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共纳入研究对象89例,均为支气管扩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EV1、FEV1/FVC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高于对照组77.27%(34/44),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可改善肺功能,有确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支气管扩张;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刘莉.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7):154+157.0引言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慢性呼吸疾病,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红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一种,其可发挥出抗纤维化、抑制粘液分泌等作用[1]。本次研究重点分析采用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该院收治的89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至2018年3月),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4例,人员组成:有男性25例,有女性1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7-74岁之间,中间值(61.25±2.62)岁,病程2年至8年,平均(4.32±0.62)年。观察组45例,人员组成:有男性30例,有女性15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29-71岁,中间值(61.86±2.75)岁,病程3-9年,平均(4.41±0.71)年。2组数据可公平对比。本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批准。
(1)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肺部高分辨力CT等确诊支气管扩张;②近3个月内未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系统病变严重者;②对大环内酯类药过敏者;③孕妇和哺乳妇女;④精神障碍、失语或者智能损害者。
1.2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常规抗炎、祛痰等对症治疗。对照组:口服氨溴索片(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规格:30 mg×10片,国药准字H20030360)1天3次,1次1片、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产品规格:60 s,国药准字H20033669]1天3次,1次2片。共治疗5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接受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深圳万和制药有限公司,规格型号:0.25 g×10 s,国药准字H10970170)一次0.125 g,一日3次。共治疗52周。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包括FEV1、FEV1/FVC。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临床控制: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进入到稳定期;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有一定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临床控制+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类、整理、排序、统计和分析。运用Epidata3.0进行数据录入,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和分布,选择均数、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两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比较,通过从表1分析可以发现,两组治疗前FEV1、FEV1/FVC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2.2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从表2可以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高于对照组77.27%(34/44),差异显著(P<0.05)。
3结论
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慢性异常扩张的疾病,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慢性炎症以及支气管阻塞,导致支气管组织结构较严重的病理性破坏而引起支气管管腔的扩张和变形[3]。临床有研究报道,长期小剂量口服红霉素在治疗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有着良好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4]。
本次研究采用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患者肺功能有明显改善,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FEV1、FEV1/FVC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红霉素能够促使患者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气道上皮的黏附作用下降,从而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向炎症局部的聚集,有利于减少过氧化物等对气道上皮的影响[5]。另外,红霉素还能够影响到炎症介质的代谢,有利于抑制白三烯的释放,对抑制炎症进展有一定帮助。红霉素还能够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与迁移,有利于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工鞥那,对抑制肺血管的重构有一定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高于对照组77.27%(34/44),差异显著(P<0.05)。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小剂量红霉素不仅可降低气道黏膜内炎性细胞和透明质酸酶所引起的慢性炎症,还可增强患者的气道免疫功能,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的定植,有效降低痰液的分泌。红霉素还可以抑制细菌外毒素或酶的生成,有利于破坏细胞生物膜形成,减少细菌在呼吸道黏膜的附着[6]。
综上所述,针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可改善肺功能,有确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崔运勇,桑卫东,余夏发,等.小剂量红霉素长期口服对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评估[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1):61-63.
[2]戴泳君,王惠娟,董中国.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评价[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8,41(06):20-21.
[3]林惠川.氨茶碱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3):12-14.
[4]李慧丽,李德生.分析探讨口服小剂量罗红霉素对支气管扩张长期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9):114-115.
[5]陈晶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评价[J].当代医学,2018,24(18):82-84.
[6]黄会远.小剂量罗红霉素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3):114-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