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以电话回访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到2019年04月之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进行以电话回访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评分及生活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以电话回访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
关键词:电话回访;延续性护理;慢性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率;自护能力;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余春,贺倩,刘贤秀,等.以电话回访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344-345.
0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血管类疾病。而且,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慢性心力衰竭率人数不断增加[1,2]。很多患者住院后得到了良好的治疗,病情稳定。但是出院后,不进行及时护理,而且遇到突发情况不会处理,导致病情加重,需要再次入院治疗[3,4]。所以需要对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通过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饮食,服药等方面的习惯及依从性,可以针对性的给予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便患者尽快康复。本论文研究了以电话回访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到2019年04月之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男女比例12:18,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59.01±3.05)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2.65±6.12)年。其中患者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3例,II级8例,Ⅲ级9例。观察组30例,男女比例16:14,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66.01±5.79)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2.65±8.72)年。其中患者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1例,II级9例,Ⅲ级10例。所有参与的研究对象均无精神病史,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比较两组患者的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指南》中临床诊断标准及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为指导。纳入标准:(1)所有参与试验的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指南》的临床诊断标准,同时符合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Ⅰ~Ⅲ级;(2)年龄不低于18周岁;(3)无认知功能障碍;(4)能够正常沟通,并且可以使用电话进行交流;(5)患病时间在3个月以上;(6)知情且能够积极配合研究的进行。排除标准:(1)难治性终末期心力衰竭者;(2)心肝肾严重被损伤者;(3)使用过胰岛素或激素者;(3)血钾、血肌酐等指标异常者;(4)独居者;(5)无法积极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心内科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内容包括患者住院期间用药护理、饮食护理、休息及运动护理、症状护理,出院指导等,出院一周后回访一次。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以电话回访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患者出院一周后开始进行电话回访,总共干预6个月。第一个月内,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出院后第2、3月内,每2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出院后第4、5及6月内,每3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根据不同患者恢复情况,确定电话回访时长。电话回访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感受、病情异常情况。根据患者疾病转归情况,给与相应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能进行自我照护。同时将监测血压的方法给患者回顾一遍,保证患者真正的掌握了该方法。针对患者的血压值,指导患者用药。另外,了解患者的饮食搭配及生活习惯,确定是否有不健康之处,指导患者改正。对于出现突发情况的患者,告知患者急救措施。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对比
利用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评价患者自护能力。该量表包括1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5分进行评价,分别代表完全同意、基本同意、中立态度、基本上不同意及完全不同意,分值12~60分,分值越低表明自我护理行为越强。
1.3.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通过简明健康测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精力、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6个方面,每个方面均为100分,分数越高代表越有高的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2检验,P<0.05时,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自护能力对比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自护能力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持续存在的心力衰竭状态,可以稳定、恶化或失代偿。我国约有400万心力衰竭患者,这些患者由于护理不当,反复住院,对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很多患者出院后由于对心力衰竭认知不足,护理不标准,导致病情加重。当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能够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通过电话与患者沟通,患者能够将自己的生活习惯及饮食情况告知医生,给医生提供依据,医生能够准确的判断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用药,告知患者如何处理突发情况,帮助患者尽快康复。通过表1及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评分及生活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苑海英[5]、王玉[6]及陈卓芳[7]等都论证了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与本论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以电话回访为基础的延续性护理,能够明显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推广。
参考文献
[1]丁彩霞.自我效能与健康教育干预对慢性稳定期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4):166-169.
[2]文加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开展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6):79.
[3]王艳华,张方霞,王晨艳,等.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27):3357-3358.
[4]王翠翠.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19):2423-2424.
[5]苑海英.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衰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6):67-69.
[6]王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251-252.
[7]陈卓芳,林雪英,梁菊艳,等.电话随访式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8,17(01):24-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