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优质护理服务在药物性镇痛分娩孕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8 16:10: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在药物性镇痛分娩孕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整体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药物性镇痛分娩产妇开展优质护理,可降低疼痛程度,缩短产程,促进分娩。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药物性阵痛分娩;孕产妇分娩;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王英华.优质护理服务在药物性镇痛分娩孕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352-353.

0引言

分娩疼痛是分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反应,为了减轻产妇的疼痛反应,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药物性分娩镇痛方式来降低产妇疼痛,产妇普遍担心麻醉药物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不良反应,往往会伴有焦虑、恐惧等应激反应,加重了分娩疼痛。临床常规护理重点关注如何顺利完成分娩,忽视产妇的负性心理给分娩疼痛造成的影响。优质护理则可有效降低药物性镇痛分娩对产妇心理、生理的不良影响[1]。对此,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收治的200例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产妇行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较显著,情况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我院产科收治的200例行药物性镇痛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行数字随机抽样法将200例产妇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年龄21~34岁,平均(25.7±4.2)岁,孕38~40周,平均(39.0±1.0)周,初产妇65例,经产妇35例。对照组年龄20~35岁,平均(25.1±4.4)岁,孕38~41周,平均(40.2±0.5)周,初产妇63例,经产妇37例。入选标准:(1)单胎头位;(2)阴道分娩;(3)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椎管内阻滞麻醉禁忌症;(2)精神障碍者;(3)妊娠并发症。两组产妇在年龄、孕龄、生育史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镇痛分娩,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知识宣教。收治入院后,责任护士向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环境,消除陌生感,详细介绍分娩流程和药物镇痛分娩,使产妇和家属熟悉和了解药物镇痛分娩技术。护理人员要及时回应产妇提出的问题,使产妇消除因不了解药物镇痛分娩产生的紧张、担忧和焦虑情绪。(2)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对入院产妇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建立与产妇的有效沟通,及时掌握其心理状态,对负性情绪较重的产妇,可通过正向激励方法,消除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放松心态。(3)药物性镇痛护理。提前准备好相关物品,配合医师完成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监测产妇心率、血压、胎心率、宫缩及镇痛等情况。(4)分娩护理:指导产妇呼吸,在宫缩间隙休息,保持体力,双手握住产妇以增强产妇分娩信心,精神上给予产妇鼓励。胎儿娩出后,告知产妇新生儿情况,使产妇放心。(5)产后护理。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宫缩情况,膀胱是否充盈,对产妇进行会阴部护理,避免感染。(6)产后生活护理。指导产妇正确母乳喂养方法,指导产妇科学膳食,产后康复锻炼,促进产后快速恢复。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产妇两组镇痛效果情况;(2)观察两组产妇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的时间。

1.4评定标准

(1)镇痛效果评定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疼痛数字等级评估法(NRS)进行判定[2]:数字评分为0分代表无痛,数字评分为1~3分代表轻度疼痛,数字评分为4~6分代表中度疼痛,数字评分为7~10分为重度疼痛,详见表1。

\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未发现无痛和重度疼痛病例,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6.0%(76例)、24%(24例),对照组未发现无痛病例,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3%(43例)、36%(36例)、21%(21例),观察组镇痛状况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三产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详见表2。


\

 

3讨论

在医学疼痛指数上,产痛指数仅低于烧伤灼伤指数,排在疼痛感觉的第二位。药物性镇痛分娩具有减轻产妇疼痛、改善分娩进程、有助于产后恢复的优点,已成为目前分娩镇痛的首选方法[3]。由于镇痛过程使用麻醉药物,产妇会产生有焦虑、恐惧等应激反应,加之常规护理往往忽视产妇的主观感受,造成产妇疼痛级别加重[4]。

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从护理手段和护理效果方面,更加重视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5-7]。在入院后行宣教护理,可使产妇了解分娩镇痛知识;依据患者的主客观情况,有针对性行心理护理,疏解患者对疼痛的恐慌、焦躁心理;行镇痛护理可保证硬膜外阻滞麻醉操作顺利进行;行分娩护理可以减轻孕产妇分娩期间的疼痛程度,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行产后护理,做好母乳喂养和产褥期保健指导,可减少并发症发生;行产后生活护理,科学指导饮食、运动,可达到全程优质护理目的[8]。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干预能够缓解分娩期间的疼痛感。同时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证明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和改善分娩进程,减少产妇生产时间和分娩痛苦。

综上所述,对药物性分娩镇痛产妇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促进分娩。

参考文献

[1]张爽.无痛分娩中实施护理支持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241.
[2]蔡丽金.整体护理对无痛分娩初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情绪、睡眠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8):916-918.
[3]吴芳.心理护理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术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2):3106-3107.
[4]Kurtzman,Ellen T.Delivery of High Quality Primary Care i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The Role of Nurse Practitioners and State Scope of Practice Restrictions[J].Dissertations&Theses-Gradworks,2016,27(11-12):2387-2402.
[5]王晓红.全程优质护理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1):200.
[6]孙贇.全程优质护理在无痛分娩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6):100,114.
[7]唐霞.无痛分娩护理干预模式对产程影响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5):224-225.
[8]王红英.围产期护理在无痛分娩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6):118-1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4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