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1 11:32: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本次研究需求进行分组筛选,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认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性狭窄。选择其中进行了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实施了血管超声检查的患者55例作为实验组。对患者使用两种不同方式所进行的血管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比较,分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准确率。结果与实施CT血管造影检查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在轻度、中度、重度血管狭窄的准确率更高,尤其在重度狭窄患者的诊断上,其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早期辅助检查手段,其安全性好、准确率高,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造成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血管超声;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临床诊断;准确率

本文引用格式:练裕红.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89-190.

引言

脑血管病是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所包括的类型繁多,具体致病原因多样,但患者临床均表现为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该病发病率、因病致残率、致死率均很高,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带来极大威胁[1]。而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主要原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脑梗死、脑卒中等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对此类疾病的早期确诊和对症及时治疗,是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2]。本次研究对本院11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分组进行了CT血管造影检查和血管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的对比分析,探讨血管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诊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本次研究需求进行分组筛选,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认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硬化性狭窄。选择其中进行了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实施了血管超声检查的患者55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所患的疾病种类及合并症、平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如下表所示。


\
 

1.2方法

1.2.1对照组


予以CT血管造影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记录。

1.2.2实验组

施行血管超声检查,统计和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

1.3观察指标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性诊断结果为参照标准”[3],分别计算两组患者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并进行组间的数据对比。统计数据以(n/N,%)表示,N为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确诊为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患者例数。对结果进行2检验。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P<O.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颈动脉硬化性狭窄诊断结果:对照组患者轻度狭窄19例、中度狭窄22例、重度狭窄14例;实验组患者轻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19例、重度狭窄15例。两组患者分别使用CT血管造影检查和血管超声检查的结果及准确率如下表所示,实验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


\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后不良,其致残率、致死率很高,因此对患者的早期诊治至关重要。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理机制复杂,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该病的病因[4]。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致病主要原因之一,极易造成患者脑血管意外或卒中[5]。该病的患者多为中老年患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逐年增多,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受到医师的重视。

临床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检查方式,包括二维超声多普勒彩色血流成像(血管超声检查)、血管造影、磁共振(CT)血管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血管造影通常被临床作为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主要标准,而CT血管成像和血管超声检查也是临床较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6]。

血管超声检查的敏感度、安全性高,是临床较有效的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管内膜不平、腔内血栓、血管壁增厚等,通过二维声像图予以直观显示,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准确判断、定位血管狭窄的具体位置,辅助进行早期的准确诊断[7]。

本次研究,对照组与实验组的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程度确诊率比较结果表明,实施血管超声辅助检查的实验组患者,其血管狭窄的确认率好于对照组;且患者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程度越严重,血管超声检查的确认率越高。指标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管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早期辅助检查手段,其安全性好、准确率高,对颈动脉硬化性狭窄造成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有着重要作用,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手段[8]。

\

 
参考文献

[1]闫爽.血管超声在颈动脉硬化性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2):151-152.
[2]金红.动脉硬化性狭窄中血管超声的应用综述[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4):133.
[3]梁启硕,黄宇虹,陈伟军,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的临床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53-54.
[4]邱海燕.血管超声应用于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的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5):177-178.
[5]黄红.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超声与血管造影比较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4):39-40.
[6]秦江萍,覃新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5):142,145.
[7]李雪娇,侯秀昆.超声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评估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06):29-30.
[8]陈巧琼,丁尚伟,谢玉环,等.血管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强化模式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03):339-3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