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特殊护理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术前视频宣教、现场护理指导,健康资料,微信公众号等特殊护理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84例(49例单眼,31例为双眼)术后患者的翼状胬肉4例复发,80例全部患者切口愈合良好。结论特殊护理通过多方面的媒介宣传疾病知识,加强了患者对胬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并且提高医护工作的效率,同时还提高了患者的治病率、随访率和出院满意度。
关键词:特殊;胬肉切除;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陈蒙蒙,李倩倩.特殊护理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325,327.
0引言
翼状胬肉是从角结膜边缘区主动侵入角膜表面的一种三角形,翼状、退行性、纤维血管性、增生性的增殖组织[1]。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疾病,也是一种潜在的致盲性眼病。翼状胬肉的发病病因分为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自身因素包括遗传、营养缺乏、泪液分泌不足、过敏反应及解剖因素等。环境因素包括眼部长时间受风沙、烟尘、热、日光、花粉等刺激,尤其是渔民、农民、海员、沙石工人等。[2]现阶段,临床上对翼状胬肉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常用的手术方法有4种:胬肉单纯切除、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及带蒂结膜瓣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我院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84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的共84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2例,包括单眼24例、双眼16例,女性42例包括单眼为25例,双眼为15例;年龄为37~75岁,平均年龄为50.8岁。所有病例均确诊为鼻侧翼状胬肉,头部进入角膜缘内1~5mm,病程为1~15.5年。
2护理措施
2.1术前视频宣教
术前在病房播放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的视频,目的是让患者了解住院的治疗和安排,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配合程度,缓解住院时产生陌生焦虑的情绪。84例患者通过视频播放后,通过再次术前宣教,患者对讲解的内容更加印象深刻,容易理解。
2.2现场术前指导
2.2.1心理护理
本组55例出现担心手术成败、伤口愈合等害怕心理,通过关心患者,讲解一些成功的案例,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听轻音乐等处理后,55例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均逐渐缓解。
2.2.2术前准备
(1)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如:测视力、测眼压、眼前段、心电图、胸片、血液检查等,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应控制血糖或血压在正常范围后才施行手术。(2)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睡眠,提高抵抗力,避免感冒以免影响手术治疗。(3)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眼部准备:锻炼术眼手术时的配合方法,嘱患者练习眼球各方向转动,以便术中更好配合手术。术前3天给予抗生素滴眼液点术眼4次/d,清洗结膜囊、冲洗泪道以消除感染病灶,防止细菌感染。
2.2.3现场术后指导
(1)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应平卧2小时,诉无不适后取半卧位或健侧卧位,尽量减少头部活动。
(2)术后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等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
(3)伤口护理:术后保持眼部伤口敷料干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沾水、揉眼睛,以防感染。注意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及疼痛性质变化,严防压迫过度、碰撞而致组织出血、疼痛、血液循环不良等。术后应留陪人,上床栏预防跌倒,做好安全防护。
(4)疼痛护理:由于角膜上皮缺失及缝线刺激等原因,本组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术眼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睁眼困难等症状,应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告知这是因为在角膜上皮愈合过程中缝线刺激引起的摩擦痛,一般48h后会缓解5-7天后消失。疼痛明显无法缓解时,按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处理。对流泪、畏光、睁眼困难的症状,用无菌棉签擦拭或更换敷料,并且保持安静的环境,光线避免过度明亮,以减少对患者眼部刺激。同时嘱闭目休息、戴有色眼镜、使用眼药水等处理,30例患者通过以上处理后症状均缓解。
(5)结膜植片的观察:密切观察结膜植皮的生长情况及透明度,植皮良好时呈透明状。应注意植片的颜色、光泽、有无脱落、移位、溶解、感染和排斥现象。若植片下方积血,量少可自行吸收,量多时放出积血或取出血块,查找原因,控制血压,改善凝血功能。反复叮嘱患者,勿将植片当成眼部分泌物擦掉。每天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情况。角膜表面应光滑透明,胬肉头部附着处角膜变透明或较原来透明,无新生血管向角膜生长[4]。
(6)用药护理:术后按医嘱给予抗生素类、皮质醇类、营养角膜上皮生长的药物。特別使用典必舒眼药水、典必舒眼膏等激素类药物,要注意观察患者主诉,如有无眼胀、视力改变等副作用。84例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后无出现副作用。其次,使用眼药水时严格规范操作,认真做好手卫生,避免眼部医源性和交叉性感染。按顺序先使用刺激弱的再使用刺激强的药物。另外使用眼药水时,用棉签先擦拭眼周分泌物,鼓励患者自己睁眼,勿强行开睑,以防碰伤角膜和压迫眼球。
(7)心理护理:术后伤口出现疼痛不适或担心手术是否成功,出现一些紧张害怕的反应,应耐心听取患者的感受,关心患者,给予及时的回应和实际性的帮助,如转移患者转移力或加强对患者巡视等。
2.3出院健康资料
2.3.1避免不利因素
告知患者胬肉诱发的因素,如长期紫外线照射,避免粉尘、风沙的环境活动、避免熬夜和过度用眼,生活规律,保证充足营养和休息。外出时告知患者佩戴防护眼镜或用无菌敷料包眼避免刺激,防止灰尘进入眼内引起感染。
2.3.2出院后按医嘱使用眼药水,亲自演示眼药水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点眼药水的部位,瓶口不能接触睫毛和眼球,以免引起感染。使用完后眼药水应放置阴凉干净处,多种眼药水应间隔10分钟,开瓶后的眼药水不超过28天等。
2.3.3复查
术后一周拆线,注意眼部卫生,如出现眼部剧烈疼痛,分泌物增加,眼部充血应返院复诊。
2.4微信公众号
出院前让患者和家属扫码眼科微信公众号,亲自演示操作,通过公众号内的科普知识,方便患者随时反复观看,减少术后出现问题后患者能有一个正确指引。65例患者反应微信公众号方便了解疾病知识,提高对胬肉疾病的防范意识。并且减少患者的发病率和经济成本。
3结果
通过术前视频宣教、现场护理指导,健康资料,微信公众号等特殊护理下,患者能积极的配合治疗,减少了术后不适及并发症。本组病例84例中,其中男复发病例3例,女复发病例为1例,共4例。80例患者术后创口愈合良好。患者的结膜没有增生、充血、分泌物等表现,未出现术后胬肉复发等并发症。在出院随访调查 中,患者对住院、医护满意度达 98% 以上。
4讨论
特殊护理包括术前视频宣教、现场指导、健康资料、微信公众号等全面护理,目的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防范和配合,避免了患者 在围手术期宣教过程中出现的注意力不集中、知识健忘等情况,通过此措施加深了患者对胬肉知识的理解,方便了患者和家属随时、 反复的可以去了解相关知识,节约了医护患沟通的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医护工作效率、患者治疗率、随访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等。
参考文献
[1]王宁利 , 李越 , 刘淑贤 , 等 . 中国县级医院眼科护理教程 [M]. 人民卫生出版 .[M].2017.4
[2]唐海霞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护理 [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 : 电子版 ,2013,3(2):109-110.
[3]丁淑贞 , 刘莹 . 眼科临床护理 [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6,7.
[4]唐海霞 .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的护理 [J].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 : 电子版 ,2013,3(2):109-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