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0 10:56: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治疗2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体重指数等指标以及低血糖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之间C肽及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口服药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沙格列汀;Ⅱ型糖尿病;疗效显著

本文引用格式:方宁,刘娟花.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209,212.

0引言

Ⅱ型糖尿病为一种多病因、加重代谢性疾病,并且随着病程的不断加重,血糖指数不达标,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已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Ⅱ型糖尿病治疗的关键是控制血糖水平和防止并发症发生[2]。地特胰岛素是一种人胰岛素类似物,能模仿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在人体内可持续、平稳的发挥长效控制空腹血糖作用,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已发挥巨大临床应用价值[3-4]。沙格列汀属于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能够降解肠促胰岛素激素样多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以及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promoting polypeptide receptor,GIP),可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5-6]。目前国内关于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报道较少。本文纳入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方案。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内接受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2)单独使用用二甲双胍治疗药物20周;(3)年龄>50岁;(4)糖尿病病程2-3年;(5)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糖<14,餐后血糖<18,糖化血红蛋白>7.5%;(6)排除合并心力衰竭、严重外伤、肿瘤、活动性肝病、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7.8±4.5)岁;男14例,女16例;对照组30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5.2±4.9)岁;男15例,女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C肽、体重等基线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地特胰岛素每日睡前皮下注射0.2 U/(kg·d),根据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逐步调整用量,同时每天早餐时口服沙格列汀片1片(5 mg)。对照组30例患者在继续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格列美脲,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选择口服降糖药物计量与次数,格列美脲早餐前口服1片(2 mg),二甲双胍餐后口服2次/d(0.5 g)。疗程20周,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C肽、体重、低血糖反应等指标变化,随着患者血糖变化的调整用药剂量,并记录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观察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n,%)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s)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组空腹血糖从11.85 mmol/L-1下降到7.24 mmol/L-1,餐后2小时血糖从15.92 mmol/L-1下降到9.24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从9.83%下降到7.03%;而体重指标和2小时C肽指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从12.33 mmol/L-1下降到8.91 mmol/L-1,餐后2小时血糖从16.65 mmol/L-1下降到10.65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从9.47%下降到7.89%;体重指标和2小时C肽指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


2.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平均空腹血糖指标、餐后2小时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值是7.24 mmol/L-1,对照组空腹血糖值是8.91 mmol/L-1;观察组餐后血糖值是9.24 mmol/L-1,对照组餐后血糖值是10.65 mmol/L-1;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值是7.03%,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值是7.89%。两组在体重指标和2小时C肽指标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

 
2.3观察组与对照组低血糖反应比较

在20周的治疗期间,观察组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对照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症状患者,在减轻二甲双胍计量后患者症状消失。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没有出现严重低血糖反应。

3讨论

沙格列汀作为DPP4抑制剂,主要通过减少胰升糖素样多肽-1的裂解和肠抑胃肽降解,延长了对β细胞的作用,促进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最终有效控制患者餐后血糖,另外,沙格列汀作用于神经介质,可延缓胃排空速度,产生一定的饱腹感,抑制食欲,这样也可以有效控制患者餐后血糖有。

地特胰岛素能够模仿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有效作用时间长,药效稳定,不会产生明显的胰岛素峰值,每天只需要注射一次,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疗依从性高于普通胰岛素,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空腹血糖指数,同时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胰岛功能,但是地特胰岛素对于患者餐后血糖水平的控制效果有限;而DPP4抑制剂具有能有效降低患者餐后血糖,不增加体重,低血糖风险小等优势,可以考虑使用地特胰岛素同时使用DDP4抑制剂使用来弥补地特胰岛素在餐后血糖水平控制方面的不足。因此选择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能全面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缓患者血糖波动,从而延缓糖尿病病程的发展,并能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地特胰岛素能模仿生理性基础胰岛素分泌,24小时平稳、无峰值,能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沙格列汀能够有效减少胰升糖素样多肽-1的裂解和肠抑胃肽降解,同时抑制人体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最终有效降低患者餐后血糖。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血糖水平更加趋近于正常值,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低,无严重低血糖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金玲.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2):180.
[2]陈凤英,梁峰.自我效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4):204-205.
[3]李静.地特胰岛素在妊娠期高血糖的管理与应用[J].药品评价,2017,14(17):15-17,34.
[4]朱珠,罗兰,卢林娜,等.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2):32-35.
[5]苏向辉,孙侃,余学锋,等.沙格列汀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9(33):4136-4137.
[6]徐文彤.DPP-4抑制剂类降糖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药学评价[J].河北医药,2017,39(22):3496-34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