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6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参照组58例患者采取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研讨组58例患者采取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探究治疗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均有较大程度改善,研讨组改善程度更甚,P<0.05,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提升肩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关键词:探究;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陈昌永,施信,李政.探究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0):93,103.
0引言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发病率较高,约为全身骨折总发病率的4.6%以上,骨折部位处于胸大肌止点之上,解剖颈下2.5 cm,这个位置从松质骨向皮质骨过渡,因其稍细属于力学薄弱区域[1,2]。老年人是发病高危群体,其发病部位多集中在松质骨与密骨质交汇点或松质骨部位,发生冻结肩的可能性较高。所以在对病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是非常重要的[3]。本研究结合本院收治的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16例,分别实施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与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深入探究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旨在为病患找到一种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16例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两组,参照组58例患者采取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研讨组58例患者采取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全部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已确诊为肱骨外科颈骨折,均伴有肩部关节局部肿胀与疼痛症状显著,同时有功能障碍表现。排除合并凝血功能异常、免疫系统障碍、恶性肿瘤病症、严重心脑血管病症、肝肾等重要脏器病症等患者。
参照组:年龄61.7-79.8岁,平均(68.31±4.43)岁,男女比例32:26。骨折类型分外展型、内收型、肩关节脱位型,各有患者24例、21例、13例,致病因分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摔倒跌落伤,各有患者8例、26例、24例。研讨组:年龄62.1-80.4岁,平均(67.98±4.69)岁,男女比例33:25。骨折类型分外展型、内收型、肩关节脱位型,各有患者23例、20例、15例,致病因分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摔倒跌落伤,各有患者9例、27例、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致病因等方面信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二者对比有效、均衡。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58例患者采取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首先为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其肩部稍微垫高。在患者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处行1切口入路,此时注意保护头部静脉,至骨折端之后清除此处软组织,再牵引拨撬,将骨折端复位,然后选择合适长度的肱骨近端解剖钢板,行位置调整,约为肱骨结节间沟外5.0 mm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5.0 mm处,将钢板近端通过多枚克氏针暂时固定后,将3-5枚皮质骨螺钉于钢板近端拧入,3-4枚皮质骨螺钉于钢板远端拧入。对于移位体积较大的通过克氏针固定,如发现患者骨质疏松情况比较严重,且合并骨缺损时,应取植入人工骨材料或髂骨植骨。最后术野清理,将引流管常规放置,再将皮下组织与皮肤逐层闭合。手术后首日将引流管撤出,可悬吊患肢21-40 d。手术后2周视患者切口情况由医护人员协助其进行肩关节外展、被动前屈运动。术后1个月可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前屈与后伸运动。
研讨组58例患者采取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首先为患者实施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将其肩部稍微垫高。在患者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处行1切口入路,此时注意保护头部静脉,至骨折端之后清除此处软组织,再牵引拨撬,将骨折端复位,选择结节间沟部位作为基准进行整复对位。然后选择合适长度的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将其放置于肱骨外侧,再进行位置调整,约为肱骨结节间沟外5.0 mm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5.0 mm处,将钢板近端通过多枚克氏针暂时固定后,将1枚皮质骨螺钉从钢板远端加压拧进,此时应确保钢板贴附于骨面,对骨折端加压。将3-5枚自攻锁定螺丝钉于钢板远端拧入,3-4枚自攻锁定螺丝钉于钢板近端拧入。如发现患者骨质疏松情况比较严重,且合并骨缺损时,应取植入人工骨材料或髂骨植骨。最后术野清理,将引流管常规放置,再将皮下组织与皮肤逐层闭合。手术后首日将引流管撤出,可悬吊患肢14-20 d。手术后3 d视患者切口情况由医护人员协助其进行肩关节外展、被动前屈运动。术后1周可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外展、前屈与后伸运动。
1.3观察指标
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3个月后肩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如功能恢复、解剖复位、活动范围及疼痛程度等)进行评分,分值区间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评分数据经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肩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以均数±标准差(±s)表达,t检验,P<0.05为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表对患者3个月后肩关节功能的康复情况(如功能恢复、解剖复位、活动范围及疼痛程度等)进行评分,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肩关节功能指标数据相近,P>0.05,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均有较大程度改善,研讨组改善程度更甚,P<0.05,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1。
3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在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病理位置集中于肱骨松质骨与肱骨干皮质骨的交界处[4]。治疗前首先考虑患者的生理特性,手术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式,特别是对于已发生轻微移位或未发生移位的老年患者而言,先实施手法复位,再选取适当的固定方式[5]。肱骨近端解剖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是目前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治疗的常用手术方案,两相对比,锁定加压钢板的优势明显,表现为形状设计与肱骨近端解剖形状更为符合,使用时能够紧贴肱骨近端骨面;同时近端锁定钉呈交错状态,利于提升螺钉把控力,螺钉松脱与切割的发生率大大降低[6-8]。
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指标均有较大程度改善,研讨组改善程度更甚,P<0.05,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提升肩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参考文献
[1]杜培俊.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8):150-151.
[2]张登峰.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对比研究[J].临床医学,2017,37(6):71-73.
[3]蓝岚,陆成才,韦善平.2种方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0):38-39.
[4]王江,戴峰,郑志良.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38-40.
[5]董永东,韩振学,魏志腾,等.正骨手法配合万向锁定板肩外侧小切口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40例[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08):763-765.
[6]徐文俊.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特征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8):71-72.
[7]王伟.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特征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7):29-31.
[8]席秀玲.护理干预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276-2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