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前,计算机专业是一门热门的专业,也是信息化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之一。计算机机房是 计算机专业开展专业教学的重要阵地,也是其他专业学习基础计算机实践技能的重要教学场所。高职院 校的计算机机房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计算机房需要得到精细化管理。但是,一些高职院校 的计算机机房管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 本文论述了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计算机机房精细化和高效管理的具体策略,希望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机房管 理提供参考,使院校从多个角度解决计算机机房管理的问题,并为信息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优化策略
Probe into the optimization of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n Guanming
(Guangzhou Nanyang Polytechnic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00)
Abstract: At present, computer major is a popular major and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major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omputer room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or computer majors to carry out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teaching place for other majors to learn basic computer skills. Computer roo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eaching. Therefore, the computer room needs to be carefully manag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in som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contents and shortcomings of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fine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computer roo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 that colleges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angles,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talent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mputer room;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strategy.
一、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的内容
(一)计算机设备管理
在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过程中,专业性比较强的环节是计算机设备管理,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管理,即计算机设备的性能维护、故障排查及维修等工作。同时,计算机设备管理包括对计算机机房内的网线和电线的管理,即按照计算机的排列位置梳理电线的位置[1]。除上述内容外,计算机设备管理还包含对计算机软件的管理和调试等工作。通常,由于计算机设备上的软件有限,部分学生可能会在使用计算机时下载其他软件,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对计算机上的软件进行清理与维护。
(二)计算机使用管理
计算机设备的使用管理主要是指对学生进行筛选和门禁管理。一般而言,高职计算机机房不能被随意使用。只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师申请计算机机房的使用权限,学校才会在某一课程时间段内向其开放,学生方可进入机房使用计算机。因此,高职院校在计算机机房的出入权限认证和管理上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并对各种使用计算机的原因进行筛选。高校应科学合理地安排使用时间,尽可能地满足师生一切合理的使用需求,避免使用时间冲突的情况。
(三)计算机机房秩序管理
高职计算机机房秩序管理主要是指在计算机机房开放和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与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确保在学生进入机房后按照一个学生配一台计算机的原则合理地安排位置,并且在学生使用计算机出现问题时,及时地为之提供帮助。在计算机使用结束后,管理人员需要一一检查计算机的关机情况和计算机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关闭没有关机的计算机。只有经过管理人员细致的检查后才能关闭计算机机房。
(四)计算机机房卫生管理
计算机设备属于精密仪器的范畴,对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其散热孔等位置不能被其他物品遮挡,并且还要避免长时间、大量的灰尘堆积。因此,计算机机房管理包括机房的卫生管理。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清扫计算机机房,并且保证计算机机房的温度和湿度处在适合大量计算机设备储存和运行的水平。另外,管理人员还要细致清理计算机机房的清扫盲区,主要清理灰尘、学生遗留的纸张、文具及校园卡等,以避免灰尘和其他物品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二、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计算机机房的卫生管理不尽如人意
一些高职院校在管理计算机机房时尚未对卫生管理给予足够重视。在一般情况下,由保洁人员对地面垃圾进行清理,高职院校很少定期开展灰尘和死角的清理工作。这导致计算机机房出现灰尘沉积的情况,给计算机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埋下一定的隐患。特别是在大量学生进出时,计算机机房可能产生更多的垃圾和灰尘。长此以往,死角堆积的灰尘可能覆盖主要的计算机设备和部件,导致计算机故障[2]。比如,如果计算机设备的散热孔内积聚了大量的灰尘,且灰尘覆盖了排热风扇,那么在散热时,排风扇就可能将积聚的灰尘吹到计算机设备的中心部件,进而影响相应部件的使用寿命和正常的性能,缩短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其无法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出现频繁出现死机和卡顿等问题。
(二)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行为控制力度不足
计算机机房的计算机需要面向高职学生开放。因此,计算机机房的开放时间较长,且计算机设备的使用频率较高。这容易由于不同学生的操作不当,而导致计算机硬件或软件出现故障,比如,显示器蓝屏问题、内存条报警不能开机、不能联网等。另外,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快捷键和操作不熟练,在根据操作流程操作计算机时可能会错误地点击一些按键,导致系统文件被删除,从而影响计算机中教学工具的相应功能。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行为的控制力度不足,而学生的自主性较强,就可能存在错误操作计算机的情况,这将给计算机设备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计算机机房管理队伍素质偏低
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机房管理根据管理内容的不同需要不同的专业化人才,比如,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修管理就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维修人才,计算机机房的卫生管理则需要专门的清理计算机等精密仪器设备的人才。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机房的日常管理过程中,没有请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与计算机设备维修人员对机房的计算机进行养护管理。另外,计算机机房管理队伍的素质偏低,计算机机房管理队伍的组成结构过于单一,且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普遍存在。
三、高职计算机机房优化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完善高职计算机机房卫生管理制度
立足于计算机设备的特殊管理要求和运行的环境需求,高职院校应当进一步完善计算机机房的卫生管理制度,从多个方面为计算机设备营造良好的计算机运行和维护管理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对计算机机房的卫生清洁力度,充分清理计算机机房的灰尘,并且将计算机机房的灰尘清理工作分为外部灰尘清理和计算机设备内部灰尘清理,分别分配不同的清理人员,定期开展全面且细致的灰尘清理工作。一般而言,计算机机房环境灰尘的清理频率需要高于计算机设备内部灰尘的清理频率。而计算机设备的灰尘清理包括计算机键盘的灰尘清理与设备内部的灰尘处理,比如光驱光头的灰尘清理等[3]。
第二,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机房卫生管理人员需要根据计算机精密仪器的相关特征为计算机机房营造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通常,计算机都有一个适合运行和存放的最佳温度和湿度范围,温度一般控制在10℃—45℃,湿度则需要控制在30%—80%,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计算机设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自然温度过低时,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计算机机房的温度;在温度过高时,需要适时降低计算机房的温度。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机房管理规章制度
为保障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和各管理人员工作职能的履行,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计算机机房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管理行为规范,以此规范计算机机房的各项管理活动,提升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水平。要建立完善的机房管理规章制度,高职院校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已有的管理问题和不规范的习惯对现行规章制度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并且立足于精细化的管理要求,尽可能地细化和量化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细则和行为规范,包括计算机机房各管理岗位的工作规范、上机守则及设备维修记录规范。
第二,高职院校应当推出《计算机机房使用规章制度》,并入档保存相应的使用申请表,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这样,如果后续的计算机设备使用过程出现问题,管理人员就可以更好地追溯责任和定位责任人。第三,高职院校应制订上机准则,这样能让学生明确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以避免不规范的操作。
(三)对计算机软硬件和系统加大管理力度
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计算机的型号、配备的硬件和软件特征等制订有针对性的维修养护方案。此外,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以及性能更好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不断出现,高职院校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对计算机机房的计算机硬件进行全面升级,包括刷新主板BIOS、计算机显示器等。管理人员在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修时需要参考该计算机以往的检修记录和故障发生的频率等,借此判断是否需要对硬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以保障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和使用。
针对学生的错误操作导致的个别计算机数据丢失等问题,计算机机房管理员可以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备份与还原。针对高职院校机房计算机同型号同批次的特点,管理人员可以采用GHOST网络克隆等方式集中地还原计算机数据,这一方式具有便捷、快速等优势。
(四)优化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流程
高职院校应当建立起完善成熟的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体系,优化管理工作流程,为计算机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设备支持,保障各项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高职院校要想优化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体系和管理流程,就要明确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流程中各个工作环节的内容,并通过专业化分工将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划分为多个模块,再根据不同的模块开展精细化的管理。同时,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轻重缓急及管理工作内容的重要程度合理地配置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资源,以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需要科学地贯彻落实计算机机房管理权利和责任划分机制。由于计算机设备的购置和养护管理成本较高,高职院校需要明确权责分配,建立责任追溯制度,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五)培养专业的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人才队伍
高职院校应当培养专业的计算机机房管理人才队伍,优化计算机机房管理人才队伍结构,并提高其总体专业化水平,具体措施如下。第一,高职院校可以为本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相关岗位,或对外直接招聘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第二,高职院校可以定期开展计算机机房管理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提升活动,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安排专业的业务培训课程,有效提升计算机机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第三,为了满足计算机机房精细化管理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推动管理人才的精细化和专业化划分,并根据具体的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配置相应的人员,给予其相应的管理权限,保障各项专业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高职院校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做专业的工作,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高职计算机机房管理的质量与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四、结语
高职院校在对计算机机房开展管理工作时需要立足于实践,根据计算机的使用状况和计算机机房的开放程度设计和优化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在管理过程中还要查漏补缺,完善相应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工作内容。另外,高职院校需要全面调整计算机机房的管理队伍,优化计算机机房管理队伍结构,增加计算机专业人员,并由计算机专业教师作为机房的管理负责人,避免出现非专业人员管理计算机机房的情况。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应当加强日常维护管理,及时解决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使计算机机房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其职能。
【参考文献】
[1]罗道兴.浅析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和优化[J].计算机时代,2020(9).
[2]张鹏.浅谈如何优化高职院校机房管理[J].速读 (上旬),2020(1).
[3]柯文婷.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6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