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慧校园建设极大地推进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也促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 的核心能力。本文结合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分析了智慧校园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及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 学能力的影响,提出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素养构成新模式,为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慧校园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能力
2018 年 4 月,教育部颁布《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 计划》提出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即以人工 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 能设备及网络,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和示范,推 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1]。教育 信息化进入了以智慧教育为引领的 2.0 时代。智慧校园 作为智慧教育的实践场所越来越受到幼儿园、中小学、高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的关注和青睐。智慧校园作为一种 智慧学习环境,必将会变革学习、教学和管理方式 [2]。
高职院校开始了智慧校园建设的热潮,极大的改善了学 校的教学、学习和管理信息化环境。对于教师来说,教 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已成为智慧校园环境下职业院校教师 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能力 [3]。智慧校园背景下,高 职教师要主动适应国家教育信息化国家战略和社会发 展,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 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充分融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信息综合素养, 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1 高职院校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缺乏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素养形成的正确认识。 我校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有几年了,但是智慧校园建设成 效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对智慧校园建设的理念和内涵理 解不够。学校对智慧校园建设调研不充分,对智慧校园 建设的技术标准把握不准,又缺乏智慧校园建设的综合 研发能力,因此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的不能充分体现出学 校各部门的工作实际,不能满足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的要求,还不能达到智慧校园建设之预期目标。智慧校 园背景下,产生了“智慧校园 + 教学”“智慧校园 + 学 习”“智慧校园 + 评价”等教育新模式。教师应主动适 应这些变化,积极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但是, 大多数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意识不强,对信息化教学的 认识仅停留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素 养形成还没有清晰的定义和认识。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创新研发能力不强,学校的信息 化教学培训体系没有建立。一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 强,仍使用 PPT、Word 等课件来进行教学。学校对教 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够重视。即信息化教学 的培训少,培训内容不全面。有的培训也只着重于某些 信息化技术的学习或一些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学习 ;有时 出现什么新的技术就培训什么,这些培训与教师的信息 化能力实际水平不相适应。总之,学校对教师的信息化 能力提升培训大多是按需培训,没有系统的教师信息化 能力提升培训方案,也没有教师信息化能力提升的评价 标准和考核体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效果不能 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教学反思和评价不够。信息化教 学评价是检验信息化教学效果和水平的一项重要的措 施。通过评价可以分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 足,进而及时调整教学过程,修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也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及 时改正。我校教师能运用智慧职教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设 计和教学,但课后对教学的反思和改进不够,虽然少数 教师收集学生对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和反馈,并 加以改进,但大部分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问题缺少思 考,特别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够,认为只要不影响课堂知识的传授就可以,没有深入地思考并加以改进。
2 智慧校园建设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
2.1 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智慧校园建设中,随着教学、学习、管理与服务等 智慧应用平台的应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适应平台和 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同时也要接受智慧应用平台的教学模式及方式方法,因此教师也必然要转变教学理念,适应 智慧平台给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变。
2.2 信息化知识结构的改变
智慧应用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为教师的信息化教学 和科研工作带来了便捷与挑战。教师从以前的 PPT 教学 改变为线上平台教学,教学与学习均在线互动,不受时 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方式也更加灵活,教学效率也得 到提升。特别是与之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让教师在信息素养、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结构发生改变,并且对教师的教育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
2.3 教学评价考核的改变
智慧校园建设也会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和评价 模式随之改变。如新的学风问题、新的考核方式问题、 新的教学评价以及教学过程的管理问题等,都会随着智 慧校园教学模式的应用而产生。智慧平台所具有的教学 过程的监督评价管理功能使得教师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 必须如实地反映教学的全过程,以上诸多问题对教师的 教学和课堂管理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
3 智慧校园建设对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分析
智慧校园的建设,将使得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学环 境大大改善,教育教学管理更加科学高效,教师的学科 教学与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学校从传统的数字化教育 向智慧化教育方向转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上 也应有适应智慧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新模式,教师 也将成为“智慧”教师。但是教师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 “智慧”教师,还需解决智慧校园背景下带来的诸多问 题,这就需要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对教师的信息化 教学能力新的构成模式进行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来探 讨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构成模块。
3.1 信息化教学资源整合能力
随着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智 慧平台的应用,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智慧平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资源来源提供无限可能, 教师的信息化资源获取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便捷。同时教 师对信息资源的选取和整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 此,要求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信息资源不仅要有获取能力上的要求,而且教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能够选取符 合自己专业的专业知识的信息,尤其重要的是要有选取 整合适合课程教学的优秀教学资源的能力。
3.2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智慧校园建设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也是一 个考验。智慧职教是我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引入的信息化教学线上平台,教师要用它开展教学活动,首先要熟 悉平台功能并能使用它对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设计。教学 前须先完成课程准备,即要完成课程的创建。包括班级 信息、教材信息、课件、教案、以及试题库等。教学过 程则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包括教案、 课件的准备,学生的签名考勤,课中设计了提问、头脑 风暴、讨论、测验、投票等多种互动教学形式,课后有 作业、学生总结、学生表现、问卷调查、学习分析、学生评价等,这些教学设计完全模拟实际教学过程。
3.3 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能力
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好坏,决定教师的教学效果。教 师要能熟练使用信息化应用平台和软件,还要在教学信 息化手段方式方法的应用以及信息化教学技巧的使用上 多下功夫,达到与应用平台的充分融合的效果。教师要 有努力促进运用信息化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手段多样化的 能力,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3.4 信息化教学研究能力
高职教师要树立科研意识,要针对信息化教学工作 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提升信息化 教学水平和质量。(1)教师应结合自身需要,积极参加 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改革与研究。结合自身专业和学科教 学发展需要,通过参加信息化专业培训和实践,不断提 高信息素养。(2)高职教师要积极开展基于智慧校园建 设下的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探讨大数据技术、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信息化教学的新的变化,掌握信息化 教学的发展方向,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3)学校要设 立一些长期的信息化教学研究项目,形成持续支持教育 信息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长效机制,保 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3.5 信息化教学评价诊断能力
智慧校园的教学平台中有较好的信息化教学评价工 具,为实现教师的线上评价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学校要 充分利用这些平台的教学评价工具,加强教师的信息化 教学能力提升的考核,促进教师理解信息技术对教师自 我发展的作用和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学校要进一步 完善智慧校园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体系 和标准,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方联动评价机制,达到量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目的。要引导学生利用评 价工具开展自评以及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师要及时收集评价结果,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修改完善。另外,教师信息化教学 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信息素养 提升的重要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信 息意识和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提升信息化技术技能。 学校要积极探索制订学生信息化能力的评价标准体系, 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水平应做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6 信息化教学的服务能力
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对教师信息化教学 服务能力有更新的要求。(1)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的 建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各种教学资源 素材,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信息 化教学需求。(2)教师要不断强化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和 能力。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功能,掌握教学状态, 随时随地与师生互动,解答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学生 的学习情况提供快捷服务。
4 结语
智慧校园建设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必将成为教育信息化改革前进的 方向。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推动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向 智慧化教育方向转变,最终使教师成为一名信息化教学 能力突出的“智慧”教师。由此,厘清智慧校园背景下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构成模式,对教师的教育 教学能力提升特别是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会起到显著推 动的作用。高职教师要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充分利用 智慧校园建设带来的信息化环境的变化,改变传统的教 学方式,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利用智慧化平台的信息化 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完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知识结 构,为师生的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2018-4-13.
[2] 王运武.智慧校园:实现智慧教育的必由之路[M].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16.
[3] 周素林.智慧校园环境下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4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可解释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机器学习模型...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