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效果。方法对98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设为研究对象,参照区组随机设计原则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即参照组49例、研究组49例。前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后组患者在前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统计整合两组与护理的相关数据指标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语言恢复指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语言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语言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语言康复训练;脑卒中;失语症
本文引用格式:赵英娜.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61,63.
0引言
脑卒中是由急性脑循环障碍引起的局部或综合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脑卒中不但会导致身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和其他生理障碍,还会导致抑郁、睡眠障碍等并发症,且发生几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命[1]。而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语言功能障碍。本文将研究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98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基础资料收集整合并设为研究对象,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参照区组随机设计原则划分本组患者为两组,参照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6:23,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67岁、40岁,平均(53.8±4.5)岁,脑卒中类型:27例脑梗死,22例脑出血;失语症程度:19例轻度,22例中度,8例重度;失语类型:21例运动型,19例感觉型,9例混合型;研究组中,男女性别比例为28:21,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分别为69岁、41岁,平均(51.2±4.9)岁,脑卒中类型:29例脑梗死,20例脑出血;失语症程度:19例轻度,25例中度,5例重度;失语类型:20例运动型,23例感觉型,6例混合型。经检验发现组间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即可开展统计学处理。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中风危险因素,处理并发症。研究组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语言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频率为3~5次/周,30~60 min/次,4周,为1疗程。3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2]。语言康复训练具体实施方法:(1)图片:首当其冲的是听力理解,把一些图片放在桌上,护理人员说出图片上的一些名词,患者选择相应的图片。第二,简单称呼的训练:护理人员逐一询问患者照片上的是什么,患者一一回答,如果不能回答或回答错误的答案,护理人员可以用图片中的文字或事物来提示患者,也可以配合身体动作来提示患者,促进患者朗的康复可通过视听和视觉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图像功能[3]。例如,护理人员在患者就餐时做吃的动作。第三,语言重复能力训练:护理人员提供文字或图片提示,让患者复述其内容。并且,可以运用阅读理解训练将单词匹配或单词匹配的方法应用到患者的手单词卡片上,让患者的选择题问答。然后,对患者的图片和文字的匹配能力进行了相反的训练[4]。第四,书写训练:从单词匹配或抄写训练开始,接着是口述和图片名书写。(2)其他训练方法,第一是语言口型训练:让患者观察其他人的发音和口型来纠正自我言语的发音。第二,沟通培训方法: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确保患者对沟通的内容感兴趣,并且患者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形式不限[5]。第三,采用音乐训练方法:播放一些简单旋律的音乐曲目,让患者跟唱歌曲,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的使患者可以单独哼唱。
1.3观察指标
(1)语言恢复效果,显效:自我表达语言功能提高两级以上者;有效:自我表达语言功能提高一级者;无效:自我表达语言功能水平不变者。(2)语言沟通能力:采用BDAE评价,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包(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对应执行t检验、2检验用以开展计量、计数资料的检验,对应以(±s)(%)表示计量、计数资料数据,当P<0.05即表明数值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恢复效果
研究组49例患者,显效22(44.89%)例,有效25(51.20%)例,无效2(4.08%)例,总有效率95.91%;参照组49例患者,显效18(36.73%)例,有效24(48.98%)例,无效7(14.29%)例,总有效率85.71%,P<0.05。
2.2对比两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
研究组49例患者,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182.0±42.8)分,听力理解(349.2±76.5)分,阅读能力(359.6±63.8)分,书写能力(271.5±54.3)分;参照组49例患者,语言康复训练后,语言表达(165.8±32.5)分,听力理解(321.4±59.4)分,阅读能力(308.4±66.4)分,书写能力(273.1±42.7)分,P<0.05。
3讨论
经过治疗后,神经、肢体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特别是偏瘫和失语症的后遗症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遗留,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积极有效地开展早期康复干预是必要的[6]。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国内外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脑卒中后大脑优势半球皮层的语言相关中枢的损伤,患者的语言功能降低或完全丧失,导致相应的语言功能障碍,具体临床表现在阅读、表达、理解以及书写能力上,而这些功能的缺少或降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障碍,并且还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还会妨碍患者参与康复过程的情绪,最终影响患者神经、肢体运动的恢复。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语言功能障碍[7]。本文研究了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早期语言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的效果后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组语言恢复效果为95.91%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5.71%,P<0.05;研究组语言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由此,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语言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阿依夏木·阿布都力木,帕提古丽·阿布力米提.探讨早期语言康复训练联合治疗仪治疗失语症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1):77.
[2]张园园.脑卒中语言功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8,4(9):220-222.
[3]卞慧.脑卒中Brocade失语患者早期语言康复中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6(2):12-14.
[4]石璐,崔丽颖,刘新.早期语言康复训练联合言语治疗仪治疗失语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1):63-64.
[5]黄红.脑中风并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及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256-257.
[6]叶妙红,梁桂珍,李素红.早期启动脑卒中语言记忆痕迹护理对失语症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0):151-153.
[7]鲁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8):240-2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