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
月,选定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分别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冰冻切片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统计冰冻切片诊断情况。结果60例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确诊率为100.00%。冰冻切片检查诊断准确率(96.67%)显著较常规石蜡切片(66.67%)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
结论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有效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值得借鉴。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敏.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1):180+187.
0引言
甲状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女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的,甲状腺癌的进展速度缓慢,但分化好,在甲状腺组织中可局限数年,因此甲状腺癌患者远期生存率一般较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病灶小、起病隐匿等特征,单纯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很难做出准确的诊断,漏诊率较低[1]。
临床有研究显示: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在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准确性较高,可有效降低漏诊率、误诊率[2]。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研究,目的是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提供一种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时段自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定本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女性38例,男性22例,年龄在32-59岁,平均(45.25±6.26)岁;病程在4-29个月,平均(16.52±6.26)个月;体重在42-78 kg,平均(60.05±5.14)kg;病灶类型:鳞癌、腺癌例数之比分别是8:52;病灶直径在0.12-1.25 cm,平均(0.65±0.09)cm;病灶位置:左叶、右叶、双侧、峡部例数之比分别是12:15:17:16。
1.1.1纳入标准:①均经超声检查提示:存在可疑病变。②均无颈部淋巴结增大、远处转移征象。③均为首次发病。④签字“知情同意书”。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⑥所有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甲状腺位置异常、压迫、颈部肿物、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
1.1.2排除标准:①合并心力衰竭、其他恶性肿瘤、呼吸衰竭者。②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③合并其他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者。④合并血液系统疾病、重大感染者。⑤存在精神疾病、抑郁症、智力障碍者。⑥合并肾衰竭、冠心病等器质性疾病者。
⑦接受过化疗治疗者。⑧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取病变组织,固定在10%的中性甲醛溶液中,而后制作石蜡切片,保持厚度在3-5 um即可,采用HE(苏木精-伊红染色)染色,通过光镜对切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1.2.2研究组:选择冷冻切片机(型号:ZEEDO;生产企业:金华市华速科技有限公司),取2.4 cm×2.4 cm×0.2 cm的病变组织,通过组织支撑器对病变组织进行冰冻处理,保存温度在-15℃至20℃,冰冻处理之后,实施切片制作,呈现大小在4-5 um左右,在固定液中放置60 s,用清水洗干净,采用HE染色,3-5 min的染色时间,进行分化处理,依次做碱水内返蓝(20 s)、伊红染红(15 s),最后进行脱水处理,直至透明色,采用中性树胶进行封固,在光镜之下观察切片情况。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两种检查方法均以手术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25.0软件展开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数据(诊断准确率),表达形式为[n(%)],以χ2检验为主,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60例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确诊率为100.00%。诊断准确率:冰冻切片检查(96.67%)显著较常规石蜡切片(66.67%)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有了显著增高迹象,且发病人群逐渐趋向于年轻人,现已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甲状腺癌的好发部位是头颈部,多以单侧发病,极少数病灶为多发,女性的发生率占到了男性的 3 倍,以临床特征、心态学为依据,可将甲状腺癌划分为间变性癌、髓样癌、滤泡癌、乳头状癌等,其中乳头状癌的发病率最高。乳头状癌的表现形式多为微小癌,直径一般在 1 cm 以下,隐匿性特点明显,故显著增加了治疗难度,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 [3]。及早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诊断,有助于患者及早接受针对性治疗,对于改善其预后意义重大。
本研究示:冰冻切片检查诊断准确率显著较常规石蜡切片的高,P< 0.05。说明冰冻切片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准确性、可靠性,应当作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理想的诊断方法。
结合实践经验对冰冻切片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如下:①观察乳头特征,进行冰冻处理之后,病灶组织未出现收缩、脱水情况,切边组织毛玻璃样核存在核沟较浅,检查中可观察是否存在小核仁、空淡区、小空泡等。与石蜡切片检查比较,冰冻切片检查在判断假包涵体上优势更为突出,可显著提高清晰度。其次部分片状钙化、不规则病灶在冰冻切片检查中的表现也很清晰。
②观察浸润情况: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部分病灶存在浸润性生长,或者病灶在纤维瘢痕、良性滤泡中浸润,冰冻切片检查下可将其诊断出。因此冰冻切片检查在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具有较高价值,可协助临床确定手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本研究中,冰冻切片检查误诊2例,分析其原因如下:
①手术空间被限制,将腺体一次性切除难度较大,采用超声刀进行多次切割,会破坏边缘部位的病灶,因此冰冻切片检查不能完全提高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准确率。②病灶组织提取的影响,例如在牵拉、压迫等动作之下,会将病灶的原有结构破坏,对冰冻病理检查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③技术原因:医生采用的刀片质量较差,或者刀片不够锋利,或者患者肿瘤直径较小,在1 cm以下,冰冻切片检查看不到肿物,进而造成漏诊或者误诊。④诊断方面:诊断医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等专业知识认识不足,例如囊性变、假乳头、甲状腺炎、纤维组织等。
综上所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采用冰冻切片检查,主要观察肿瘤细胞密度以及肿瘤细胞的生长旺盛情况,如果细胞出现排列拥挤等情况,则可判定为恶性肿瘤,因此冰冻切片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医师及早治疗疾病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参加依据,临床价值较高,因此该检查方法值得临床信赖,并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蕾,翟贺宁,王存川.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5(13):326-330.
[2]颈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及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8(2):180-183.
[3]郭芳,谭雨萌,冯曦,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快速病理形态学特点及临床分析[J].肿瘤防治研究,2016,43(1):67-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