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护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3月至2018年1~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将2017年患者及2018年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为2017年42例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为2018年42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5.24%、83.33%,组间对比观察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护理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唐燕秋.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335-336.
0引言
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经常发生于高血压、脂类代谢异常,吸烟等病因基础上,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压力增大,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并发症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心绞痛对患者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由于饱受疾病折磨,所以心理状况也会相应受到影响,并降低生活质量[1]。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年1~3月、2018年1~3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例,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研究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7年1~3月2018年1~3月收治的84例冠心病患者,将2017年患者及2018年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包括男23例,女19例,年龄45.2~81.7岁,平均(58.48±5.24)岁,平均病程(7.56±6.46)年,稳定型心绞痛3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1例;观察组42例,包括男24例,女18例,年龄45.3~81.4岁,平均(58.53±5.22)岁,平均病程(7.55±6.44)年,稳定型心绞痛2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8例,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对比,P>0.05。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实时观察病情,可及时发现异常并对症处理。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的主要目标是使冠心病康复期患者对疾病有清晰正确的认知,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康复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的目标。护理干预的特点为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人性化的接诊流程,注入人文关怀等。护理干预措施如下:主要运用人本位护理模式,高度关注患者安全、疗效及感受。具体措施如下:制定各项护理工作规范如疾病观察规范、交接班规范、护士语言行为规范、每月科内学习一个常用药物知识,进行医护一体化查房等提高护士专科知识水平;以病人为主,做一个有温度的护士,使患者能够感受到人文关怀;在日常中需要掌握其心理状况,找寻到导致出现负面情绪的症结,并予以疏导与缓解,最大程度消除消极等负面情绪,可帮助改善预后;积极开展交流,确保可感受到人文关怀精神,并结合心理状况、病情实际情况等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增加彼此之间信任,并建立良好关系。结合病情实际情况以及饮食喜好等制定出合理的饮食方案(清淡、营养为主),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结合病情恢复情况等制定康复计划,开展康复工作时需要确保安全,并了解真实需要,然后制定出合理作息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从而促进康复[2]。在开展护理工作的时候,护理人员本身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伦理学等的学习,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加强有效沟通,满足患者一切合理需求,从而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3月后采用36条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3]生活质量评分对84例患者进行评价。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行问卷调查,问卷分值0~100分,划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标准,分值范围分别为:90~100分、60~89分、0~59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1.0执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情况对比
两组84例患者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42例患者生活质量中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5.24%、8 3.33%,组间对比观察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3讨论
SF-36量表是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开发的健康调查问卷,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人群的生命质量调查评价,已证明其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等生命质量的评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4-5]。有研究报道SF-36量表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和生活质量的评价有指导意义[6]。我们的观察结果证实应用SF-36量表可评价冠心病康复期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的效果。
通过予以护理干预工作之后,对于其合理的生理以及心理需求均是能够满足的,因此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避免病情进一步发生恶化,使患者有更好的用药依从性,通过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并将用药事项对患者家属说明,可帮助提升疗效[7]。予以心理护理工作干预后,可帮助调整心理,并保持愉悦心情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减小病痛影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使其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通过生活方式/心理疏导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结果显示通过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8]。
参考文献
[1]刘芬.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临床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8):2796-2797.
[2]梁冰.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273-274.
[3]杨星,谢群.人性化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882-1883.
[4]曹文君,化前珍,王庸晋,等.SF-36量表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应用的心理学特征测评[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6):964-971.
[5]MadsenL B,Kirkegaard P,Pedersen E B.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SF‐36)during telemonitoring of home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A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J].Blood Pressure,2008,17(4):227-232.
[6]潘雁,叶颖,朱珺,等.应用SF-36量表分析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因素[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41(2):205-209.
[7]陈嘉妍,陈惠成,冼献洁,等.运动锻炼计划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8):3276-3277.
[8]李慧敏,吴美善,陈洁,等.早期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PCI术后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4):152-1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