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6 15:38: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关键词: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

本文引用格式:柴宇航 , 李琦航 , 王良海 . 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 1 例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61):269.

0引言

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urs)其定义为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肿瘤,包括高分化(低-中级别)神经内分泌瘤(neuroendocrine tumours,NETs)和发生于食管的低分化(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NECs)。其中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非常少见。现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食管内分泌肿瘤,以期能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1岁,因“进食哽咽1月余”于2015年12月30日收入我院心胸外科。患者自诉约2015年12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哽咽症状,无饭后呕吐、恶心,无黑便、血便,无反酸、嗳气,患者未予以重视,未进一步检查,并且近一月体重减轻6Kg。患者既往体健,有25年吸烟和饮酒史,7-9支/天和1 500mL/天。家族中无同种疾病及肿瘤患者。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体型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未见胸部静脉曲张,触诊双肺语颤对称,心肺检查未见异常。患者2015年12月30日仍感进食哽咽,就诊我院门诊行电子胃镜示:1、食管中下段癌,2、食管中下段-贲门-胃体癌。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016年1月1日实验室检查结果示:血球分析示:血红蛋白101g/l,血小板计数504×109/L,红细胞计数3.54×1012/L,大生化、尿液全检、粪便常规、隐血试验、血凝分析、肿瘤六项未见异常。腹部B超示:1.肝内多发囊中,肝内多发实性占位灶—考虑:转移癌;2、胆囊多发息肉;3、右肾实性钙化灶;4、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胸片示:1、右肺下野小结节影,建议CT检查;2、考虑左心室增大;3、双膈未见异常;4、左侧间位结肠。食道、头颅CT示:1、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2、食管中下段癌,食管下段、胃底癌;肝胃间隙、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转移。2016年1月13日病理检查结果为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胃黏膜下见异型上皮细胞团。免疫组化检测:AE1/3(+),CD56(+)CgA(+),Ki-67(20%+)。对患者施行保守治疗,予以依托泊苷和顺铂化疗,同时辅以水化、止酸、止吐、抗肿瘤等对症治疗。1月19日化疗结束,患者血象恢复正常。随访4月,患者病情稳定。

2讨论

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亦称食管燕麦细胞癌或小细胞未分化癌,属于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非常少见,并且大部分是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一项研究报告了8,305例在不同的解剖部位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只有三例(0.04%)发生于食管[1]。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发现,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仅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0.04%,占消化道肿瘤的1.4%[2],占食管恶性肿瘤的1.26%,但是近些年的诊断手段提高后,其发病率统计数据也在逐年上升。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多有吸烟史且很严重,故大部分的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生于男性,其与女性发生的比例为6:1甚至更高,Huang等[3]发现男女的比例可高达11:1。发病年龄跨度很大,从20岁到90岁都可能发病。由于食管远端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增多,所以大部分发生于食管下1/3段,常伴有Barrett食管和腺癌。

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常常是被偶然发现的,其主要的症状是吞咽困难、胃—食管反流征、明显的体重下降,有时会有胸痛。明确的诊断主要依赖病理检查,尤其是免疫组化检查。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大体标本常较大(直径4-10cm),表现为蕈伞型或溃疡型,浸润至食管深层,切面灰白,质硬。镜下组织学形态学表现无法同肺小细胞癌鉴别,肿瘤细胞小,有深染的圆形或卵圆形核,胞浆极少;也可有稍大的有更多胞浆的中等细胞。这些细胞形成实性片巢状。其免疫组化检查可见NSE(+),Syn(+),EMA(+),CD5LCA(-),CgA(+),CD56(+)。该病的组织来源尚无定论,近些年研究倾向于食管粘膜基底细胞间的嗜银细胞。本病的特点是生长速度快,恶性程度高,复发和转移概率高。因此目前手术是唯一能治愈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方法,并且术前和术后的化疗必不可少。Ding等[4]对106例局限期小细胞食管癌的治疗进行分析,单独手术或放疗治疗的5年生存率为0,中位生存时间为11个月,而手术联合化疗或放化疗结合的5年生存率为27.2%,中位生存时间为22个月。可见手术辅以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推荐的化疗方案为EP(顺铂联合VP-16)和IP(顺铂+伊立替康)方案。因食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为侵袭性,其恶性程度高,一线治疗后容易再次进展,故通常需要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可以考虑有依托泊苷、拓扑替康、紫杉醇、吉西他滨、培美曲塞和氨柔比星等。

总之,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甚是罕见,其镜下组织学特征通常为小细胞癌,其临床症状与常见食管癌相类似,病理检查为诊断的金标准,免疫组化是病理诊断的重要补充。小细胞食管神经内分泌癌侵袭性高、预后差。手术治疗是局限期食管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的关键,但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

 
参考文献

[1]MODLIN IM S A.An Analysis of 8305 Cases of Carcinoid Tumors[J].Cancer,1997,79(4):813-829.
[2]GASTROINTESTINAL PATHOLOGY STUDY GROUP OF KOREAN SOCIETY OF P,CHO M Y,KIM J M,et al.Current Trends of the Incidence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NETs)in Korea 2000-2009:Multicenter Study[J].Cancer Res Treat,2012,44(3):157-65.
[3]HUANG Q,SHI J,SUN Q,et al.Distal esophageal carcinomas in Chinese patients vary widely in histopathology,but adenocarcinomas remain rare[J].Hum Pathol,2012,43(12):2138-48.
[4]DING J,JI J,ZHU W,et al.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f limited-stage small-cell esophageal carcinoma and associated prognostic factor analysis[J].Dis Esophagus,2013,26(7):696-7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