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论文 > 正文

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2-07-07 10:45: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伴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成熟和发展,高校“数字校园”正在向“智慧校园”稳步迈进。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作为“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其构建意义重大。基于对当前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设的现状和特点的总结,探索从网络舆情警报机制、舆情预防机制、舆情处理机制等五个方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Campus
 
  PANG Yang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00)
 
  【Abstract】:With the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Digital Campus“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eadily moving forward to the“Smart Campus“.As an important part of“Smart Campus“,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summar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smart campus construc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fromfive aspects:Network public opinion alarm mechanism,public opinion prevention mechanism and public opinion processing mechanism.
 
  【Key words】:smart campu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network public opinion;early warning mechanism
 
  0引言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是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技术和过滤技术,完成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和对高校网络信息的监督过滤,并自动收集、记录和分析高校网络空间中的敏感词和相关词,最终形成舆情分析报告,为高校管理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机制。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不仅是“智慧校园”的重要组成,其是否完善也影响着智慧校园建设的成效。
 
  1高校智慧校园及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设现状
 
  1.1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设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1.1.1掌控网络舆情,过滤不良信息
 
  由于网络中时常存着一些混杂信息,使得学生们对这类事物产生好奇心而且接触范围广泛。在智慧校园建设中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设,校园管理部门可通过网络监控对网络信息进行控制,管控网络舆情,其次,可利于预警机制及时的删除各类不良信息或反社会言论,从而确保校园生活的正常秩序。

\
 
 
  1.1.2整合管理系统,优化资源配置
 
  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校园各个部门通过预警机制的建设可及时作出反应,若没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设,那么各部门就会形成各自为战,难以形成整体的系统,从而会导致管理手段出现重复现象,最终导致管理资源的浪费。预警机制的建设就可以很好地将这些部门进行整合,对程序作出优化从而节约管理成本。
 
  1.2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高校舆情预警机制建设现状
 
  预警机制是一种超前反馈的机制,是指通过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得以在事件发生前预先发布警告的机制。在当前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很多高校开始关注校本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但对于契合时代发展的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构建重视程度不够高,很多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分析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或者信息安全员的人工检测,这种方式既无法契合智慧校园建设的需要,同时也难以适应快速多变的网络舆情监测的需要。此外,一些高校仍在沿用传统的网络舆情管理和控制体系,这种传统的网络舆情管理和控制体系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发挥作用但是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常常会显得反应迟钝、处理缓慢。
 
  2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意义
 
  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预警系统,可以为高校进一步预防和引导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提供切入点[3]。依托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建,高校得以及时、全面地监测网络舆情,把握舆情动态,同时通过运用相关技术汇总、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实现在舆情发酵前对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
 
  2.1预防负面舆情发酵,有效维护高校安全稳定
 
  网络作为高校学生舆论的“集散地”,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其影响不可忽视。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碎片化等特点,这也导致了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大量虚假和不实信息会充斥其中,高校学生因学习、就业压力等一些问题而诱发的群体事件或恶性事件,往往会在网络的催发下而迅速发酵,在网络正面舆情和负面舆情的冲突和对抗中若缺乏有效的舆情预警机制,会导致负面舆情逐步占据主流、高校在网络领地的相对“失声”,甚至话语权被完全侵夺,进而影响到高校的安全稳定。通过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使高校及时察觉、发现和识别正面和负面网络舆情,有效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频次和数量,对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2增强高校对网络舆情的预警能力
 
  通过不断完善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网络舆情事件的跟踪监控,高校通过采集网络舆情的信息、得以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避免重大恶性事件发生。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建,可实现对网络舆情走向的提前预判,高校可在网络舆情发酵前提前采取具体行动,把握突发事件的信息优先发布权和控制权,控制和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化解危机、消除不良影响[4]。

       2.3为社会群体性事件的网络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网上舆论热点的出现是有规律的,也是能够预测和把握的。凡是网上出现热点敏感问题,首先是有突发事件发生,就有了网络的放大和二次传播,对事件的影响做进一步的扩散。社会群体性事件和高校群体性事件虽然产生原因和规模不同,但其发生规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网上工作机制原理也是一致的,因此对高校网上舆论热点出现规律的把握、建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系统的经验对社会群体性事件网络工作的开展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5]。
 
  3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网络舆情收集机制、网络舆情分析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网络舆情预防机制和网络舆情处理机制[1]。
 
  3.1网络舆情收集机制
 
  网络舆情收集机制即基于高校网络实际情况、拓展网络舆情搜集渠道,然后紧紧抓住高校重点网络舆情信息开展舆情监控工作,它是支撑整个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关键。网络舆情收集机制应当包括网络舆情信息采集机制和舆情信息整理机制两部分。网络舆情信息采集机制是依照特定的采集标准、采集原则,从特定的采集范围(例如高校BBS、贴吧等)中提取出特定信息后存放到指定的数据库中的信息收集机制,重点收集当时学生网民关注度高的事件或者人物的舆情信息,还应当将一直是学生网民所关注的问题(例如升学、考试、住宿等)划入数掘库。网络舆情信息整理机制是对所收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等初步加工,但在汇总及整理信息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层要注意区分主流和支流,注意区分有效信息和虚假信息,过滤虚假网络舆情息并对有效信息及主流信息予以归档及整理,以便及时发现分析各种网络舆情出现的线索和原因及时掌握网络舆情规律。通过网络舆情收集机制对高校网络舆情总体上科学引导与及时纠正,最终预防和缓解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减轻高校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后果。
 

\
 
  3.2网络舆情分析机制
 
  收集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后,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的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必须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分析机制。高校网络舆情分析机制是对收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分类检查,根据关键词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整理,掌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内容,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方向,从而得出相关结论的机制。通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和学习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专家、决策者和学生群体的作用,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数据统计,正确决策。网络舆情分析机制是支撑高校全网络舆情预警系统的核心。它是一个综合的逻辑思维过程,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再创造的结果。通过数据库和舆情分析员对收集到的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定期撰写网络舆情报告和总结,从而为高校管理层充分把握舆论动态,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
 
  3.3网络舆情警报机制
 
  网络舆情警报机制是基于网络舆情分析机制的分析结果,依据特定的预警体系指标,判断该信息警报等级的机制。在综合考虑国际惯例、我国相关机构规定及网络舆情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预警等级被划分为以下五个级别:一般状态(Ⅴ级,正常态)、轻度预警(Ⅳ级,非正常态)、中度预警(Ⅲ级,警示级)、重度预警(Ⅱ级,危险级)和特重度预警(I级,极度危险级),并依次采用绿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轻度预警和中度预警可以划分为一般等级的信息,重度预警和特重度预警可以划分为危险等级信息。高校面对一般等级信息,要做到及时跟踪、防患于未然,做好随时拉响警报的准备。面对危险等级信息,要第一时间预警,并做好干预与解决危机事件的准备。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建,使高校能够有效监控网络舆情发展趋势,为高校管理决策层实施决策和应对方案提供依据,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
 
  3.4网络舆情预防机制
 
  网络舆情防范机制是根据对舆情预警机制的分析判断得出的预警策略,制定应对预警计划,采取科学合理措施的机制。大学生上网的目标有时不准确,大学生在外界刺激下会产生失控的言语,可能造成破坏性后果,这使得高校管理层难以管理学生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但是,由于双方的相互不理解,一旦学生通过网络发表或发表极端言论,很容易激化双方矛盾,产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浙江某大学生对公寓服务质量不满意,导致大学生群体行为,对全校师生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校园稳定。舆论防范机制的关键是对危机采取防范措施或及时解决现有的萌芽危机。因此,要建立规范科学的预防监测体系,重点加强事前监测,要求高校从事网络舆情分析研究的工作人员及时跟踪监测,及时掌握预防和纠正措施的落实情况,事后及时报告和反馈。根据警报级别,制定相应科学有效的预控方案和具体措施,正确评估和分析事件的舆情,及时向学校管理层发出预警信号,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科学引导和有效利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舆论防范机制包括信息策划机制和信息控制机制。信息计划机制是舆论防范机制的数据库。高校网络舆情预警后,应按照预案设定的预警级别进行合理处理。信息计划机制数据库需要收集随时间积累的信息,并随时间不断更新。信息控制机制是舆论干预机制。我们必须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形势前沿,及时介入危机。干预方法包括教育指导、心理疏导和意见交流。
 
  4结语
 
  智慧校园已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高级形态。事物发展离不开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智慧校园建设的成效和目标的实现与校园安全稳定的程度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应然之义和必要内容,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高校管理者必须注重网络舆情预警体系的同步推进。这样每当舆论危机发生时,高校就可以做到有章可循、有条有序的开展网络舆情监控、引导的各项工作,保障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助力智慧校园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满媛媛,刘佳宁.国内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进展[J].情报科学,2020,38(12):170-177.
 
  [2]潘旭艳.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基于省内高职院校的调研[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91-94.
 
  [3]孟跃,钱俊.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应对体系及其构建[J].市场周刊,2018(11):145-147.
 
  [4]马春影.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与机制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3):12-13.
 
  [5]邹禹涵,蔡雪敏,张智佳.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督、预警、干预和引导机制研究:以福建地区高职院校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2):14-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suanjilunwen/400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