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0例纳入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2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血压正常者26例纳入对照组,选入时间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应用多导睡眠监测并对比监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AHI、BMI、LSO2等指标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睡眠结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睡眠障碍通气综合征血压升高患者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与血压正常患者相比更明显,而睡眠结构紊乱程度相似。
关键词: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
本文引用格式:杨广林.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92+94.
0引言
我院特选取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0例,根据血压值分为两组,探究高血压合并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应用多导睡眠监测特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50例纳入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在知情自愿条件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均存在白天嗜睡、反复呼吸暂停、睡眠时严重打鼾等表现症状,多导睡眠监测结果AHI指标≥5次/h,存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17例,年龄35-54岁,平均(52.64±4.26)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存在高血压症状者24例(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纳入观察组,将血压正常者26例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良好比较性。
1.2方法。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与Polysmith睡眠分析软件对患者整夜的睡眠质量进行监测,检测项目包括眼动心图、脑电图、心电图、口鼻气流、鼾声、血氧饱和度、体位等指标[1]。
1.3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应用(±s)描述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行卡方检验,数据差异P<0.05表示具备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睡眠结构比较。两组患者的味觉指数、快速眼动睡眠(REM)、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的1期、2期、3+4期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呼吸事件严重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IM)、最低血氧饱和度(LSO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潜在危险疾病,据流行病学分析可知,此病与高血压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与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存在密切联系,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2-3]。AHI与SaO2两项指标均可有效反映睡眠障碍程度与血氧降低程度,对于病情判断与预后存在重要意义。据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呼吸紊乱指标高于血压正常的对照组,观察组LSO2指标比较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高血压会使机体处于高度缺氧状态,使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加重,存在严重的长期危害性,因此,临床应加强高血压控制与预防。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处于睡眠状态时,上气道出现狭窄、高碳酸血症以及反复呼吸暂停伴低氧血症,会对中枢神经与心血管化学感受器产生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周围血管收缩,增加心搏出量,进而导致血压在夜间睡眠及醒后明显升高。患者白天嗜睡、乏力、记忆力降低、精神萎靡等症状的病理生理特征主要是因睡眠结构紊乱、低氧血症所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睡眠结构紊乱、浅睡眠期增多,深睡眠期减少,而这与是否处于是否出现高血压状态无关[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肥胖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多,这也导致睡眠呼吸障碍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多,有研究数据指数,相对于健康人群,肥胖人群的睡眠呼吸障碍发病率要提高四倍,当前来院就诊的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当中肥胖人群所占比例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在肥胖患者体内聚集有大量的脂肪,导致其出现舌体肥厚现象,使得其咽侧壁及软腭的体积出现明显的增大,上呼吸道腔隙狭窄明显,那么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就会因为肌张力下降导致出现反复阻塞,再加上肥胖患者存在胸腹壁脂肪肥厚现象,导致其呼吸驱动力明显降低,腹部所堆积的脂肪导致膈肌上移,再加上肺活量减少、呼吸驱动力降低等的影响,导致其发生呼吸睡眠障碍[5-6]。此外,肥胖还会导致高血压的加重,所以对于存在呼吸睡眠障碍的患者来说,做好其自身体重控制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导致呼吸睡眠障碍患者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痛等病理生理基础的主要原因是低氧血症与睡眠结构紊乱,当前有学者在相关研究当中借助于睡眠结构来辨识睡眠各个阶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现20-50岁健康成年人的各个睡眠阶段在总睡眠时间当中的必维大致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期1期占比为5%-10%,2期占比为50%,3+4期占比为10%-20%,REM占比为20%-25%。合并有高血压的呼吸睡眠障碍患者与未合并高血压患者相比,各期睡眠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差异,两组微觉醒指数差异也不显著,这也提示是否合并高血压对于睡眠结构没有太明显的影响。
综上所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无论是否伴发高血压状态,睡眠时血压无规律性,但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且高血压也会对患者的睡眠结构造成轻微影响。
参考文献
[1]龙淑珍,苏红.128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分析[J].重庆医学,2018(1):95-97.
[2]曾春艳,柯明耀,谢红旗.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状态[J].福建医药杂志,2018,40(01):73-75.
[3]杨琳,何权瀛,王娘娣,等.脉氧仪诊断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6(5):500-505.
[4]叶惠玲,刘剧艺,何贵碧.细节护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多导睡眠监测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18,47(06):185-186.
[5]夏辉.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8,32(09):924-927.
[6]邓萍萍,李冬,王小轶,等.Epworth嗜睡量表联合微动敏感床垫式睡眠监测系统对荆门市东宝区成年女性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8,33(03):217-2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