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使用情况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0 15:34: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于本院住院患者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于我院所有出院患者的病历中选取200份使用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病历作为本次的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结果本院各科室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更多,两种药物的应用不合理,其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到位,会诊次数少以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本院应加强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应用管理,规范其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使用情况

本文引用格式:苏红.探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使用情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55-156.

0引言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包括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比阿培南、多尼培南等,是一种有着最广抗菌谱同时活力最强的抗菌药物[1]。临床上对替加环素使用时应合理应用、科学管理,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制定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2]。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于我院住院患者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情况进行调查,为临床使用抗生素提供重要依据。

\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于本院所有出院患者的病历中选取200份使用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病历作为本次的分析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115例,女性患者有85例,年龄在15-65岁之间,平均年龄(52.7±4.9)岁。记录患者的年龄、病史、性别、姓名、科室、使用药物的情况(药品名称、用法和剂量、疗程)等。

1.2方法

对所选取的200份病历进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和替加环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点评。

1.3观察指标

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在各科室的使用情况、会诊及微生物检测情况、联合其他药物使用的情况记录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核算软件为:SPSS 22.0版本,其中200份病历中药物使用情况所占比例等者使用“百分率(%)”的形式表达。

2结果见表1、表2。


\

\


 

3讨论

由结果“2.1”部分可知,本院呼吸内科有112例患者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占比56%,是所有科室中使用次数最多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呼吸内科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患有传染病,需要较多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有关。且该科室大部分患者有重复患有传染病病史,多次住院,需要多次使用抗菌药物[3]。长久以来,人体产生了耐药性,要重新使用特殊的抗菌药物。

在本院使用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中,亚胺培南使用最多,有123例患者使用过该药物,占比61.5%,其次是美罗培南,有20例,占比10.0%,帕尼培南有14例,占比7.0%,然后是厄他培南和比阿培南,均有10例患者使用过,占比5.0%,使用最少的药物是多尼培南,有5例患者使用,占比2.5%[4]。不同科室用药量和种类不同,这与疾病的种类和医生的用药习惯都有关系,部分疾病对某些抗菌药物耐药性较强,不得不使用其他种类抗菌药物[5]。

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等特殊抗菌类药物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合理进行调配,对症下药,登记用药情况,由专门的管理人员确定可以使用后再由专科医生开出药方[6]。由结果“2.2”部分可知,我院各科室的会诊率都较低,抽取的大部分病历中都没有会诊记录。

在临床上,每一次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都需要记录用药的原因、用量、疗程等内容,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临床诊断和可能感染的致病菌及相应抗菌药物耐药性等结合分析。而本院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完善,许多份病历仅仅说明“该疾病需要给予患者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等药物进行治疗”[7]。

从宏观方面来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属于特殊的抗菌类药物,临床上在使用前应进行微生物检测、病原检测和药敏试测,根据各类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用该药或用药量,也可以最大程度上调整用药及治疗方案,使得临床使用更加合理、安全[8]。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联合其余抗菌药物一起使用,可以抗菌谱的范围扩大,加强活力,临床效果更佳。比如说联合替考拉宁、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异帕米星、奥硝唑等药物,甚至是联合2种以上药物一起使用。

综上所述,我院应加强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应用管理,特殊级抗菌类药物的使用起点和联合用药的合理性要按照规章制度科学规范。

参考文献

[1]吴小脉,朱业飞,龚柳阳,等.替加环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5376-5378.
[2]李彩华,陈维忠,胡晓峰,等.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5):650-653.
[3]朱明辉,马红映,王卫华,等.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碳青霉烯类失活法检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3):330-334.
[4]吴玲花.临床分离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1(82):105-105,156.
[5]金晶,吴伟平,林德.替加环素联合9种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耐药细菌的抗菌作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11):1281-1284.
[6]刘妍,袁应华.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2018,33(2):147-151.
[7]丁丽丽,戎建荣,王桂琴.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9(1):10-14.
[8]吉小丽,王永胜.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9):246-2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