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21 14:48: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剖宫产产妇术后喂养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5 月期间 110 例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这 110 例产妇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产妇在泌乳时间上要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改善产妇母乳分泌情况,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剖宫产;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吴琼华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6):255,257.

0引言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重要的手术,因其先进性,已成为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然而,剖宫产术属于一种有创手术,许多产妇在术后会出现一些消极心理,进而影响到睡眠质量以及机体代谢情况。一旦产妇术后睡眠质量下降,机体代谢失常,就会影响到乳汁的正常分泌,进而使得新生儿不能吸收到母乳。母乳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产妇术后母乳正常分泌已成为剖宫产术后护理工作的重点。有研究表明 [1-2],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乳正常分泌,提高纯母乳喂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作了相关研究,研究对象为我眼 110 例剖宫产产妇,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作如下介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多选对象为我院产科 110 例剖宫产产妇,入选时间为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5 月。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 将这 110 例产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年龄24-36 岁,平均(30.05±0.25)岁,初产妇 25 例,经产妇 30 例,孕周 38-41 周,平均(39.5±0.25)周;对照组:年龄 23-35 岁,平均(29±0.35)岁,初产妇 30 例,经产妇 25 例,孕周 37-40 周,平均(38.25±0.25)周。两组产妇均实施剖宫产,产妇在术中未出现麻醉并发症。就两组患者所统计的一般资料来看,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术后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姿势,按需哺乳,合理膳食;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健康教育

1.2.1.1加强培训
(1)护理团队的培训。通过加强管理,制定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每年培训(新上岗的护士必须培训合格才上岗,其他护士每年至少学习三个学时),外出进修的方式确保护理人员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来支持母乳喂养。(2)孕产妇的培训。孕妇通过孕妇学校,助产门诊,初步了解与母乳有关的知识和乳房的护理。

1.2.1.2术前教育
入院期间护士利用术前访视,对孕妇进行剖宫产分娩的相关临床知识讲解,可通过多媒体演示、宣传画册、健康教育资料等方式介绍母乳喂养对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性,促使产妇自己主动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同时告知产妇围产术期间使用的常用药物已经通过母亲的肝脏进行代谢解毒,不会影响新生儿健康。同时告知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可促进子宫收缩,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的预防也具有积极作用,纠正产妇之前的错误认知,消除不良心理顾虑。

1.2.1.3术后教育
产妇回病房后,护士及与产妇、新爸爸沟通,将手术情况以及新生儿情况告知宝妈宝爸,使之安心放心。母乳指导师邀请孕妇及家属一同讨论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制定个性化母乳喂养计划。同时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产妇快速进入母亲角色,增强自我护理能力,鼓励进行母乳亲喂。

1.2.2重视“三早”
产妇回到病房后,产妇意识清醒时,将新生儿与产妇进行不间断的肌肤接触,同时支持母亲开始并维持母乳喂养及处理常见的困难。主要为早挤奶、皮肤早接触及早吸吮,持续时间为 30min 以上。

1.2.3指导按需哺乳
在新生儿出生后,实行母婴共处,24 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母乳门诊护士到病房给予个性化指导,解决产后最初几天哺乳常见疑问。指导产妇轻松自在的正确掌握产后多种哺乳姿势。教会产妇及家人识别宝宝的吸吮需求。讲解泌乳原理及分期,纠正“把胀奶当成有奶的评价标准”的错误认知。

1.2.4情感指导,妈妈哺乳,奶爸哺育
术后第一天开始,护士指导产妇合理膳食,进行全身放松练习,有足够睡眠和休息,鼓励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早期情感练习,比如说话、抚摸、安抚等,借此增进母婴情感。邀请奶爸一同体验,充分发挥奶爸的哺育作用。教会奶爸:支持新妈妈母乳喂养的决定,与其保持足够的沟通;指导照顾协调好家人的情绪生活;教会在产妇母乳喂养时,如何调整宝妈或宝宝的姿势使之更舒适;每日给宝妈及宝宝一个爱的拥抱,一杯充满爱意的温开水,让宝妈的心情更畅,让宝妈的乳汁更多,更有利于宝宝的成长。

1.2.5乳房按摩
乳房按摩的目的就是促进泌乳或缓解乳胀。产后第一天开始人工手法配合产后康复仪进行乳房按摩;指导宝妈掌握热敷与冷敷的时机和方法。这样有效的解决或降低了产后生理性乳胀的发生率。乳晕反向施压按摩:适用乳房相对胀硬时。将拇指或食中指第一指节的指腹横放在乳晕上(宝宝衔接时上下牙龈的位子),有规律的向胸腔方向下压,每次缓慢下压 50 次。之后将手指围绕乳晕移动 1/4 圈(对应之前按摩位子的垂直方向),进行相同的动作 3 分钟左右,直到被按摩的位置变柔软(尤其是宝宝下颌贴近的位置),再开始亲喂。

1.3判定指标
记录产妇术后母乳喂养的建立时间以及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以此作为本次研究评判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产生的数据均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9.0 处理,计量资料用 ±s 表示,统计分析得出的数据结果用 t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产妇在泌乳时间上要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存 在差异,有 统计意 义(P<0.05),如 表 1。 研究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统计结果显示,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 2。
\

3讨论
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母乳喂养可以增强新生儿的抵抗力,增进母婴之间的情感联系。剖宫产术作为产科领域重要的手段,剖宫产术是在麻醉的支持下完成手术的,分娩疼痛少,比较受广大产妇的青睐 [3]。然而, 对于剖宫产产妇而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影响到其术后的正常泌乳,造成泌乳量不足,无法满足母乳喂养。对此,加强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对于剖宫产产妇而言,由于产妇在妊娠期与分娩期的体力及精力消耗较大,再加上手术切口留下的疤痕,使得一些产妇容易产生一些消极心理,进而造成产妇泌乳功能失调, 一旦产妇泌乳功能失调,就会影戏到母乳喂养 [4]。对此,在术后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十分必要。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 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后,促进了母乳正常分泌, 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为母婴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徐丽萍.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3(12):123.
[2]郁殿琴.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14):159-160.
[3]孟姗姗 .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02):205-206.
[4]张炜冉 , 张跃进 , 米惠茹 .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评价 [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3,25(09):102-104.

《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21/2018122102492714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