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特殊感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置措施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16 15:37: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特殊感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置措施强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 2017 年 1 月实施特殊感染强化管理,以 2016 年 1 月至 12 月为实施前,以 2017 年 1 月至 12 月为实施后,对比实施前后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操作能力评分以及特殊感染发生率。结果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操作能力评分显著较高,特殊感染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特殊感染强化管理,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特殊感染器械处理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而且还能降低特殊感染 事件的发生率,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关键词: 特殊感染;器械;器具;物品;处置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刘晓娟. 探讨特殊感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置措施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188+191.

\

0引言

所谓特殊感染,即破伤风、朊毒、气性坏疽、炭疽及突发原因不良的传染病。特殊感染不仅传染性较强,而且还缺乏一定的实践性,临床上若出现特殊感染病原时,工作人员往往会出现操作生疏、程序混乱等情况,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等不良事件 [1-3]。为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实施特殊感染器械、器具与物品处理流程强化管理非常具有必要性。今统计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我院实施特殊感染强化管理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 60 名,男 7 名, 女 53 名;年龄为 23-49 岁,平均(31.2±3.4)岁,工作时间为 1-20 年,平均(5.9±1.2)年,大专 30 例、中专 8 例、本科 20 例、其他 2 例,研究期间无人力资源调动情况。我院于2016 年与 2017 年各收治行手术患者 500 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疾病等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特殊感染器械、器具与物品处理流程强化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处理用品的配置:
两个专用集装箱、天平、烧杯、量杯、1000 g 固体氢氧化钠、含氯消毒剂与一次性防护用品。

1.2.2特殊感染物品消毒液配制方法制定:
含氯消毒剂配制方法参照说明书。1 mol/L 氢氧化钠配制方法为,在 500 mL 水中加入 40 g 氢氧化钠溶解,再倒进 1 L 容量的瓶中,加水到刻度位置后摇匀。由于溶解过程为放热反应,会导致烧杯迅速发热,此外氢氧化钠腐蚀性较强,因此必须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1.2.3特殊感染物品处理流程与注意事项制定:
①朊毒体污染 工作人员按照相关标准着装,并准备好一次性防护服装、口罩、眼罩与手套,到使用科室进行单独密闭回收。应用双层封闭包装,并对可重复应用的污染器械、物品与器具标注好感染疾病的名称,按照规定路线将其密闭运送到消毒供应中心,套好鞋套后到去污区,直接将回收的器械、物品与器具放入处理容器中,拆开包装后将器械轴节打开。清洁人员在容器中倒入配置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让其作用 60 min, 再根据 Ws310.2-2009 标准 5.3 到 5.8 完成清洗、消毒、干燥、保养、包装、灭菌等操作。给予压力蒸汽灭菌,温度在 134 ℃ -135 ℃,时间为 18 min。
②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污染 密闭回收流程同上。清洗人员将其倒入 5000 mg/L 到 10000 mg/L 的含氯消毒剂中完成 60 min 反应,按照Ws310.2-2009 标准完成清洗、消毒、干燥、保养、包装与灭菌等操作。③突发原因不明传染病病原体污染 处理方案根据国家即时发布的相关规定要求。

1.2.4注意事项:
清洁剂与消毒剂使用后必须更换;去污区应界定好单独处理特殊感染器械临时区域;科室回收时应两名下收人员同行,其中一名人员要保持手部相对清洁,负责开门与按电梯等操作;特殊污染器械器具等要保证单独回收、单独清洗、单独消毒、单独灭菌等;器械的回收与浸泡消毒工作由下收人员一并完成,减少污染机会。清洗人员不仅要按照标准着装,还需要加用一次性防护服、眼罩与手套等; 处理完成后,要立即对处理器具的区域进行消毒,其中朊毒用 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气性坏疽则应用 5000 mg/L 含氯消毒剂,并更换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并消毒;换下的一次性防护用品要置入预先准备好的双层防渗黄色医疗垃圾袋, 固定袋口后标明感染种类,到医疗垃圾管理处焚烧;换下的隔离鞋与专用工作服要进行消毒清洁灭菌。

1.3观察指标。
①评价实施前后工作人员的特殊感染器械处理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内容主要是消毒液的配置、处理流程与注意事项,评价方式分别为提问或闭卷考试、模拟操作考核,分值皆为 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知识水平或操作能力越强。②对比实施前后的特殊感染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特应用 SPSS 20.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数据资料对比用 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若 P < 0.05,即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操作能力评分显著较高,特殊感染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 1。

\

3讨论

特殊感染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容易对朊毒等特殊感染缺乏防范意识,并对相关知识与操作缺乏认识,容易产生懈怠心理 [4-6]。医院制定特殊感染器械器具与物品处置强化管理,能够让临床操作更加规范划与系统化, 防止患者出现特殊感染与交叉感染,为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7-9]。本次研究中,实施后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操作能力评分显著较高,特殊感染发生率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特殊感染强化管理,不仅能提高他们的特殊感染器械处理知识水平与操作能力,而且还能降低特殊感染事件的发生率,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小青. 综合性医院 ICU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24(05):41-42.
[2]李成云 , 张永霞. 无菌物品追溯系统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J]. 中国医药导刊 ,2013,15(S1):348-349.
[3]侯满萍. 消毒供应中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2,14(11):106-107.
[4]王世锋.分析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24(07):125-126.
[5]于明红 , 韩晓鹏 , 吕丽华.IMS 器械管理系统对口腔种植修复操作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 [J].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8,23(01):25-27.
[6]黄静, 乔甫, 付学勤, 等. 消毒药械及一次性使用器械、器具证件审核创新实践[J]. 华西医学,2018,33(03):271-274.
[7]李鹏. 面向植入性医疗器械的抗感染涂层 [A].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 中国化学会 2017 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 F: 生物医用高分子[C]. 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 中国化学会,2017:2.
[8]刘聚源 , 李娜, 蔡虻, 等. 外来医疗器械管理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效果的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2849-2852.
[9]赵燕萍, 谭蕾, 王可. 外来手术器械集中式管理清洗效果与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17):4072-4074.

《探讨特殊感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置措施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16/2018111603384187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659.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