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关键词:骶尾部藏毛窦合并化脓性汗腺炎;病例
本文引用格式:周井义,张永刚,唐淑敏,等.骶尾部藏毛窦合并化脓性汗腺炎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0):268.
1一般资料
患者,男,35岁,因“骶尾部反复肿痛流脓水8年”入院。患者诉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骶尾部出现一包块,并伴有持续性疼痛不适,无发热,当时未做特殊治疗,后包块自行破溃流脓,疼痛渐缓解。此后病情反复,骶尾部出现多个破溃口流脓水,患者一直未行正规治疗。入院时:血压160/100mmHg,神志清楚,精神好,心肺腹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情况:骶尾部见多个红肿结节,连接成片,顶部见破溃口,按压溢脓,触诊可扪及皮下组织增生增厚明显,余未及明显异常。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年,平日口服相关药物治疗。入院时查血常规:白细胞11.10*109/L;空腹葡萄糖8.78mmol/L;盆腔磁共振平扫检查所见:所见骶骨后缘皮下软组织内见条片状长T1WI,长T2WI信号影,似与外界相通;所见骶尾骨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余未见明显异常。检查诊断:骶尾部皮下软组织异常信号影,考虑符合藏毛窦,感染性病灶可能。入院后诊断:①骶尾部感染;②2型糖尿病;③高血压。入院后进一步完善常规术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请内分泌及心内科调整血糖及血压稳定在手术要求范围内。
2手术方式
术区备皮,术前8h禁食水,术晨给予清洁灌肠。术前准备完善后在腰麻下行“骶尾部病损切除+中厚皮片移植术”。腰麻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以破溃口为中心,沿骶尾部感染灶边缘以记号笔作一边长约15cm的不规则菱形,常规消毒手术野,置巾铺单。先切开骶尾部感染处,探查感染蔓延至皮下部至脂肪层,遂沿菱形四边手术刀切开皮肤及部分皮下组织,电刀分离达脂肪层,沿此解剖层次完整切除感染灶及周围炎症组织,使之呈菱形创面,术中彻底止血。切除组织内发现成簇毛发及化脓性感染病灶,遂确定诊断为骶尾部藏毛窦合并骶尾部化脓性汗腺炎。观察右侧伤口相对偏小,遂在右侧伤口上缘手术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长约6cm,电刀充分游离皮瓣,使缝合后张力适中,将游离皮瓣拖拽至右侧创面处,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封闭伤口约1/3面积。由于左侧伤口面积较大,决定行中厚皮片移植处理,在左大腿内侧皮肤常规消毒处理后,取约10*10cm中厚皮片,皮片散在戳空后覆盖于骶尾部创面,细丝线间断缝合皮片与伤口边缘,检查无出血后,加压包扎植皮区伤口。另包扎骶尾部缝合伤口及左大腿伤口。术程顺利,术后安返病房,切除组织送病检。
术后病理所见符合藏毛窦及化脓性汗腺炎。术后给以广谱抗生素,应用7d,7天后查看骶尾部植皮区切口,见植皮鲜活,未见明显坏死,无出血,右侧转移皮瓣切口对合良好,无明显红肿。此后常规换药,另配合红外线照射20min/d以促进创面愈合。术后18天患者出院,术后45天骶尾部创面基本愈合,患者无不适。
3讨论
藏毛疾病是多发于臀沟骶尾部的皮下感染,常反复破溃而形成窦道即藏毛窦,好发于青春期,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多毛体质、肥胖、骶尾部皮肤外伤、久坐等[1]。藏毛窦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藏毛窦全部窦道及所有臀沟中线小凹陷,但如何处理切除后创面始终是一个争议的话题[2]。现在多偏向于窦道切除后一期缝合创面,较常用的是Limberg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Karydakis皮瓣和Bascom臀沟抬高技术,且经过改良以后更易操作,疗效更好[3,4]。此外,陈醉等报道窦道切除后加创面植皮术亦是一种良好有效的治疗方式[5]。该例患者除有骶尾部藏毛窦外还合并有化脓性汗腺炎,术中全部切除病变组织及瘢痕组织是防止复发的关键,由于手术创面过大,联合植皮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故针对创面大不易缝合的患者,联合植皮术不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邵万金.尾部藏毛窦诊治特点[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4):255-258.
[2]段宏岩,刘连成,于锦等.改良Limberg、Dufourmentel菱形转移皮瓣成形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2,28(1):69-71.
[3]于锦利,段宏岩,王凯等.两种转移皮瓣成形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J].新医学,2015,46(3):157-161.
[4]Guner A,Ozkan OF,Kece C,et al.Modification of the Bascom cleft lift procedure for chronic pilonidal sinus:results in 141 patients[J].Colorectal Dis,2013,15(7):e402-6.
[5]陈醉,谢伟,许艺娴,等.病灶切除敞开创面联合邮票植皮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疗效分析[J].腹部外科,2016,29(5):380-3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