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应用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两组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麻醉效果。结果①观察组T1、T2时刻的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T0~T2时刻MAP基本维持稳定;②两组麻醉优良率均达到100.00%,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丛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临床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王鹏宇.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56-57.
0引言
股骨颈骨折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这类骨折发生率上升[1]。老年患者机体退变明显,重要脏器储备功能下降,手术麻醉风险更高,在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手术治疗中要考虑麻醉对机体的影响[2]。我院在手术前经神经刺激仪定位下实施腰丛神经组织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至2018年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髋关节置换术,ASAⅡ~Ⅲ级,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其中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60~80岁,平均(72.8±0.2)岁;体重介于45~85 kg,平均(56.8±5.6)kg。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60~80岁,平均(73.1±0.5)岁;体重介于49~87 kg,平均(57.2±6.3)kg。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120例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面罩给氧,检测ECG、BP、SPO2。观察组静脉注射5μg舒芬太尼,侧卧位下进行后路单侧腰丛和坐骨神经组织,经神经刺激仪定位穿刺点后,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以10 cm贝朗神经刺激针定位腰丛神经和坐骨神经,针尖到达合适位置后给予腰丛神经25 mL罗哌卡因(0.35%),坐骨神经20 mL罗哌卡因(0.35%)[3]。对照组为患侧在下常规行L3~4间隙腰硬联合麻醉,见脑脊液后应用1.8 mL 0.4%布比卡因,通常不需要硬膜外腔置管。
1.3观察指标
流动力学指标,包括MAP、SPO2;②麻醉效果评估:患者手术全程安静无痛、无需增加镇痛镇静药,为优;手术室无痛,操作时有不适感,应用少量镇静药,为良;手术区刺痛、麻醉不全、需镇痛药辅助,为欠佳;手术区刺痛、麻醉无效、中转为全身麻醉,为失败;③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恶心呕吐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①观察组T 1、T 2时刻的M A 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T 0~T 2时刻M A P基本维持稳定;②两组麻醉优良率均达到100.00%,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3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股骨颈骨折这类下肢手术常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虽然椎管内麻醉组织的镇痛效果十分完美,但其会对交感神经产生节段性阻滞,从而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使得麻醉风险增加,尤其是老年患者[4-5]。髋部手术多数上界处于T~L水平,腰丛神经包括T神经前支一部分、L~神经前支、L前支一部分,处于腰大肌前方,除了发出肌支支配髂腰肌及腰方肌外,还发出分布于腹股沟区、大腿前内侧的分支[6]。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实施腰丛神经阻滞,股四头肌肌群收缩后局部应用麻醉药,实施坐骨神经阻滞,患肢腓神经或胫神经支配腓肠肌收缩后应用麻醉药,具有定位准确、阻滞效率高和神经损伤少、生理干扰小等优势,这对循环、呼吸系统条件不佳的老年患者尤其适用,对减少心血管事件意义重大[7]。与对照组相比,本组观察组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发症更少[8]。
综上所述,腰丛神经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钱劲松.麻醉方式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3):71-73.
[2]吕荷荣,项少梅,王艮存,等.老年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6):628-629.
[3]程家坦.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比较[J].淮海医药,2017,35(4):439-440.
[4]管伟荣.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33-34.
[5]韩琪,廖永强,李荣胜,等.老年下肢手术中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比较[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5):38-40.
[6]陈日勇,杨振青.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对比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134-137.
[7]易萍,杨文,彭洪.神经刺激仪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脊柱畸形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23):67-68.
[8]陈吉生,柯少冰.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组方麻醉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房,2016,27(24):3389-33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