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瑞舒伐他汀联合降血压药对高血压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2 11:47: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降血压药对高血压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降压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降压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减少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指标,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改善预后。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降血压;高血压;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本文引用格式:姜志兰.瑞舒伐他汀联合降血压药对高血压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131+133.

0引言

高血压病人由于体内血管长时间处于高压情况下,进而易导致心功能变化以及脉粥样硬化,进而损伤心脏,左心房负荷增加,心肌纤维凋亡,从而出现心衰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症状[1]。他汀类药物是一种临床中广泛使用的调脂药,不仅有着调脂功能,同时还具有抗炎以及改善动脉弹性等作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MS-1)是一种最新发现的内皮细胞功能损伤的生物标志物,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体内的EMS-1表达水平普遍升高。本研究主要探讨了在将瑞舒伐他汀联合降血压药物治疗高血压,以探讨降血压药物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对对高血压患者EMS-1表达水平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20例,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对照组男52例,女58例;年龄25-76岁,平均(54.3±6.7)岁。研究组男60例,女50例;年龄29-81岁,平均(56.5±7.3)岁。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所有患者住院后均给予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并要求患者低盐、低脂饮食;对照组的110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剂量为5 mg/次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1次/d;研究组的110例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剂量为5 mg/次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1次/d于每天清晨口服;同时给予患者剂量为10 mg/次的瑞舒伐他汀,1次/d。
\
1.3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脂指标变化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EMS-1的指标变化。

1.4统计学分析。数据使用SPSS 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行χ2检验检测;(±s)计量,行T检验检测,P<0.05时,提示差异显著。

2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EMS-1和hs-CRP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


3讨论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ESM-1是一种新型的内皮功能损害标记物,ESM-1具有比较广泛的生物活性,可以有效的将细胞的迁移以及增殖功能进行调节[2]。ESM-1是通过内皮细胞进行合成和分泌,若是血管内皮功能发生障碍,ESM-1便可分泌进入到外周血液中,所以,内皮功能障碍时ESM-1的指标也随之升高[3]。在本次研究中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伴随着ESM-1出现提高的现象,急性心肌梗死和炎症之间密切相关。根据相关研究显示,ESM-1和hs-CRP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炎症细胞因子对加速ESM-1的水平有一定的表达作用[4]。E-选择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都可以起到上调ESM-1的作用,表现主要呈时间依赖,TNFα上升的程度是以倍数的形式增加的,在作用之后3个小时内有上升的表现,19个小时后可以达到最高值。不过E-选择素的上升作用时间短,不过却在加入TNF-α后4小时之内达到最高值。ESM-1是重要的内皮功能损害指标,能够和炎症介质参与到高血压的病情中,由此,ESM-1主要表现为,ESM-1增加合成和分泌能够导致血管平滑肌加速增殖,当粥样斑块破裂,ESM-1进入血液中,引起了ESM-1表达水平的提高,同时ESM-1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合成和分泌的,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与繁殖中的重要因素,同时血管内皮细胞也是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由此可得,ESM-1能够参与到高血压的发病过程当中,并且ESM-1是一种经过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蛋白多糖,是血栓形成以及血液凝固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与急性心肌梗死状态相关联[5]。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可以减少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指标,减少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陈松芳,邵胜敏,何志勇,等.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对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伴血脂异常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平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34(5):477-480.
[2]李秀芹,高勇.阿托伐他汀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内皮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2016,36(9):2146-2148.
[3]许坤,赵弘卿,冯金萍,等.低分子肝素钙和利伐沙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7,28(21):2940-2943.
[4]陈晓凤,司艳红,吕小红,等.吡格列酮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的干预效应[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6,32(4):452-458.
[5]滕林,杨伟,周飞,等.内质网应激蛋白CHOP-10在缺血缺氧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3):245-2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