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9 10:52: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平阳县中医院内分泌科接收诊治高血压病人13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7例)与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心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明显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能更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氨氯地平;比索洛尔;高血压;血压;心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王宜升.氨氯地平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184,189.

0引言

心血管疾病为全球发病率、死亡率双高的危重疾病,每年约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约940万死亡患者存在高血压[1]。高血压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是引发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患者血压水平与死亡风险呈正相关,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因此,为了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存活率,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控制十分重要。比索洛尔为高血压临床治疗常用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氨氯地平为临床常用长效降压药物,但单药降压治疗效果不明显,临床上往往将联合用药治疗作为二线治疗[2]。因此,本研究将讨论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心功能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平阳县中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7例患者;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30例;年龄45~78岁,平均(57.6±7.3)岁;其中高血压1级34例,高血压2级33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32例;年龄46~76岁,平均(57.4±7.4)岁;其中高血压1级36例,高血压2级3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高血压分级等临床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纳入标准:①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3];②经心电图、血压等检查后确诊为高血压;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者;②合并严重支气管哮喘者;③合并急慢性感染或恶性肿瘤者;④合并中、重度心脏瓣膜疾病者,急性心肌梗死者;⑤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⑥存在精神异常者;⑦近4周内服用过钙拮抗剂等对本研究结果有影响的药物者。

\

 
1.2治疗方法

研究前,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d的药物洗脱,并且所有患者在本研究期间均接受补液、严格饮食控制、戒烟戒酒等。在上述干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治疗,5mg/次,口服,1次/d;根据患者病情可酌情增加药剂量到10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德国默克公司,国药准字J20170042)治疗,氨氯地平用法用量同对照组,比索洛尔5mg/次,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评价。

1.3观察指标

1)血压:利用电子血压计HEM-7112测量两组患者安静状态下右上肢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测量3次,去平均值。2)心功能指标:利用超声心动图,通过Tech法检测两组患者LVEF、E/A。3)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下肢水肿、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Excel表格分析处理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数据,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水平等计量资料结果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结果用百分比(%)表示,采用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血压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详见表1。


\
 
2.2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E/A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E/A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LVEF、E/A均显著较对照组患者高(P<0.05);详见表2。


\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有3例发生水肿,1例心悸,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7%;对照组水肿10例,心悸12例,总不良发那样发生率为32.84%;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慢性病,亦为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高危因素,在长时间的血压高位状态下,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颈部紧张、疲劳、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逐渐还可诱发冠心病、心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甚至抽搐、神志不清、中风等,对患者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更严重的损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β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联合治疗作为一种联合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治疗方式,对血压控制总体效果会由于单药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LVEF、E/A均显著较治疗前升高,并且较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水平高;说明相对于氨氯地平单独治疗,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另外,对两组治疗方式的用药安全性进行观察后发现,两组患者均在治疗期间出现些许轻微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即两组用药均比较安全,但联合用药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可以放心使用。这是因为氨氯地平作为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其具有较好的吸收率,且能够平稳地降低患者血压;但其在降压期间可能会提升继发性肾素活性,从而引起心律加快、水肿等不良反应[5]。比索洛尔作为对β肾上腺素受体具有特异性的β受体拮抗剂,能有效减轻患者心律、收缩患者心肌收缩力,对患者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还具有较长半衰期高生物利用度,在控制血压上显著有效[6]。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起到协同治疗作用,从而发挥了更有效的血压控制作用,改善患者心功能,还减轻了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综上所述,氨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可以更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用药安全有效,在高血压临床上的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倪宁,李成祥,庄稼.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对单药治疗失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研究[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7,32(5):738-740.
[2]张辉,顾晶.比索洛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29-32.
[3]谢晓川,饶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6):481-484.
[4]张燕,李炜,高凌根.冠心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及其预后[J].武警医学,2017,28(12):1205-1208.
[5]郑敏茹,李婷,崔雪峰,等.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清晨高血压的疗效[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9(11):1375-1377.
[6]衡旭华,邹剑杰,李长龙,等.比索洛尔对舒张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2):131-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7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