防患儿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手段。近些年,本院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来预防新生儿黄疸,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年1 月至 2017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 150 例出生的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出生后 2~3d 出现黄疸,但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在 12mg/dL 以下。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低体重、先天性疾病、感染、窒息、用药史的新生儿。将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75 例。观察组中有男 40 例,女 35 例;胎龄 37~41 周, 平均(39.1±1.2)周。对照组中有男 38 例,女 37 例;胎龄36~41 周,平均(38.8±1.5)周。两组新生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第 3 天服用安慰剂。观察组则在出生后第 3 天给新生儿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号 Z11020607),5mL/ 次, 2 次 /d,连续用药 3d。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 15mg/dL 的人数,主要取新生儿静脉血液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2)统计两组新生儿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20.0 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2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清胆红素超过 15mg/dL 人数
观察组血清胆红素超过 15mg/dL 的人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2.2新生儿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如果不能及时预防或者治疗会引起胆红素脑病 [3-5]。新生儿易出现高胆红素的原因是新生儿出生的时候肠道中无菌,胆红素就不会被肠道菌还原成尿胆原,此外新生儿小肠肠腔中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活动较高也会很快使结合的胆红素分解成脂溶性游离胆红素,而未游离的胆红素就会迅速从肠道吸收 [6]。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增高可导致胆红素肝肠循环增加,这样会加重胆红素重吸收,进而患儿会形成胆红素脑病。此外新生儿胆红素异常可引起听力及神经通道功能损伤,因此,有效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预防新生儿黄疸有积极效果。
在新生儿黄疸预防中,给予新生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有显著的效果。茵栀黄口服液是传统方剂茵栀陈蒿汤加减成的中成药,这对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有可靠的效果,茵栀黄口服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茵陈、栀子、黄芩甙、金银花等 [7]。茵栀黄口服液通常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可显著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2)可参与机体中酶的组成,调节酶活性,直接参与机体中核酸、糖类及脂肪等物质的代谢,促使肝细胞再生,保持肝细胞完整性,降低氧化物损伤;(3)抑制机体变态反应;(4)可显著发挥药物抑菌及杀菌效果,药物同青霉素联用还可以加强青霉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这样可降低红细胞损伤情况;(5)可促进胆汁的分泌及排泄,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胆汁排泄并减少胆红素在肝肠中的循环 [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 15mg/dL 的人数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这表明新生儿使用茵栀黄口服液在预防新生儿黄疸上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早期给予新生儿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标数以及缩短新生儿症状改善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志军 , 毕仲江 , 徐莎 , 等 . 茵栀黄口服液、贝飞达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13(20):3878-3880.
[2]周琴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6(36):20-21.
[3]邱婧 , 王春梅 . 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评价 [J]. 中国优生优育 ,2014,20(3):199-200.
[4]陈海燕 . 茵栀黄口服液用于新生儿黄疸 83 例临床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 医学专业 ),2013,15(1):208-209.
[5]曾永强 , 任麦存 . 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 49 例疗效观察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33(30):6139-6140.
[6]张玲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14(1):195-196.
[7]邵昕 , 何奎华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妈咪爱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3):256-257.
[8]童雪飞 . 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J]. 海峡药学 ,2013,25(6):184-185.
《探究茵栀黄口服液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5/2018122503280810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