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食道癌术后患者采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和常规电话回访,探析该护理方式对其改善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普外科成功行食道癌根治术的5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与实验组27例,对照组术后出院时予传统出院指导,嘱患者定期复查,在其出院后不再做其它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途径延续护理和常规电话回访。对比两组术后饮食依从性、NRS-2002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过3个月后,实验组术后饮食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NRS-2002评分、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途径延续护理和常规电话回访的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食道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从而降低营养不良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多途径延续护理;电话回访;食道癌术后;营养状况
本文引用格式:王俊英.多途径延续护理和常规电话回访在改善食道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中的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1):257+261.
0引言
我国食道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处于世界首位,且该病种发病率还呈现出逐步递增趋势。手术是目前首选的食道癌治疗手段,但有研究指出,接受手术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状况的超过40%[1],术后患者发生与进食有关的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高达20%以上[2],且多发生在出院之后,对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传统护理方式主要注重院内护理[3],而忽略了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本研究为食道癌术后患者提供定期电话回访形式为主的多途径延续护理,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现进行如下报道。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本研究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普外科成功行食道癌根治术的53例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2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58.23±12.24)岁,鳞癌24例,腺癌2例;实验组27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为(58.22±12.25)岁,鳞癌25例,腺癌2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病理诊断,术后恢复顺利,能经口进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自愿入组。
1.2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传统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实行电话回访:患者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一次电话回访;出院第2个月始,每2周电话回访一次。同时予多途径延续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心理支持的延续护理②患者饮食的延续护理: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每日活动量,计算总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制定膳食谱。于术后第15、20、25、30天时督导患者完成半流质饮食→软食→普食的过渡③指导患者预防并发症:有患者反馈进食时存在哽咽感致吞咽困难,告知其为吻合口狭窄所致,嘱患者每日吞食面团等弹性类食物2-3次,以利于吻合口扩张,阻止狭窄程度进展。有患者反馈进餐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告知其为反流性食管炎,嘱患者饭后1小时内取直立位,睡前2小时内避免进食,床头抬高20-30 cm尽量左侧位。
1.3评价指标。NRS-2002总分0-7分,总评分≥3分说明存在营养风险,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百分比和(±s)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饮食依从性对比。对照组中共21例依从,5例不依从;实验组中共26例依从,1例不依从。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NRS-2002评分对比。对照组中<3分共有8例(30.77%),≥3分共有18例(69.23%);实验组中<3分共有14例(51.85%),≥3分共有13例(48.1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中发生吻合口狭窄者共2例,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者共1例;实验组中发生吻合口狭窄者共1例,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者共0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我国食道癌术后患者多数于术后第2周出院时均可过渡至半流质饮食状态,术后15-30天患者将经历软食过渡至普食的过程,这种饮食结构可发挥食物机械性扩张作用,从而促进食管功能恢复[4-6]。但临床观察表明,大量患者在出院后心理上往往陷于一种无助的状态,过度担心吻合口疼痛、破损、吞咽困难等而不依从饮食性状过渡要求,使其流食、半流食期延长至术后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食道无法在黄金扩张期内获得有效食物性扩张而出现狭窄,严重影响其术后营养摄入,成为术后发生营养不良、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7-9]。因此加大院外延续性护理和定期电话回访督促,变得尤为重要。
延续性护理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伸性服务[10]。通过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有目标的沟通,使患者得到更高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本研究实验组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和饮食指导,并发症的预防指导,致力于改善患者饮食相关不适症状,帮助其科学进食并完成饮食过渡,为充足营养摄入奠定可靠的生物解剖学基础[11]。如结果所示,实验组患者饮食依从性明显提高,使其营养不良风险评分(NRS-2002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应的术后营养不良、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得到了明显降低。这与丁明红[12]研究者的相关成果表现一致性。
综上所述,多途径延续护理和常规电话回访的方式可以明显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食道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从而降低营养不良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许秋晨.多途径延续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3):121,124.
[2]王定萍.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4):3730-3732.
[3]靳海荣.赵明月.英静静.延续性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药临床杂志,2013,17(20):71-73.
[4]应佳蓉.刘军.食管扩张黄金期专题专职强化延续护理在食管癌手术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当代护士,2017,11(11):82-84.
[5]莫龙.石崛.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食道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营养状态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5):940-945.
[6]徐敏,赵慧莉,张仪芝.多途径延续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
[7]吴芬芳.多途径延续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37.
[8]原红.评价使用多途径延续护理对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8).
[9]蔡秋霞,张立君,朱伟伟.功能互补式多途径延续护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5):2063-2066.
[10]张明睿,雷新宁,张娜,等.基于4R模式的随访管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4):81-83.
[11]王领会,张艳燕,张杰坤.延续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66-67.
[12]丁明红.微信式延续护理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144-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