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理工论文 > 正文

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和路径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22 11:40: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本文基于对我国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路 径的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定性研究两种方法,从综合实 力、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有色金属产 业取得的发展成就。结合我国政府部门提出的高质量发展 理念,立足于一流标准对标发展,提出了有色金属行业高 质量发展的对策,涵盖绿色发展、供给需求、投入产出和经济循环等方面。

  关键词 :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标志,路径

  有色金属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和资源之一,随着社会的 发展,有色金属在社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例如,有色金 属可以应用于国防建设, 技术人员可以从有色金属中提取 出关键物质,应用于飞机、火箭、导弹和核潜艇等制造领 域,不断增强我国国防力量,提升综合实力。同时,有色 金属还可以应用于电视、通讯、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领 域,丰富人们的生活。因此,如何促进有色金属行业实现 高质量发展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加强对有色金属 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探讨其标志和路径,以促进有色 金属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 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

  1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取得的发展成就

  1.1 综合实力有所提升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 70 余年时间 里,整体产业体系门类基本发展健全,并且产业结构也随 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同时,在政府部门政策 支持和科技创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 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此外,在2021 年的世界 500 强企业中,有色金属企业只有 8 家,而在全球炼铜行业前 10 位企业中,我国境内的炼铜企业有 5 家,江西的铜业始 终位居前列。在全球十大电解铝企业中,中国企业的数量 也占据了一半。

  1.2 以科技带动产业转型

  自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产学研技术攻关的帮助下,通过合理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 技术,并结合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需求,快速将科研 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推动了有色金属产业的升级发展。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以原始创新和协同创新 为起点,陆续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尤其是在电解铝技术 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600千安超 大型铝电解技术在国际社会中首次出现,并且自主研发的 300千安大型铝电解技术已经在伊朗、印度、越南等国家得 到广泛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此外, 在悬浮铜冶炼 和氧气底吹等多项炼铜技术方面,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相 关企业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利用 技术创新自主生产的高端铝材和钛合金材料在全球范围的 航空、汽车和高速铁路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3 产业绿色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在我国政府追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 有色金属行业始终坚持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逐步淘汰 落后产能。有色金属行业以技术创新为出发点,从源头减 少数量并控制生产过程,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全面实施。目 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相关经济指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 水平。2010 年,全国电解铝原铝的综合交流电耗为 15480 千瓦时 / 吨,而到2021 年这一数值已经下降到 13231 千瓦 时 / 吨。在矿产资源开采方面,有色金属行业以绿色发展 理念为行动指南,推广现代化矿产开采模式,如集成采 矿、选矿、填充、排土、开采和复垦等,实现了有色金属 矿产资源的无害化利用。在有色金属行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下,低品位、复杂、难选的矿产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有 色金属行业基本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目标。

  2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标志

  2.1 绿色发展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有色金属行业的发 展活力、创新能力与绿色发展密不可分。绿色发展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实现双碳 目标是衡量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提出的双碳目 标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 设的重要决策。由于有色金属行业之前采用的粗放型开采 和管理模式,导致整个社会对其产生了偏见,即“两高一 资”。然而, 随着中国提出双碳目标, 有色金属行业积极提 升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并广泛应用再生有色金属,树立 了有色金属行业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全新形象。再生有 色金属是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根 据中国《“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 年,中国 境内的再生有色金属产量将达到 2000 万吨,再生铝和再 生铜、铝的产量能够分别达到 400 万吨、1150 万吨和 290 万吨。以铝金属矿产为例,1 吨电解铝生产需要消耗的能 源与标准煤炭 4.2 吨完全一致,而 1 吨再生铝生产的标准 煤能耗仅有 125千克,这意味着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正在逐 渐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2.2 供给需求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是军工、国防等重要行业发展的基 础部分, 提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有色金属产品的高质量供 给和需求。有色金属行业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 化,确保有色金属产品和服务能够逐渐强化,集合企业内 部的技术力量, 全面攻关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过程中遭遇的 关键技术问题和行业共性问题, 从技术追赶和模仿转变为 技术的自主创新和超越, 保证中国有色金属行业能够建立 与国际标准对接的高端产业体系, 从而提升有色金属产业 链的价值。如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有色金属行业产品 的需求规模也在不断扩张。有色金属行业作为中国重要的 基础行业,必须结合精细化发展的目标市场和用户需求, 做大做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现代化、高质量的产 品和服务, 促进产业链从供给到需求质量的全面提升。

  2.3 投入产出及经济循环

  从我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战略来 看,有色金属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促进投资产出的高质 量发展,以有限的金属矿产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地创造最 大的价值。有色金属行业需要在促进内涵式发展转变的 同时,保障土地、矿产资源和能源集约利用,提高行业发 展的持续性。在我国提倡经济内外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前提 下,有色金属行业需要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国 内外活动等多个方面提高循环发展质量。有色金属行业需要立足于安全、效益以及人员等方面进行思考,始终坚持 产能集中和产业规模化发展目标, 进行行业技术的创新以 及整合发展。


\

 
  3 今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3.1 与一流标准对标发展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瞄准全球公 认的一流企业以及所处行业的领先企业和细分领域的龙 头企业,针对这些企业从战略定位、社会责任、盈利水平 以及员工管理、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标,针对企业自身 在发展中出现的各方面短板持续进行补足。例如,中国铜 业公司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治理结构、职 业经理人选拔等方面都在不断完善, 使得公司借助产业系 统建设等多种措施,促进企业管控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市 场竞争能力逐渐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 在对标世界一流标准寻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 各有色金 属企业需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主要经营业务中心不动摇, 从 主要经营业务出发, 向世界一流的企业进行对标学习和借 鉴,确保企业业务经营和管理体系变得更加完善,有效避 免各种经营风险的发生。

  3.2 关注产业发展技术的创新

  科技创新是我国各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在 有色金属行业,需要利用全新的科技和工作模式,确保我 国的有色金属产业能够逐渐向着产业价值链中高端方向发 展。促进技术创新时, 需要始终瞄准高端方向发展。根据目 前我国实施的《中国制造 2025 战略》,高端有色金属材料与 战略内容的要求高度吻合。我国处于持续发展状态的新一 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等行业发展设计的 全新材料,不仅是我国政府部门鼓励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 主要方向, 也是有色金属行业得以转型发展的切入点。

  有色金属行业也需要始终紧盯中间的制造环节。在发 展过程中,中间制造环节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相关企业 必须在中间制造环节的成本、质量以及产品性能等方面入 手,建立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有色金属品牌。 针对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被西方国家 “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需要有色金属企业和行业集中技术 力量进行攻关研究,实现技术和工艺方面的颠覆性突破, 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行业的生产力。

  在促进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 ,建立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的有色金属基 地,借助有色金属产业与钢铁、化工、机械等行业之间的 技术相通性,通过技术的彼此借鉴及转化融合,在促进有 色金属行业发展流程再造的同时, 推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 的高质量发展。

  3.3 持续强化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保障

  相关部门需要以国内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数量作为 出发点,针对铜、铝、镍、钴这类短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 源和新能源矿产进一步提高勘察工作力度。相关部门需要 在矿产资源寻找和探查方面给予足够的经费支出, 通过各 种鼓励政策的实施,在降低企业发展成本的同时,进一步 发掘我国境内的有色金属矿产储存。

  我国的有色金属企业已经在国际市场中形成了良好 的市场竞争力。相关企业需要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地质调查局等单位的合作, 形成有关双边矿产领域的合 作蓝图,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长效合作机制。有色金 属矿产企业需要与其海外的资源矿产地所处国家进行深 度合作, 确保金属矿产资源开采国家的政策动态和发展方 向能够被企业及时了解, 在科学掌握投资风险的同时形成 完善的投资决策。

  3.4 关注高质量产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有色金属企业需要加强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通过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培养 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 的大国工匠。在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国际市场竞争力逐渐提 高的背景下, 人才队伍的建设也可以由有色金属企业进一 步提高国际合作交流力度, 将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 高层次技术人才引入国内的有色金属行业中。考虑到与有 色金属行业发展相关的高质量人才在自身的基层工作经 验和技术能力等方面都具备明显的优势, 有色金属行业需 要在高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从基层进行人才选拔。这 些技术人才因为长期接触与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相关的基 础工作领域,在遇到各种工作难题的情况下,会凭借自身 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进行技术攻关, 对于后续有色 金属行业的技术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4 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趋势

  4.1 市场集中度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为有色金属在众多的行业和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 作用。为了满足社会对有色金属的基本需求,有色金属企 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加大对矿山资源的投入,例如 控股海外矿山企业等等,从而解决我国有色金属的不足。 此外,企业的产业链将不断延伸,充分发挥有色金属的作 用,让有色金属得到全面应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市 场的集中度。

  4.2 需求将会保持稳定增长
66
  中国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加强工业 化建设,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国生产总值的提升, 也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 内,只要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就会对有色金属有更 多的需求。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有色金属也会在各个行 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带动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4.3 智能采矿将会成为趋势

  有色金属种类繁多,工艺复杂,流程长,且开采环境 恶劣,导致长期以来有色金属开采效率不高。然而,随着 社会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呈现 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有色金属开采工作也开始向着信 息化和智能化方向迈进。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摸索出一系 列的开采技术,例如部分企业开始采用无人行车、设备智 能诊断技术等,从而推动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同时, 一些现代化企业开始加强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 代通信技术的应用, 促进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发展速度。

  5 总结

  总之,有色金属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行业, 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绿色发展和供需平衡发展, 并 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发展循环。有色金属行业及相关企业 需要以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出发点, 对标世界范围内一 流有色金属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寻求发展, 并配合技术方面的创新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确保逐渐与国 际市场接轨发展。有色金属企业还需要关注产业模式的智 能化发展以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的提升, 促进我 国有色金属行业在技术产品质量方面的高端发展。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ligonglunwen/694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