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OSA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的48例实行常规多导睡眠监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48例睡眠监测患者作为实验组。通过监测报告,比较两组患者多导睡眠监测的准确性和监测成功率,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多导睡眠监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多导睡眠监测的成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护理;多导睡眠监测;效果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单国琴.综合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OSA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2):331-332.
0引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呼吸道出现塌陷阻塞导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睡眠中断等病理生理改变,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高血压、肺心病、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1-3]。多导睡眠监测主要监测患者的心率、心电图、脑电图、动脉氧饱和度、夜间呼吸等指标,以便了解患者的病情、呼吸暂停的时间和次数,临床上常用于诊断OSAHS患者,虽然监测效果显著,但由于患者对这种监测方法缺乏了解,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夜间睡眠质量差、导线脱落等原因导致监测失败[4]。因此,需要为OSAHS患者采取适当的综合护理措施,以获得准确的结果,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并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的48例实行常规多导睡眠监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7例;年龄45~69岁,平均(57.55±2.32)岁;体重68~95.41 kg,平均(81.32±2.71)kg。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48例睡眠监测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6例;年龄39~72岁,平均(49.73±2.56)岁;体重67~91.73 kg,平均(75.31±2.31)kg,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使用相同的多导睡眠监测仪、采用相同的睡眠分析软件进行测试。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多导睡眠监测,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方法如下。
1.2.1监测前护理干预
(1)监测前,应耐心细致地说明监测仪器的原理、功能、配合要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和家属睡眠监测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无损伤,可以正常睡眠,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2)为了保证晚上的睡眠质量,检查当天尽量避免进行影响睡眠的活动,如午睡、饮用咖啡等。检查前须洗头、洗澡,但不使用沐浴露,可穿着宽松的衣物。男士须刮胡须,女士头发不宜过肩。
(3)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清洁、温湿度适宜的环境,在病人触手可及处放置便器,便于夜间如厕。
(4)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和血压,评估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状态、生命体征,预估患者的打鼾时间、呼吸暂停时间以及胸闷等可能存在的情况[5],询问患者是否有记忆衰退、精神不集中、夜间觉醒等症状。
1.2.2监测中护理干预
安装睡眠监测仪时动作温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易脱落的电极和血氧饱和度传感器使用医用透气胶带进行无张力固定,并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消除病人的疑虑。监测过程中避免影响病人的正常睡眠,在监测过程中密切观察,约30 min检查1次电极状况,及时处理病人牵拉等原因引起的导线脱落等问题,观察病人呼吸节律、频率、面部表情、口唇、甲床等情况,防止意外的发生。
1.2.3监测后护理干预
(1)连续记录7~9 h后,睡眠监测结束,及时询问患者的夜间睡眠状况,并做出详细记录,擦拭和消毒电极、电线,避免线路折叠,并通知报告获取时间,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问卷调查(总分10分)。
(2)告知监测结果及相应含义,并做好随访工作。
(3)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肥胖患者应适当减肥,以减少肥胖所致的气道狭窄引起的呼吸暂停现象的发生,并告知肥胖与睡眠质量的关系,运动锻炼还可以减少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鼻塞病人可使用相应药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病情严重者可遵医嘱行气道正压通气。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 S 1 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监测准确率、监测成功率
实验组患者的睡眠呼吸监测的准确率和成功率高于进行常规多导睡眠监测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患者人数逐渐增加,OSAHS的发生率也不断提高,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了生活质量[6-7]。在监测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准备不足,睡眠监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往往有较大出入,相关文献报道[8-9]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中伪迹或数据丢失发生率。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多导睡眠呼吸监测进行干预,避免了患者因素或其他客观因素对监测效果的影响。
监测前的充分准备是确保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先决条件。监测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减少了环境和心理因素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监测准确率和监测成功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病情的认知度,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因此,多导睡眠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苏海英,张京秋,曹云,等.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26-27.
[2]庄雅娟,汤园园,李立群,等.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干预[C]//中国中药杂志/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2016.
[3]钦玲玲,陆华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行多导睡眠检测仪监测的舒适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6):147-150.
[4]张红霞,崔丽霞.多导睡眠监测的护理与护理流程的应用[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5,35(2):138-140.
[5]董万里,于桂青.护理干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5,7(4):292-295.
[6]于任游,李芳增.综合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OSAH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17,33(10):232.
[7]蒋蓉,杨红梅,李雪梅.综合护理干预在多导睡眠监测OSAHS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2(7):73-74.
[8]黄媛媛,王红,谢娟,等细节护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多导睡眠监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5,13(20):1983-1985.
[9]吕丹丹,蒋艳,赵清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行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120例个体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2(19):90-9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