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03 15:06: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8例)和综合组(58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综合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儿护理疗效、首次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治疗期间黄疸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综合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3.30%vs 79.3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儿首次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儿第1 d和第5 d黄疸指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组患儿第2 d、第3 d和第4 d黄疸指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4.47±3.02)分vs(88.64±5.5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期间护理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发生。

关键词:早期综合护理;新生儿黄疸;黄疸指数;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赵黎明.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368-369.

0引言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积聚,使得胆红素水平明显增加,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巩膜和皮肤黏膜黄染。临床上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两种,由于新生儿黄疸病因复杂,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差异。多数新生儿黄疸通常会自行消退,然而因受到胆红素毒性影响,病情严重者会导致中枢神经受损,引起智力和运动障碍等并发症,这对患儿家庭及社会均构成严重危害,所以临床对黄疸新生儿采取积极有效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1]。本研究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旨在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1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所有新生儿黄疸诊断均与美国儿科学会2004年制定的新生儿黄疸诊断指南相符合,患儿未见窒息、产伤及感染,未有ABO或Rh溶血。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8例)和综合组(58例);综合组中男30例,女28例,日龄为0-6 d,平均年龄为(2.8±0.3)d,平均体重为(3.2±0.3)kg;常规组中男33例,女25例,日龄为0-6 d,平均年龄为(2.6±0.5)d,平均体重为(3.0±0.5)kg。不同组患儿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新生儿出生后予以早接触和早吸允,向产妇及其家属详细讲解产褥期注意事项。综合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人员指导家长在新生儿出生后1天内,根据天气情况适当予以太阳照射,照射时间为每次30 min。②护理人员密切留意新生儿初次胎便排出时间,若一天内仍未见大便或两天以上胎便未转黄,则对患儿肛门予以轻微按摩,或者在患儿肛门3-4 cm处置入适量消毒的液状石蜡,若无效者采取开塞露塞肛处理。

③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新生儿喂奶和喂水情况,若母乳不足则予以配方奶,告知产妇母乳正确喂养方式、脐部和臀部护理。④护理人员为家属发放健康宣教教育资料,床头放置提示卡,加强多样化健康教育;待胎儿出生后予以抚触护理,并指导产妇进行学习。

1.3观察指标。比较不同组护理疗效:痊愈:患儿全身皮肤红润,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显效:患儿全身皮肤黄染较前显著改善,胆红素水平接近正常值;无效:皮肤仍黄染,病情未改善,胆红素黄疸值≥12.9 mg/dl;有效率为治愈率及显效率之和。比较不同组患儿首次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比较不同组患儿各时间点的黄疸指数。比较不同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不同组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估,量表内容以操作技术、专业知识、沟通能力、健康宣教等,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处理,组间比较使用t和χ2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疗效比较。综合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3.30%vs 79.31%)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
 
2.2首次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比较。综合组患儿首次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
 
2.3黄疸指数比较。综合组患儿第1 d和第5 d黄疸指数与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组患儿第2 d、第3 d和第4 d黄疸指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3。

\
 
2.4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比较。综合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72%(1/58)vs.12.07%(7/58)]明显低于常规组
(χ2=4.833,P=0.028)。

2.5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综合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94.47±3.02)分vs(88.64±5.52)分]明显高于常规组(t=7.056,P=0.000)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儿科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有一定程度的黄染,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贫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对新生儿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2]。新生儿黄疸一旦确诊需采取积极的治疗,同时配合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新生儿出生后早期适当的母乳喂养以及充足混合喂养,不仅能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症状,同时还能加速肠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3]。

此外,早期对新生儿进行抚触和游泳能促进黄疸消退。文献报道,抚触能增加新生儿迷走神经紧张性,提高胃泌素释放量,提高肠蠕动,增加新生儿奶量[4]。本研究对新生儿黄疸予以早期综合护理,包括告知家长带患儿适当接受阳光照射,关注胎便排出,加强母乳喂养以及适当抚触,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综合组患儿护理有效率及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儿首次胎便时间和胎便转黄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儿第2 d、第3 d和第4 d黄疸指数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患儿
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以上结果与张敏捷等[5]研究相类似。综上所述,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期间护理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发生。

参考文献

[1]裴红艳,麻开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中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4(12):1877-1879.
[2]尚贵花.综合护理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期间的应用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1):174-175.
[3]施海燕.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减轻新生儿黄疸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23):70-72.
[4]李玉侠.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7):40-41.
[5]张敏捷.综合护理干预对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84-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7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