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通过对本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超声诊断,计算利用超声诊断的有效率,进一步探讨超声诊断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指导。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入住本院进行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80 例,通过对他们的疾病诊断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 40 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诊断及治疗,对实验组采用超声诊断心血管疾病, 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身体体征进行记录,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的诊断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超声诊断更有利于监测心血管疾病,对患者有利,能够增强治愈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应用进展;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刘雯 . 心血管超声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1):177,183.
0引言
早在 1954 年,瑞典的 Edler 就使用了超声光点来扫描人们的心血管,并记录了二尖瓣狭窄回声图,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超声光点观察人们的心血管,从那之后,心血管超声技术就得到不断的发展,甚至于独立于医学领域,自成一门技术学科 [1]。最重要的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开启了心血管超声领域技术的新时代。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医学技术飞速进步, 心血管超声诊断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成为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而本院为了进一步探讨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现报道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入住本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 80 例病例,本院对所有患者的选取,要求所有患者都必须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标准,并且不包括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在这80 例患者中,对照组中有40 例,男 21 例,女 19 例,患者年龄 34-82 岁,平均年龄(53.1±2.5) 岁,临床表现如下:心慌患者 37 例,胸闷患者 32 例,呼吸困难患者 26 例,气短患者 25 例,胸痛患者 21 例,咳嗽患者 13 例,咳血患者10 例;实验组中有40 例病患,其中男20 例,女20 例, 患者年龄 30-75 岁,平均年龄(50.4±3.7)岁,该组患者临床 表现情况同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患者在选取之后会听取患者的意见,患者均自愿入组,并且必须要经过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同意,并在协议书上签字。
1.2方法
对照组的诊断方法为常规诊断,首先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脂组合检测、载脂蛋白 AI 测定、载脂蛋白 B1 测定、脂蛋白 a 测定等。实验组在采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再使用超声诊断进行进一步诊断,使用超声诊断可以对患者的胸超声情况进行检查,从而观察患者的左心系统情况,在此过程中应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记录,确保最后分析可用。实验结束之后,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患者的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40×100%。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时采用了统计学软件 SPSS21.0,采取了( ±s)的形式来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则采取(%)的方式对其进行统计,运用统计学软件的测定结果 2 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与分析,最终结果中, P<0.05 表示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对照组中诊断为心血管疾病的有 23 例,未发现异常的有 17 例,诊断的有效率为 57.5%。满意度方面,非常满意的有 4 例,满意有 25 例,不满意有 11 例,总满意度为 72.5%。实验组中诊断为心血管疾病的有 35 例,未发现异常的有 5 例,诊断的有效率为 87.5%。非常满意的有 25 例,满意有 14 例,不满意有 1 例,总满意度为 97.5%。
3讨论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此类疾病的临床发病率较高,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中风、心脑血管硬化等 [2-4]。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均构成较大威胁,且中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另外,心血管疾病还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的致残风险以及死亡风险。尽管近年来医疗技术手段有了较大进步,使得心血管患者死亡率有所降低,但是一些病情严重的患者经过一系列治疗以及护理之后,仍然有半数左右存在生活自理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增加患者家庭以及社会负担 [5,6]。心血管疾病是全身性或是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的表现,常见病因如下:(1)血管性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等;(2)血流动力学因素:如高血压等;(3)血液流变学因素: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导致的异常情况;(4)血液成分因素:如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增多等 [7,8]。心血管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眩晕、紫绀、呼吸困难、胸闷不适等,不同疾病类型,临床表现也有一定差异。如今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一大重要问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比例极高,而且拥有极高的死亡率,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血管疾病的检查项目较多,常见的有血压、血脂、血糖、血 / 尿常规、血液流变学检查、心电图检查等。此外,超声诊断、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血管镜、放射性核素心肌现象等检查手段对于心血管病变位置以及程度的确定也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本院的本次研究就是通过对超声诊断技术的应用,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诊断方法。自超声技术问世以来,发展到现在已经进步很多。在心血管超声学中,主要包括诊断以及治疗两方面内容:(1)心血管超声诊断:主要是应用心血管三维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血管内超声心动图、血管内超声显像、组织多普勒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等超声检查方法对疾病的类型、病灶位置进行确定,并根据相应的检查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2)心血管超声治疗:主要包括术中超声心动图、超声引导的心导管介入性治疗、超声导管消融术等方法,在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治疗过程中起到辅助的作用或是主要治疗作用。而此次研究中充分证明了超声诊断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超声技术可以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大勇 . 浅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J]. 当代医药论丛,2014(07):86-87.
[2]穆正宣 . 基层医院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方法分析 [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0(4):4-6.
[3]王永清,宋慧茹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85-86.
[4]张昌刚 . 心血管疾病应用心血管超声诊断的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4(29):50-51.
[5]杨冬月 .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价值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17):3300,3302.
[6]程亮 . 分析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02):63-64.
[7]高翔 . 心血管超声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作用探讨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81):15972-15973.
[8]吉双梅 , 王小青 . 急诊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08):198.
《心血管超声诊断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020/2018102003501933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